从“理论”到“实践”----用心灵温暖心灵

马瑾

<p class="ql-block">  今天聆听了王恩国、李颖两位教授的讲座,让我对待问题学生有了新看法,新思路,新对策,对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把握,现在把具体感悟总结如下:</p> <p class="ql-block">  上午,王恩国教授结合实际案例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进行了详细阐述,从什么是学习到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再到什么是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有哪些表现,如何诊断学生有学习障碍,最后详细介绍了学习障碍的几种常见类型:书写障碍、阅读障碍、读写障碍、数学障碍。</p> <p class="ql-block">  对于每一种学习障碍都从原因、表现、诊断、矫正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解读,让我们对学习障碍儿童有一个详细而深刻的了解,把握本源,找准对策,及时矫正。</p> <p class="ql-block">  屏幕上一条条刻板的理论,王恩国教授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让我们受之坦然,听着舒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这些抽象的知识植于我们心中,让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有据可依,有策可施。</p> <p class="ql-block">  下午,李颖教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作了详尽的讲解,她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出发,介绍了这门课程的特点具有主体性、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对设计目标、设计流程及每一个环节工作重点、注意事项都作了温馨提醒。例如:在暖身阶段可以用游戏或音乐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过渡阶段可以用小品表演,录像或电影剪辑、游戏情境等提着问题,展开主题;工作阶段可以用团体讨论、游戏活动、角色扮演、回馈活动、纸笔练习、行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案,体会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有自豪感、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爱在千百遍》视频的播放更是加深了我对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解,在老师恰如其分的引导,学生真诚的表述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家人的唠叨是对自己浓浓的爱,巧妙的化解了孩子们心中对家长唠叨的不满情绪,也找到了应对家长唠叨的有效方法。</p> <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的学习,认识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路是教师心灵通往学生、家长心灵之路,让我们以爱为营养,去滋润、温暖一颗颗心灵吧!</p>

障碍

学习

心理健康

学生

心灵

王恩国

课程

唠叨

详细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