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刘懿</p> <p class="ql-block"> 常言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用量上。”中医诊病处方是根据病情的需要,患者的体质,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药物,确定必要的剂量。辨证施治固然关键,而药物剂量在治疗上的作用,也是绝不容被忽视的。</p><p class="ql-block"> 如《伤寒论》中三个方: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及厚朴大黄汤都是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物组成,但由于用量不同,主辅药改变,整个功效也就不同了。还有,临床上运用四物汤时,血虚甚则重用熟地,血滞则多加川芎,血枯则倍用白芍,血溢则增当归。如此配剂得当,运用灵活,就具有血虚能补,血滞能行,血枯能润,血溢能归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药量的轻重往往可使药物产生不同的作用,如龙胆草少用可健胃,促进食欲,多用清泻肝胆之火;三七小剂量可止血,中剂量活瘀,大剂量破血,薄荷在逍遥散中仅用3克以疏达肝木,而在苍耳子散中就重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桂枝在桂枝汤用9克,取其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在五苓散中桂枝用量不到5克,乃为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p><p class="ql-block"> 但是临床上也要注意另一个倾向,任意过量使用中药剂量也会有副作用,不可掉以轻心。如远志用量超过15克会引起呕吐,朱砂多服令人神志痴呆、中毒;木通用量过大能引起肾功能衰竭;枣仁过量可致昏;白芷超量可致士的宁样中毒。</p><p class="ql-block"> 临床上善于准确使用药量,是提高方剂治疗作用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40年从医经验,谈中药剂量的确定:</p><p class="ql-block"> 1、药物的性能:凡有毒、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以免中毒或耗伤正。凡属花、叶等轻宜发散、芳香走窜的药物用量亦不宜过大。</p><p class="ql-block"> 然而,药力平的玉竹,厚味滋腻的熟地,质重的石膏以及金、石、贝类之属的药物,都应重剂使用才有疗效。</p><p class="ql-block"> 2、配伍与剂型:一般的处方中,主药常重用,予治疗主症,其它辅佐药轻用。一味单用,用量宜重,复方配伍,用量宜轻。汤剂用量宜重,丸剂、散剂用量宜轻。总之,视症而定,视药而用。</p><p class="ql-block"> 3、病情的需要:通常得外感须猛峻,使邪气无所留,治内伤在于宽缓,使阴阳得平和,少量频投,逐渐向愈。总之轻病用轻药,但轻不离题,重病用重药,但重不过量。</p><p class="ql-block"> 4、体质与年龄、性别:一般来说,小儿和老人用量应当低于成年人,体弱患者可轻于体质壮实者,久病才低于新病者。妇女用药剂量,一般应轻于男子,在经期、孕期及产后,若用发散攻破药,则是应轻于平时。</p><p class="ql-block"> 总之,中医临床用药剂量的轻重,对治疗的效果是具有决定作用。使用轻量、重量应有中医理论依据,正确掌握药与症,在辨证论汉原则指导下立方遣药,疗效才可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