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信息技术,助力小组合作——记湾沚区小学语文“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学法指导研讨活动

芜湖市东湖学校 韦燕

<p class="ql-block">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的不断推进落实,使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高度融合,不仅让教师的信息观念有了一次彻底的洗礼,还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思想、新活力。为更好地实现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3月9日下午,在芜湖市东湖学校开展了湾沚区小学语文“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学法指导研讨活动,来自区内学校的五位老师本别交流分享了各自的课例设计。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潘静主持,全区70多位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来自东湖学校的陈彩霞老师,分享了她对于低年级识字复习教学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陈老师以八个单元“识字加油站”为载体,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生活中去,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为课本和生活之间搭建一个桥梁,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构字之美。</p> <p class="ql-block">  易太学校的李杨老师,交流了题为《了解预测方法,感受预测快乐》的小组合作学习课例。她从“初识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活动设计、合作学习成果总结、存在问题及设想”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让老师们对小组合作有了更系统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沚津学校的赵燕老师,跟大家分享了智慧课堂背景下的口语交际课例——《爱在心头如何“说”》。她采用了双向互动、多维互动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智慧课堂辅助教学,充分把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p> <p class="ql-block">  东湖学校的韦燕老师,带来的是学习策略的课例分享——《学会提问,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她的课例汇报,既关注到学习方法的指导,又关注到学习内容的指导。同时,又把小组合作与智慧课堂融合,突出了课堂的实效性和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实验学校的陶翠凤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她从生活中寻找切入点,让学生去探寻大自然,在自然中寻找各种不同辨别方向的方法,学生也通过微信群、美篇进行线上线下的合作学习,合作形式多样,评价方式多元,彰显低年级教学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五位老师的分享结束后,来自陶辛小学的孙水凤老师和实验学校的陶辰媛老师分别交流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她们表示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小组组织管理教学更加便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组合作。同时,她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小组成员能力不均时,如何分工才能顺利地推进小组合作学习?</p> <p class="ql-block">  随后,潘静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解决老师们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遇到的困惑,我们要共同探寻新方法,探索新路径。教师的思想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我们一定要保持思考、善于思考,结合智慧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不断探索更具有实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方式,切实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要做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对于小组组织与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打破了思维局限,开拓了思维创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是构建信息社会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我们教师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更新、更实、更远的方向努力,让语文课堂绽放别样光彩。</p> <p class="ql-block">编辑:韦燕</p><p class="ql-block">审核:王小庆</p><p class="ql-block">签发:樊道兵</p>

小组

学习

合作

老师

课例

信息技术

课堂

分享

教学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