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贤说(岳王故里活力古贤)

淡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千年古镇,厚重古贤。这里是一片广袤丰饶的土地,千百年来,勤劳善良的古贤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编织着永留青史的美丽传说!历史上的古贤,因地处中原腹地,属黄河与卫河故道流经区域,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并逐渐形成聚落。勤劳的先民们不辞劳苦的耕作,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镇西边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见证了古贤悠久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自殷商时期有文字记录以来,古贤便一直是周边地区先民们活动的中心地带。隋开皇六年(586年)曾在古贤设县邑,此时,古贤做为周边地区中心区域的地位达到了巅峰!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有传说、有故事。当然,做为曾经的汤阴(地区)县邑,龙山文化遗址所在区域,古贤镇自然有讲不完的故事与传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说历史上的古贤有多繁华,我们可以透过自带香气的文献古籍与沧桑的文物遗迹来脑补一下。古贤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和福地,更是我国东西方向交通上的一条要道。因此当时供人们祈福的寺庙随处可见,古贤桥历经400年洪水冲刷屹立不倒,此外,众多名人选择这里做为自己百年后的憩息地,就足以说明这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以支村洪福寺为例,据金大定《重修洪福院记》碑文记载,此村是汤阴县汤河之阳最大的伯疃(tuǎn,村庄,屯)。唐太宗命尉迟敬德在此监作建立洪福寺,是当时全国七十二大寺之一,寺内僧众600多人,种地500多亩,建寺之时该村为支付钱粮物料之所,遂名支村。古贤镇南寺昌、北寺昌和寺昌屯,唐初建洪福寺时此处为建寺庙储粮的粮仓,为囤粮之所,花耳庄为洪福寺的花园,可见当时寺庙的规模之宏大,百业之兴旺。还有泰定元年(1324年)乡贡进士薛大猷重修的隆兴禅寺,规模也很庞大。支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跑帷子更是先民们辛勤劳作、南征北战和祭祀庆祝活动的一种延续。后有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部队在此行军打仗,兵乏粮短逐中原,筑冢声势喝袁军的东冢上村虚粮冢。还有河岸村依河而建的唐代大将军薛仁贵后裔薛大猷之墓。更有民族英雄岳飞出生地周流社,岳飞老师周侗墓及岳飞先莹等等文物古迹。所有这一切都印证了历史上古贤的辉煌、繁荣与富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的车轮碾过岁月的长河,跳动的时针指向新世纪两千又二十三年。如今的古贤镇,脚踏着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沐浴着党中央乡村振兴的春风,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工、农、文、教、卫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汤阴县新型材料产业园区是镇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新材园区紧邻京港澳高速、京广高铁、107国道和红旗渠机场,省道302和机场快速路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园区内现有央企中联新材料、丰华彩印、银河净水科技和双环助剂为代表的企业50余家,良好的配套、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是广大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热土。镇域内3.8万亩优质高标准良田水利设施完备,以硕果园、森森采摘园和菌泰园为代表的现代设施农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樱桃、草莓、圣女果等观光采摘农业、北韩庄润农公司核桃油加工、北寺昌鑫沃穗昌大葱和瓦子岗、支村山药蛋种植为主的特色种植业,规划中的古岳樱现代农业产业园呼之欲出,必将为全镇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注入一针强心剂,擦亮古贤镇农业强镇这块招牌,蓬勃发展的高效农业为国人的餐桌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文教卫事业亦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东隆化的腰鼓队、东冢上的精忠战鼓队威震四方,还有东冢上的国家濒危剧种淮调剧团,更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跑帷子,种类繁多的文化项目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古贤一中升学率连年位于全县前三;古贤卫生院科室齐全,环境优雅,医务人员的技术和服务上乘。工农文教卫的蓬勃发展是千年古镇的发展传承,也是活力古贤的生动展现,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辉煌与繁华已成往事,展望未来,古贤镇新一届党委、政府将带领全镇4万余名干部群众,承前启后、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按照13436总体工作思路,必将在这一片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土地上掀开社会发展的新一页篇章!</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