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探究高效、自主的课堂学习,将学历案应用到课堂实践,2023年3月10日,东明县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学历案”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东明县教研室王阁杰主任针对本次研讨活动做总体发言。她阐述了大单元教学是以新课标为基础。站在更高的角度,把一个学段做为整体通盘考虑,跨年级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以“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为重点,它是从单篇(单章)教学发展到单元教学。</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张艳霞老师带来的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读课。张老师以“旅游小达人”为单元情境任务。结合自己真实的旅游经历,带领着孩子们来到想象岛。《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孩子在想象的世界里遨游,同时张老师将朗读课文有机整合在“旅游小达人”这一真实情境中,真正将学习经历转化成了一次有意义的开放性任务。孩子们也愿意学,乐于学,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第二实验小学程理老师执教的《母鸡》。程老师以学校举办“最受欢迎的动物朋友”选举大赛导入,深深吸引了学生。</p><p class="ql-block">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程老师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任务一:跟随老舍,认识母鸡。在这一过程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p><p class="ql-block">任务二:研读课文,赞美母鸡。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我从第( )自然段第( )句话:感受到了母鸡的( )。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p><p class="ql-block">任务三:运用方法,推荐选手。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来推荐以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参加比赛,填写思维导图列出推荐词提纲。</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作者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进行重点赏读。在理清作者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后,便引导学生对母鸡如何疼爱小鸡的段落进行深入品读,联系生活经验交流体会,感受母鸡作为一位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程老师采用读悟结合、配乐朗诵等方法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最后程老师还在课堂中拓展老舍先生《母亲》的片段,提升学生整节课对文本的阅读感悟,激发的学生对母亲的敬佩之情,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滕州市实验小学陈肖茹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母鸡》。重阅读方法的运用。这节课老师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出文章内容。在自读自悟,品读朗读中学生大量接触语言文字材料,整节课散发着较浓</p><p class="ql-block">的语文味,学生在训练中有效提升了语文素养。陈老师不仅关注文本“写什么”,也着力于“怎样写”,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重点关注这样的内容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将“感悟内容”与“学习语言,揣摩表达”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找找作者从哪些具体事例写出来母鸡的讨厌;想想作者情感由讨厌到不敢讨厌,这样对比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等等。学完课文后还让学生比较老舍的《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不同特点,不仅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动物的可敬、可爱,同时也使学生学到写文章方法,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p> <p class="ql-block"> 课后,侯化珍老师作了坚持“基于标准,学为中心”编写与使用学历案的报告。从四大板块、七大要素详细阐述了什么是学历案,如何在课堂中使用学历案,编写学历案作进一步深入阐释和总结,以其前瞻性的专业思考,为助力课堂深度变革进行了全方位指导。</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东明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崔晓品针对此次研讨活动做了深刻总结。教师从“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从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强调了迁移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文情境中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span>本次语文教研活动的开展,为语文教师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平台,相信老师们定能把智慧,经验以及学到的新知识用到教学中去。我们深知新课堂的尝试非一朝一日之功,我们要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探讨、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