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在这最美的时节里以一颗明朗之心,期待一场与花儿的邂逅。而我们在新课标指引下,同样静心期待,期待一场美丽的相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推进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艺术。在教科局师资办吴建广主任的组织领导下,2023年3月10日云冈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齐聚新胜二小,参加“新课标、新理念下云冈区学科带头人公开课——语文专场活动”本次活动由新胜一小教学校长李红建主持,活动分课例展示和导师讲座及课例点评两个环节。</p> 优质课堂 示范引领 <p class="ql-block"> 今天为我们做课的两位老师分别是来自云冈区实验小学的侯利和来自云冈区新寨小学的刘大利。她们为我们呈现的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同课异构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p> <p class="ql-block"> 首先执教的是刘大利老师。刘大利老师从教18年来,在工作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教育方式的研究,以爱心感染学生,以真诚感动家长,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好评。由她撰写的论文《教育信息化与农村小学教育的思考》荣获“融合·创新—一聚焦教育信息化2.0”教育信息化论文征集活动二等奖。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两次被授予云冈区“师德标兵”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刘老师这堂课的设计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体现了她独特的教学风格。</p> <p class="ql-block">风格一:老师引领,学生自悟</p><p class="ql-block"> 《慈母情深》这一篇课文写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当时家境的贫困、母亲工作的辛苦是现在的学生很难理解的,这就为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带来了难度。刘老师从“低、潮、暗、热、吵”等词中巧妙地引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并一步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母亲外貌、神态和语言等细节,引导学生体会慈母情深。</p> <p class="ql-block">风格二:关注生活,升华情感</p><p class="ql-block">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是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既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又学习作者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不但在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关注与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独特感受,而且特别设计了最后一个环节一一写诗颂母爱。这一环节,孩子们由作者文字中的母亲联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母亲,那种劳累是相同的,那种慈爱是相同的,那种期盼也是相同的。孩子们既能从写诗中获得了遣词造句的成功体验,也能在回忆母亲的点滴关怀中,懂得感恩与回报。</p> <p class="ql-block"> 第二位执教老师侯利,来自云冈区实验小学。侯老师从教24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一线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先后被评为“山西省优秀班主任”“大同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大同市教学能手”等。执教的《左公柳》荣获山西省电子白板教学应用优秀课例展示三等奖,所撰写的论文发表在《大同日报》《学习方法报》等报刊杂志上。</p> <p class="ql-block"> 侯老师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老师,与学生相处,不像师长,更像朋友。课堂上温暖地鼓励,不着痕迹地引导,总能带领孩子们探索到语言文字深处去,在文字的世界里感受爱,感受温馨。</p> <p class="ql-block"> 侯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学中抓住“鼻子一酸"这个词,把作者眼中母亲辛苦工作的几个感人画面作为情感教学的.主线,采用启发质疑、以读促悟、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内涵。让学生穿梭在语言文字中尽情地读,仔细品味,读出语文的味道,品位出作家笔下流淌着的真挚情感。</p> 聚焦课标 助力成长 <p class="ql-block"> 新胜二小教学校长李鸿雁为与会教师带来了《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课标解读。李校长从语文核心素养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进行解读。</p><p class="ql-block"> 李校长强调,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是对学生通过语文课程学习应获得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具体化。是对语文课程育人目标的凝练和整合。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它是凝聚在完整的人格中不能分开的。要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要激励学生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要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 天沐小学教学校长李学琴和大家分享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文学习任务群和语文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 李校长提出新课标是新理念新起点,也是新改变新挑战,更是新内容新征程。让我们明确了在语文教学中新的方向和高度。</p> <p class="ql-block"> 李校长针对“语文学习任务群和语文学习任务”这一主题娓娓道来,深度指出要注重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离不开价值观的融合,离不开文化成果的共享,没有语言文字积累梳理,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木、无本之木。教学中可采用朗读,游戏表演讲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语文学习任务群对于一线交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重大挑战,李校长梳理了以下五个特点,鼓励教师做好教学方式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1.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为纲,不再是学科知识的逐点解析,语文技能的逐项训练;</p><p class="ql-block"> 2.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p><p class="ql-block"> 3.以问题情境为导向,不仅着眼于语言能力,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p><p class="ql-block"> 4.以学生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强调参与、体验和经历。</p><p class="ql-block"> 5.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p> <p class="ql-block"> 新胜一小教学校长李红建通过“跨学科学习的内涵与价值”和“如何将语文与各学科融合在一起的教学策略建议”两方面对新课标进行解读分享。</p><p class="ql-block"> 一、跨学科学习的内涵与价值。</p><p class="ql-block"> 1、“跨学科学习”拓宽了语文学习边界。跨学科学习第一次以课程内容的角度将“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这一大语文理念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 2、“跨学科学习”整合了语文学习方式。跨学科学习引领着语文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推进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学生生活之间的协调和融通。</p><p class="ql-block"> 3、“跨学科学习”丰富了语文学习意蕴。</p><p class="ql-block"> 二、如何将语文与各学科融合在一起的教学策略建议。</p><p class="ql-block"> 1、学语文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融合。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p><p class="ql-block"> 2、学语文与信息技术学科的融合。语文课文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地名、方位、周边环境、历史背景,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介绍,为学习理解课文做好准备。这种信息的收集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p><p class="ql-block"> 3、学语文与科学学科的融合。语文与科学科学融合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p><p class="ql-block"> 4、学语文与美术学科的融合。语文教学中穿插美术,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实践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都会得到发展融合中有效落实了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5、学语文与数学学科的融合。李校长结合刘老师的课堂举例,刘老师课堂中引导学生做了一道数学计算题:母亲一个月挣27 元除以30天,每天仅能挣到0.9元,我却像母亲要1元5角买书。简单的一道数学题的设计让作者感受到了母亲的不易和深沉的爱。语文与数学跨学科的有机融合使新课标准的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得以体现。</p><p class="ql-block"> 6、学语文与音乐学科的融合。音乐与语文的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的文字“活”了变得更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李红建校长的分享提纲挈领,字字珠玑。受到了在场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认可。</p><p class="ql-block"><br></p> 导师评课 拨云见日 <p class="ql-block">导师介绍:</p><p class="ql-block"> 李鸿雁,新胜二小教学校长,中小学一级教师。从教31年来,有着多年教学一线的工作经验。曾荣获全国中小学电视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大同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大同市优秀教师,大同市教学能手,主持多个省级课题并结题。</p><p class="ql-block"> 李学琴,天沐小学教学校长,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4年,成绩突出,曾荣获大同市骨干教师,大同市优秀辅导员,云冈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云冈区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先进个人。荣获山西省第六届“三优工程”优秀教研活动案例二等奖,大同市第三届“三优工程”优秀案例一等奖,参予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p><p class="ql-block"> 李红建,新胜一小教学校长,云冈区李红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小学高级教师。从教27年来,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多年来,分别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优秀班主任”、“山西省优秀辅导员”、“山西省骨干教师”、“大同市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荣获山西省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青年教师大赛一等奖等。</p> <p class="ql-block"> 一、 李鸿雁校长结合新课标对两位老师的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两位做课老师都能在目标中落实核心素养。紧扣单元要素,从学生角度出发,注重方法引导抓住场景描写让学生从场景中体会,用文字表达感受,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审美能力。</p> <p class="ql-block"> 二、李学琴校长评价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带领学生揣摩、体味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和规律,积极地给学生搭建交流、表达的平台,引导学生开口说、动笔写,在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校长用三个“动情”对两位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今天的两堂课,学生读得动情,教师文本解读动情,梁晓声朗读的动情。</span></p> <p class="ql-block"> 三、李红建校长在评课中指出“跨学科学习”在任务设置上还原了学生真实的学习场景,在项目驱动上还原了学生真实的学习方式,在功能定位上还原了学生真实的学习意蕴,重新构筑并强化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结,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服务生活、勾连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工具与重要路径。侯利、刘大利两位老师的课堂,立足核心素养,将语文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进行教学,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不仅扩展和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各个感官都参与到其中,提高各个学科的学习范围,而且使学生自身的知识构架,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最终,更好地促成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彰显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p><p class="ql-block"><br></p> 闭幕式 <p class="ql-block">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本次“新课标新理念下云冈区学科带头人公开课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其间虽经历了紧张的疫情坎坷,但春寒乍暖,你我皆安,一切美好如约而至。</p><p class="ql-block"> </p> 总结发言 <p class="ql-block"> 邢佃文局长参加了闭幕式,并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强调每位语文老师都应树立大语文观,积极探索实践语文新课标,将语文核心素养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学无止境一生求,惟有源头万里寻。感谢云冈区教科局为</span>语文教师提供了学习观摩和展示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习永无止境,它不仅要传承,更求创新。赓续前行,奋楫争先,我们必定会一如既往的在教科局的带领下,在教学的路上,贡献自己的热情,春风化雨,启迪智慧,传播知识,弘扬文化。未来我们会紧跟新课改步伐,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成就最美的大同云冈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