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p><p class="ql-block">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原为北宋时期所建约五亩的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是一座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p><p class="ql-block">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眉山高铁站乘公交车到东坡区的宋城,下车已是午饭时分,刚好有翘脚牛肉店,女客多,没有遇到吸烟的。老板娘很热情,上菜快。</p> <p class="ql-block">清爽的菜品,正适合我们,照例点了血旺,已经是第三次吃了。清汤的,辣椒面挺香。</p> <p class="ql-block">新建成的三苏纪念馆在东坡故里三苏祠对面,馆内详细介绍苏洵、苏轼、苏辙生平、事迹、文章、成就。馆内还收藏了三苏书画精品。</p> <p class="ql-block">父子三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一楼右手边介绍苏洵,左手边介绍的苏辙,二层、三层两个楼层介绍苏轼的成就和作品。</p> <p class="ql-block">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青少年时好交游,二十七岁始发奋攻读,不仅精通“六经”百家之说,而且下笔能写好文章。其《权书》、《衡论》、《机策》等二十二篇政论文,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宰相韩琦和仁宗皇帝的赏识而被破格录用,为皇帝修礼书《太常因革礼》。治平三年病逝京师,安葬于眉山县安镇乡可龙里(今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后追谥为“文安公”。著有《嘉祐集》、《易传》等。苏洵为一代文章宗师,与其子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苏洵携儿子进京,遇到了贵人欧阳修,欧阳修非常欣赏苏洵的文章,破格举荐,成就了父子三人的仕途。</p> <p class="ql-block">苏洵诗作:《云兴于山》《有骥在野》《有触者犊》《朝日载升》《我客至止》《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p><p class="ql-block">散文:《颜书四十韵》《六国论》《管仲论》《辨奸论》等。</p><p class="ql-block">文集:《权书》《衡论》《嘉祐集》《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祐集》15卷。</p><p class="ql-block">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p> <p class="ql-block">苏洵的《六国论》尚有印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p> <p class="ql-block">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后与弟苏辙参加了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宋王朝入三等的仅四人)。苏轼晚年被贬广东惠州,海南儋州(今海南儋县)。元符三年遇赦北还,病逝于常州,安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后追谥为“文忠公”。</p><p class="ql-block">苏轼散文四千余篇,其风行云流水,姿态横生,气势磅礴,挥洒自如,不拘题材,不拘形式,有感而发,信手拈来,自然成文,章法奇特,波澜起伏,深邃跌宕,意趣不凡,乃后世楷模。</p> <p class="ql-block">三苏祠馆藏宋、明、清苏东坡书法墨迹拓本246册。著名的有明代陈淳草书《前赤壁赋》、明代王式《西园雅集图》、明代张风翼书苏轼《后赤壁赋》、明代许光祚书东坡《记承天寺夜游》、清代何绍基书《东坡词》等。</p> <p class="ql-block">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遗老。苏轼之弟,十九岁与兄同科进士,入制策四等。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副宰相)。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以及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倾轧,他的仕途崎岖曲折,屡遭打击。宋徽宗政和二年,苏辙病故,与兄同葬一地。后追谥为“文定公”。他学识渊博,著作颇丰,有《栾城集》、《栾城续集》、《栾城后集》等,“汪洋澹泊”是其文风特色。留诗一千七百余首,父子三人中,苏辙官最大,曾任户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封疆大吏,正部级。</p> <p class="ql-block">三苏祠馆藏文物丰富,馆藏文物近万件,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696件。</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段文字是对三苏父子三人才华、成就、品格的高度概括。</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青竹、亭台,一派江南园林,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如同苏州园林般的故居,也不知道当年苏家有没有这么富。</p> <p class="ql-block">眉山县古称眉州,地处岷江中游冲积平原,东为龙泉山余脉,西靠总岗山区,丘陵起伏,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山水锺灵。"蜀中多才子,三苏天下奇",以"三苏"为代表的眉山县,历来人才辈出,仅北宋、南宋320年间,嘉州、眉州一带即今天乐山市范围共考中进士1100余人,眉山就有886人;《宋史》为四川文人立传的有158人,眉山占26人,真可谓"天下人文第一州"了。</p> <p class="ql-block">返程的时候时间很充裕,就在眉山站前动员老宁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三苏祠,作为四川省内的文化旅游项目,适合我们这样的文化人儿😜😍😍去参拜、挖掘。</p><p class="ql-block">此前只是在课本中学到一些三苏的诗词,以苏轼最多。其实对于苏洵和苏辙的深入了解,真的是得益于这次三苏纪念馆里的详细介绍,以及回来后制作美篇时查阅的资料。</p><p class="ql-block">每次出游回来往往要拖很多天才能完成美篇,一则因为平时上班时间紧张,更重要的是文字表述要落到实处,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考证导游词的说法,否则担心误导朋友们,闹出笑话!</p><p class="ql-block">其实制作美篇也不是一定要分享给别人看,好的事务当然要分享一下哈,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明显感觉到记忆力下降,走过的地方,如果不做标记的话,有时候想不起来了,或者是把地方搞混!想想总有跑不动的那一天,就趴在炕头上回忆一下也好。</p><p class="ql-block">这两年宁同学也在拿着甜甜的鞭子时常提醒加催促,因此更深的领会了小时候就学过的啥叫“鞭策”。😍😍😍</p><p class="ql-block"> 郑义杰</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1日于成都金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