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邮票,特别的纪念

张涛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2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lt;红楼梦&gt;》邮票的第五组,同时,发行第一组至第五组合辑本票。</p> <p class="ql-block">成书于清中期的小说《红楼梦》,因其作品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细密,语言运用纯熟自如,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因此中国邮政从2014年开始,重新以章回为节点发行《红楼梦》系列邮票,至今已经发行了五组邮票,这组系列邮票也创造了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名著类”邮票最高规格。</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日,国家邮政局关于公布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lt;红楼梦&gt;(五)》等特种邮票计划发行数量,并同时公告发行红楼梦的特殊版式,采用全张邮票折形式发行(25枚/本,含一至五组邮票、小型张),面值55.50 元,计划发行量11.5万本。</p> <p class="ql-block">当然,这个系列邮票也留有遗憾,不仅如秦可卿、巧姐这些位列“十二钗”正册的人物都没有机会出场,而且“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这些著名场面均没有机会出现。虽然晴雯出现了,却选取了“晴雯撕扇”的场景。补裘表达的是晴雯的挑灯劳作和倾心付出,表达的是晴雯的质朴和善良,而撕扇体现的是晴雯的调皮与任性。私下揣摩,也许任性的晴雯更接近于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但是“撕扇”比起“补裘”来,其艺术层次和人文浸染不知要低多少个档次,无形中降低了这部伟大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少年时期曾经在南京过了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十三岁迁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家产抄没。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迁居北京西郊黄叶村(现为曹雪芹纪念馆),“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贫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凉。最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能诗善画。其诗立意新奇,风格近唐代诗人李贺。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小说创作,他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声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p> <p class="ql-block">王国维、鲁迅、季羡林、张爱玲、胡适……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化名人,都视《红楼梦》为古典文学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心中也有一千个红楼梦。无论是排满还是缠绵,无论是淫还是《易》,红楼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解读,我们读懂了红楼梦,也就读懂了这个社会。社会的残酷,官场的黑暗,人情的冷暖,人性的曲直,都在这部书里可以找到活生生的例证,都在前八十回里铺排展开。不要以为大宅门里披红挂绿、钟鸣鼎食就是排场和功成名就,不要以为山乡僻壤、小户人家就不能产生善良和天道轮回。熙熙攘攘,利来利往。<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天本诳语,机缘太巧合。非要说明白,明白不明白。</span></p> <p class="ql-block">成书以来,这部书造就了此起彼伏的争论与研究,时而轰轰烈烈,时而偃旗息鼓。一门红学应运而生,多少人废寝忘食、沉迷其间;多少人白了黑发、长叹而去。</p> <p class="ql-block">因此,这本书对于辨别是非能力不健全的青少年而言要慎读。</p> <p class="ql-block">2023年是曹雪芹逝世260周年。因此,我特地选择在今年除夕,用红楼梦全辑邮票折,特别制作了这套国际邮资实寄封,以资纪念。</p><p class="ql-block">由于空间所限,只能盖销太原市并州路邮政日戳,实属无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