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在深圳“叹早茶” </p><p class="ql-block">客居深圳数载,也常和孩子们一道,上茶楼去“叹早茶”。广东人的早茶,妙就妙在一个“叹”字,透着享受,透看满足,透着生活里的情调,早巳成了岁月故事的载体。说是早茶,其实就是吃早餐,只是饮早茶“直落”午饭,本地人惯将一日过成了二餐。</p><p class="ql-block">“雪浮粳稻压春酒,霞嚼槟榔呼早茶。”广东人嗜好饮早茶,就像成都人喜欢泡茶馆一样,是离不得的。朋友间照个面,“得闲饮茶”更是挂在嘴边上。早年间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茶寮,极为简陋,门口挂着写有“茶话”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木头桌橙,粗茶小点,聊供路人歇脚,后来不断积淀演变,规模渐大,由茶寮而茶居,再到今天的茶楼,成行成市,广东人上茶楼“叹早茶”也就蔚然成风了。</p> <p class="ql-block">也不全是因为人家有闲、有钱、有生意要谈,而是他们从小到大的习俗。据说很多外地人过来后,还都是从“喝早茶”开始适应并融入到生活圈子的。富裕家庭的茶事要精妙许多,可夸示富贵,亦可夸示高雅,讲究品位。普通家庭的大多随意随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纵粗茶陶缶,亦可得茶趣,享受一盅香茶所带来的闲适与快乐。</p><p class="ql-block">朋友间早上见面的寒暄语不是说“你早”,而是问“雷(你)饮咗茶未啊”。赶上周末,一家老小尤喜欢上茶楼坐坐,一起分享美好的时光,在氤氲的茶香里,一家人想到什么聊什么,内心非常的放松和安静,茶楼里从容不惊的闲适,早就忘了平日里为了赶班赶点而遑急的样子,此时,悠然一盏茶,清淡,超然,不知疲倦且深情地慢煮着时光,简单而优雅,即便是一个人发发呆,也能轻松半日,感受到凡尘与灵魂的静谧,一座城市就这样在早茶里苏醒。</p> <p class="ql-block">我们常去的是一家叫蘩楼的广式茶楼,通常座无虚席,碰上节假日,是要拈号候位的。高高大大的门楼,门楣上的石雕精美清秀,斗框边饰的图案,亦都彰显了粤地浓厚的文化气息。一层十分宽敝,萦绕着香炉的紫烟八仙桌、藤椅、佛龛、蓑衣和不知名的清供,青翠的竹子非常养眼,有种说不出的惬意。</p><p class="ql-block">上得二层,清透的满州窗,简朴的水墨灯饰,无不镶嵌着岭南风情。桌椅和茶具都是中式的,茡荠紫漆光亮照人,陈设精雅,整齐清洁。狭长的过道饰以雕花方格,玻璃窗一间间隔着,互不相扰,并不十分嘈杂,确是闹中取静的好去处。光看招牌,就很有意境,有故事感,好奇的是,老板何以取这么个冷僻的蘩字为店招。后来听说,蘩楼最早是由一位黄姓的茶点师傅创立于广州的西关一带,“蘩”的原意是生活着大虾的蘩草茂盛之地,寓意"生意兴隆",不可小觑了生意人的文化修养。</p><p class="ql-block">岭南人叹早茶,茶是配角,是用来佐食的,人家看重的还是丰富多样的点心,边喝边吃。不同于成都人的泡茶馆,就茶喝茶,随意又纯粹得多,酽茶半日,只为摆摆龙门阵,至于吃的并不太讲究。蘩楼的茶点名目多,丰俭由人,有的入口即化,有的嚼劲十足。这里的虾饺,便是我孙子的最爱,呈半月形,一层澄面边包着硕大的虾仁为主馅,份量大小多以一口为限,皮薄而透明。咬上一口,顿时唇齿留香,非常地鲜美爽滑,并不容易遗忘。</p> <p class="ql-block">茶楼里的常客多是些短衣短裤“踢拖”的阿公阿婆,同坐一张桌子,却摆上几个茶壶,有的爱普洱,有的爱铁观音,有的却喜乌龙,眼睛盯着水一点点的沸腾,并不等茶水出色,便先倒上半盅啜一口,汤色尚浅,茶叶的香气便开始弥漫开来。老茶客们只在辨味,并不为解渴。身着正装的年青人并不多见,他们去了也多是约朋友谈事情,一盅两件的不会泡太久,看他们行色匆匆的背影,似是感受到城市生活的快节奏。服务生的态度是极殷勤的,眼到手到,并不需要招呼着续水,客人以手指轻叩桌面,便是一声道谢了。</p><p class="ql-block">“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深圳这个地方,你不一定一见钟情,但是生活久了,你会发现,这里的人们会赚钱、肯吃苦,也更懂得享受生活,而“叹早茶”一定是她的颜值担当,你的味蕾根本抗拒不了它的诱惑,像老广人一样,一盅在手,沉浮由他,是休闲,是情调,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修养,是属于南国的风土人情。你会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的感慨,也会有“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喟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