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月十五马平村的土地庙会赫赫有名,但知道马平村普濟橋的人却寥寥无几!白云山下興國寺远近闻名,但是興國寺南边的佛順橋却鲜为人知!</p><p class="ql-block"> 白云山有一块石牌坊上的楹联:"门环翠幛诸峰拱,座向流泉一院清″。这幅对联里的"流泉″就是《白云山传说故事》里给当年乾隆皇帝赏曰:"数山只数白云山,数泉只数白甘泉",然后拜干的白甘泉!</p><p class="ql-block"> 白云山下有一座尧帝避暑宫与号称"第一国寺″的兴国寺,也就是东姚镇老百姓口中所说的"南寺″。清末《重修林县志》的《寺观》篇目中记载:"興國寺,县东南东姚集南,有金大定四年(1164年)间兴国院牒石刻″。1979年兴国寺被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 兴国寺有3个龟驮雕龙碑,院子里东边的《興國寺碑》高3.76米,宽1.1米,厚0.3米。雕龙碑头高1.8米,宽1.2米,厚0.4米。碑头阳面篆刻"興國寺碑″四个大字,阴面楷书"纪名″。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古相林邑東五十里許,村曰姚,姚之南有寺曰與國,山神廟在其東廟下甘泉出焉,避暑宫在其西傍,有石塔十餘硆砑错立如玉笋状環列左右,又有東岳祠,七佛塔之奇胜。世传七佛塔有青白二龍,歲旱祷雨應,天然靈秀,萃于此境。名人碩士,自古迄今,莫不览胜于斯而寄迹焉。故父老祖传曰:"避暑宫者,尧昔夏巡,尝憩于此,而是得名。″</p><p class="ql-block"> 大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已亥春月吉旦立石</p><p class="ql-block"> 彰德府陰陽正術韩荣 林縣陰陽训術㢘忠</p><p class="ql-block"> 东姚镇玉崇村一块《德周行旅》碑,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姚镇西南大庄至馬平村十数里為南北通衢商旅不绝 然路途窄險加之損壞崎嶇萬状艰於行走 頊仆顛危無不舆歎又自柳樹溝至興 泉村奇石層叠阻隘难行 前清特授奮武騎尉七品御候選拨總郝天培 補修路主 駐彰德府營務稽查安陽縣知 范壽銘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歲次壬子仲冬之月 吉旦 公竪 </p><p class="ql-block"> 这2块碑文上都记载"东姚"曰"姚",可信度高,一会儿让你们看一下下面这些碑文上的字,是不是现代人的杜撰!许多文章说"东姚″是传说中的后秦主姚苌在此设立露台(古时又称为灵台,用于观察天文气象)位居林县东南、后各取一字为东姚。但这个没有历史证据、碑文说明,东姚韩庄、合二厂这2个村盛产铁矿,白象井有白云石(镁矿),白云石是组成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可用于建材、陶瓷、玻璃和耐火材料、化工以及农业、环保、节能等领域。"窑"产"瓷″天经地义,至于何时"窑″更"姚″却无典可查!</p><p class="ql-block"> 《西游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是盛行佛教的朝代,《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不知真假,也许是唐朝史官为尊皇讳故意隐去这一历史?《棍术图说》序言中,梁启超写道:“隋大业末,天下乱。流贼万人将近少林寺,寺僧将散走。有老头陀持短棍卫贼锋,当之者皆辟易,不敢入寺。乃选少壮僧百人授棍法。唐太宗征王世充,用僧众以棍破之,叙其首功,十三人封赏有差,用棍御敌,此为确证明。” 但是李世民对佛经的翻译能力远远逊色于后秦姚兴,李世民弃道入佛是一种政治上的利用与他的所做所为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自相矛盾,而姚兴在位时推崇佛教、儒学,对北方汉文化的延续有一定贡献,邀请姜龛、淳于岐等大儒到长安讲学,并让太子姚泓拜淳于岐为师。弘始三年(401年),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组织了大规模佛经翻译事业,广建寺院。兴国寺的建立,"窑″改"姚″字的来历是否因此而来呢?</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说一下兴国寺南边的佛順橋,桥下当年应该是自西向东的白甘泉,"庙下甘泉出焉″,此桥是当年兴国寺通往白云山的必经之路。佛順橋是座双层三孔石拱桥,长约4.5丈,高约2丈,是东姚镇为数不多的石拱桥之一。</p><p class="ql-block"> 兴国寺门口有一个龟驮雕龙碑《興國寺重修水陸殿佛順橋碑》,此碑碑头高1.2米,宽1.02米,厚0.36米,碑头南面刻有"皇图巩固″四个字。碑身高2.46米,宽0.98米,厚0.32米。龟座长2.32米,宽1.05米,高0.5米。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大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歲次乙酉六月廿日</p><p class="ql-block"> 文林郎知林縣事熊远宁,文林郎知林縣事赵昌国,文林郎知林縣事廖凤徵,磁營右司分防林縣劉鈵,儒学教谕张景良、杨大龍,署儒学教谕举人张大椿,汤阴县副榜贡生司文泽,林縣典史胡大銓,林縣典史吴邦廉,彰德府道紀司高清議,训导孙杰、魏襄,庠生王运秀、田芳</p><p class="ql-block"> 兴国寺院内西边的第3个龟驮雕龙碑是《興國寺重修水陸五佛雷音以及伽蓝达摩诸殿序》,碑总高4.27米,龙体碑头高1.1米,宽1.17米,厚0.38米,阳面篆刻"興國寺碑″,阴面楷书"纪名″。碑高2.67米,宽1.05米,厚0.32米。碑座为龟体,高0.5米,长2.45米,宽1.05米。左右两边上为古钱文和牡丹花图案,中为巨龙捕蛛和喜上梅梢图案,下为席文图案。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尝考之邑乘,隆虑名寺虽多,而最上者惟四姚兴国其一焉。树林环抱,泉水潆洄,其西南诸峰隆崇嵂崪,绕若连珠,尤堪入画然……故说者谓帝尧巡幸,尝息憩於斯。窃思此地当时尧时荒僻殊甚,荆棘丛中,鸾辂何由而至?其说似未可信!又有谓魏晋姚王讳苌者,曾於是就梵宫作避暑处焉。此在明帝以后佛入中华,寺宇渐启,其说庶乎近之?……</p><p class="ql-block"> 大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歲在庚午季秋丙戌吉旦立</p><p class="ql-block"> 此碑文也称"东姚″曰"姚″,但对于东姚的来历也只说"其说庶乎近之?″</p><p class="ql-block"> 再看兴国寺《興國院牒》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尚书礼部牒″:相州林虑县东姚村寺,主僧即奛状告……大定四年(1164年)六月</p><p class="ql-block"> "创修兴国寺记″维那会首僧,即派东姚村维那头张佐、郭口……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三月初六日</p><p class="ql-block"> 七佛宝塔东侧"重修七佛亭记″碑高0.65米,宽0.35米,厚0.3米。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今有河南彰德府林县东姚南山,古刹道场,七佛宝塔,发心修造……正德七年(1512年)六月十三日立石</p><p class="ql-block"> 《启建地藏宝殿之记》碑高1.13米,宽0.6米,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切以林邑施东南四十五里许,乃有山名七佛宝山。其山绝顶,诸山之中,翠境风峦,清凉幽静,圣贤显现。前朝姚国之基,累朝未载。大明一统,今欲发心……</p><p class="ql-block"> 时龙集正德玖年(1514年)促冬上旦吉日造惟春、惟照立</p><p class="ql-block"> 《增添香亭供桌记》碑立于七佛宝塔东侧,碑高0.66米,宽0.33米,厚0.28米,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彰德府林县九曲庵住持僧惟春,发心重修七佛宝塔、地藏面前香亭一所,供桌两张。</p><p class="ql-block"> 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十五日建立</p><p class="ql-block"> 《初建水陆殿碑记》碑立于白云山水陆殿檐下东侧,碑高1.32米,宽0.69米,厚0.15米,圆额碑头,上书"水陆碑记″四字。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林邑东南四十余里许,地名曰东姚。有南山一座……有姚君领股肱将王通等,始为初建。</p><p class="ql-block"> 时大明嘉靖肆拾壹年(1562年)歲次壬戍仲冬吉日上旬建立</p><p class="ql-block"> 《重修白雲山寺记》碑高1.41米,宽0.65米,该碑现镶嵌于白云山佛祖殿后墙西侧,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我姚四周皆山也,其西南一峰,含兹吐润,绝胜诸山。……肃案邑志曰:"古寺而无其名,又以云山名其寺焉。″……</p><p class="ql-block"> 时万历己未年(1619年)七月十六日</p><p class="ql-block"> 《重修水陸殿补塑圣像碑记》碑高1.6米,宽0.7米,厚0.17米,现镶嵌于老君殿外北山墙上西侧,碑文记载:林治东南四十里许,有镇曰东姚,镇南西隅有山,其顶峙浮屠塔一座,历无稽。以镇之形胜而言,东有七山为龙,西有塔山为虎,龙低虎高。识者曰:"镇之乡官无出焉。″以此也,且山之面向南,镇其背也。其山众圣云集,常祈雨灵应焉。南有玉皇殿一所,登其巅,南望淇源,光明炯达,一带之瑞气萃焉。以故,山之南人多富足。其山之殿宇圣像,岭南人为功名显赫。塔西有水陆殿五楹,自大唐天宝年间(742一755年),有姚君领王通等创建焉。</p><p class="ql-block"> 时康熙岁次二十@年(1682–1690年)六月</p><p class="ql-block"> 《康熙二十六年七月内金妆水陆殿圣像》碑高1.32米,宽0.7米,厚0.22米,上刻"金妆碑记″四字。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今东姚镇西南有白云山一座,上有七级浮屠宝塔,不知建在何时,静神殿森列。山之灵,其泉涌於东南,虞王避暑宫达於东北……</p><p class="ql-block"> 时康熙歲次丁印(1687年)十一月初九日</p><p class="ql-block"> 《金妆三教添执元帝等神像序》碑高1.07米,宽0.63米,厚0.18米,现存放于前东院"三官殿″南山墙下。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林邑东南五十里许,有集名曰东姚,集之西南三里许,有尖山多发白云,故俗号白云山。…</p><p class="ql-block">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六月初伏日立</p><p class="ql-block"> 《初修观音堂记》碑高1.06米,宽0.66米,厚0.2米,现立于"文王殿″檐下。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是林邑东南四十余里,名乡号曰东姚,面南一山,峻及于天,而峰峦之嗟,导压于众顶,而高大之莫及。</p><p class="ql-block"> 《创修麦奶奶庙碑记》碑高0.92米,宽0.54米,厚0.15米,上有"流芳百代″四字,现立于老君殿檐下南侧。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麦奶奶者,因何而起乎?有女巫者,谓神附其体,借其口传言云:"是麦奶奶自河南回返,默佑东姚川麦禾丰收之。……</p><p class="ql-block"> 民国拾陆年(1927年)十二月吉立</p><p class="ql-block"> 《创建灵官殿内无元坛神像序》碑高1.78米,宽0.71米,厚0.24米,现被弃于"灵官殿″下的山坡上,碑文记载:</p><p class="ql-block"> 今我东姚乡巡秦君,讳王者,与道人王仙会工人傅王等,灵官殿于白云山阴,说者以为此小善也,岂足以成名?……</p><p class="ql-block"> 时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闰三月二十日吉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集″在中国,大约起源于殷周。《易·系辞》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祸,交易而退,各得其所。”</p><p class="ql-block"> 北宋元丰年间以前,乡是县以下一级“实体政务”区划!</p><p class="ql-block"> 镇,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国语·周语》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镇的名称最早正式出现在北魏时期,是国家在北方边境设置的军事要塞,所以又称为“军镇”,到了五代时期,军镇完成了向商镇的转变。宋代是中国市镇发展史上的转折点,不过市镇真正发展起来却要到明清时期了。</p><p class="ql-block">明中期以后北部边防对军需物品的需求,促进了各地手工业的兴盛,自然也刺激了这一时期手工业市镇与商业市镇的发展。这样的状况几乎一直维持到清中期的乾隆时期。</p><p class="ql-block"> 1940年林县解放,1958年成立东姚公社,1984年改为东姚乡,1988年改为东姚镇!</p><p class="ql-block"> 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以西邻隆虑山取名置“隆虑县”,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因避殇帝刘隆讳,改名林虑县。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改称林州,元至正二年(公元1336年)降州为县,六年(公元1340年)复升为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始称林县。</p><p class="ql-block"> 看了上面这么多的碑文,称东姚镇为"姚″的有4块碑,称为"东姚″的有10块碑,石头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些在东姚镇现存的碑文到底哪一个是真的呢?但这些都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也不必浪费太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个话题,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碑文却很十分清楚地向我们证明了东姚镇过去在历史中的交通、军事、经济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兴国寺和白云山的佛、道、儒文化长盛不衰,"东姚人杰地灵物阜民丰,白云钟灵毓秀祥云萦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