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来,中国人是这样过年的

★冰蝴蝶★

春节对中华民族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源远流长的节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地传承着,逐步形成我国最为隆重、最为热闹的传统节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一直称春节之为"过年"。</h3></br><h3><strong>直至1913年7月,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向袁世凯大总统呈上一份报告,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strong></h3></br><h3>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h3></br><h3>那么,100年来中国人是如何过春节的?老照片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德兰/文</h3></br><h3> 1919年2月1日,农历春节,外出上香的妇女与路边的叫花子。 1919年2月1日,农历春节,街上挂着长命锁的孩子。 1938年春节,当时儿童穿的年装。 1940年春节,街头踩高跷。 1940年春节,寺庙内烧香祈福情景。 1940年,春节期间舞龙。 1940年,春节期间的山西运城。 1940年代,过年时,长辈给孩子们发红包。 1942年,春节期间的街头秧歌队。</h3></br><h3> <h3>1946年是二战结束的第一年,以下是一组美国人镜头下上海人的春节。春节期间,街头巷尾热闹非凡。老照片为上海人来人往的街道,大家都在赶着回去和家人团聚,庆祝春节的到来。</h3></br><h3> <h3>正在抖空竹的男子,围观群众即有包含各个年龄层,大家都在认真的观看,左右面的两个小朋友,看得尤其认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环节,右后面杂志摊的老板相对来说有,带有那么一丝不屑。</h3></br><h3> <h3>春节贴对联的原始意义是为了驱邪、避邪。现在增加了喜庆元素。可谓是家家户户春节必备项目之一。老照片为贩卖对联的商贩,正在写对联的横批“百无禁忌”。</h3></br><h3> <h3>春节习俗,放鞭炮首当其冲,寓意着辞旧迎新。这也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娱乐之一。老照片为放炮的男子,小一点的孩子们都躲在他的身后,等待着炮声的想起。</h3></br><h3> <h3>新年除了穿新衣,吃饺子,压岁钱应是所有孩子最期盼的环节,年夜饭前,晚辈向长辈拜年,而长辈发给晚辈红包,勉励晚辈在新的一年学业进步,更上一层楼。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老照片为妈妈在给孩子发压岁钱。而先拿到压岁钱的哥哥,站的比直等待拍照。</h3></br><h3> <h3>春节期间,最快乐的要属孩子了,他们的新年愿望更是简单,穿新衣,吃饺子应该算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四姐弟的合影,笑得好开心,而最小的老幺儿,好像并不知道他们在拍照,而常不配合。</h3></br><h3> <h3>家门前,抱着孩子的父母,与邻居共同享受着春节的喜悦。而孩子的手敞开着,在等在着谁的拥抱!</h3></br><h3> <h3>笑的开心的男子,手拿金钱叶,寓意着明年财源滚滚。</h3></br><h3> <h3>春节期间不论身在何方,都要回到家乡与家人相聚共同欢渡。图为家门前玩耍的祖孙俩,宝宝刚刚学习走步,眼神盯着旁边的人群,奶奶在身旁一步也不敢松开。</h3></br><h3> <h3>摊子上卖玩具,假的关公刀是男孩子们的最爱<br></br></h3></br><h3> <h3>写春联</h3></br><h3> <h3>老式电影院</h3></br><h3> <h3>烧香</h3></br><h3> 1949年,上海,街头卖年货的摊位。</h3></br><h3> <h3>春节,上海老城隍庙九曲桥上熙攘的人流。</h3></br><h3> 1953年春节,天津市汉沽区芦台王德铸(左一)一家人吃团圆饭。 1953年春节,北京的儿童在天安门前放爆竹。 1953年,,天津市棉纺二厂军属杨淑琪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到厂里的合作社百货部选购花布。 1954年春节,河北省唐山解家套农业生产合作社,小女孩陈小翠正在试穿妈妈做好的新衣。 1954年春节,河北省晋县五区刘靳庄,两位小姑娘荡秋千。 1954年,东北各地的工人和农民们在春节期间展开工农联欢活动。图为辽宁省鞍山市工人们欢迎来自东北各省农业劳动模范参观团。 1955年春节,北京市的小学生们慰问军人家属洪老先生和太太。 1956年的春节,北京房山县的村民围坐在一起,第一次听到了收音机里传来的远方祝福。 1956年春节,《人民日报》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联欢会,相声演员侯宝林、郭启儒在晚会上表演相声。 1956年春节,北京宣武门外牛街的一户人家的小孙女们在做游戏。 1956年春节前夕,四川双流县彭镇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推销小组把大批年画及文具用品送到农村。 1957年,天津,天后宫春节庙会景象。 1957年春节,上海街头,扯铃摊上的表演吸引不少小顾客。 1957年春节,沈阳风动工具厂的工人鞠复海和俞凤仙在春节举行婚礼,接受朋友们的祝贺。 1958年,响应爱国卫生运动号召,春节期间每个市民到大街上扫大街。 1958年春节,北京市宣武区留学路副食品商店出动流动售货车为居民服务。 1959年春节,北京南苑人民公社的老太太们跳起了秧歌舞。 1960年春节,人们在南京夫子庙花灯市场上选购花灯。 196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春节环城赛跑从天安门广场开始。 1960年春节,河南省郑州市区古荥人民公社幼儿院的孩子们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演出小节目,给老人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