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作文教学,静待习作花开——昌吉州马红霞名师工作室作文零批改现场课观摩研讨活动

姜姜姜小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文之法,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止百意不尽,尤为极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苏轼</p> <p class="ql-block">  春风送活水,堂前笔花香。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在语文课堂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重点亦是难点。为了充分发挥“马红霞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能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作文课堂全面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3月9日,工作室通过昌吉教育云平台智慧直播功能向全国一线语文老师直播开展了作文零批改观摩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马红霞老师进行作文示范课,吉木萨尔县教研员骆建华老师,工作室全体老师以及观看直播的全国各地对马红霞“作文零批改”有兴趣的老师们参加了活动。本次直播,共惠及全国广东、福建、云南、河南内蒙、天津等19个省(自治区)市的200余名一线教师,很多学校是投屏到教室大屏全语文组观看,很好的起到了名师工作室的辐射效果。</p> 此情深深 巧笔细描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本次观摩活动中呈现了完整的三课时大作文课。她从容淡定,举重若轻,把“1个中心、2种课型、3分量表、4个环节、5步监管”融入课堂,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知识积累的不同,进行不同分工,使其各负其责,科学设置各环节具体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p> 起笔精彩 收笔饱满 <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马老师不仅让学生学懂,还让学生会学,把作文之道播进了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心中习作的树苗愈发茁壮成长。马老师在循循善诱中引导学生,结合小组讨论,最后展示口头作文,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被充分激发,妙语连珠的表达受到听课老师的高度赞扬,她的教学思路和设计意图,让我们感受到她扎实的语文功底、娴熟的教学技巧,出色地展现了教师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孩子们的写作内容来自于生活素材的日积月累,而写作的技巧需要一点一滴的学习。相信有这样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课堂,有带头人精准的点评,有大家细心的专研,学生定能妙笔生花!</p> 精彩点评  精致育人 <p class="ql-block">  课后,工作室全体成员都参与了评课研讨活动。评课中,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最后县教研员骆建华老师针对本节课做了精彩点评并提出希望: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就这样扎扎实实搞好每一次作文教研,相信在我们所有语文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更大的飞跃,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p> <p class="ql-block">  全国各地收看直播的一线老师,也都利用微信和QQ等方式,积极和马老师互动,向马老师请教作文零批改12345策略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可见一线老师对作文零批改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  聆听了马红霞老师的三节作文课,从方法指导,当堂习作到作文讲评,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作文“零批改”,不禁要为马老师的敬业、专业点赞。从“学习抒情”四种方法的指导,我看到了马老师潜心教学的身影;从表格式赋分评价,体现出的是马老师在“零批改”方面的认真钻研;从学生流畅的表达中,我们感受到了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有素,马老师的真知灼见让我钦佩,她的坦率和真诚让我感动。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这次听课学习带来的收获体会,也将为我的课堂注入新的养分,学生的进步在于不断的积累与学习,老师亦是如此。(那晓云老师)</p> <p class="ql-block">  今天参加了昌吉州马红霞名师工作室作文零批改三课时大作文训练观摩研讨课活动,让我更直观的感受了马老师三节作文课不同的授课方法与批改形式,作文指导通过四种方法的讲解,各举几例便于学生理解运用,尤其是铺排这种手法的讲解,无论是在座的学生还是老师都感受颇深,而且通过学生当堂作文也感受到马老师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要秉承马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作文零批改的模式及策略,灵活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周万玉老师)</p> <p class="ql-block">  听了马红霞老师的三课时大作文课,我详细了解了作文零批改的全过程。马老师第一课时作文指导课,用四个小妙招教给学生怎样抒情,并选取大量课文中的片段作为例子,让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第二课时学生当堂写作,学生们的写作速度很快,表格的激励作用不容小觑。第三课时学生互评,学生们细心倾听当堂优秀作文,并能找准评价的点。点评者能发现别人作文中的亮点与不足,小作者的收获就更不用说了,这样才是双向的提升。(杨莉老师)</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事情,无法急于求成,只有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配合和相互合作中,才能不断地总结出习作的规律,才能使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更好地契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习作水平。</p><p class="ql-block"> 作文零批改观摩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给老师们带来的思考却是深远的。她如一缕和煦的春风,“吹开”了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思路,“吹走”了语文老师们在习作教学中的困惑;“吹暖”了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孜孜以求的探索之路。</p>

作文

老师

学生

批改

教学

语文

工作室

习作

红霞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