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浓重的历史刻痕</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曲逝去的青春挽歌</p><p class="ql-block">在挥手与回眸之间</p><p class="ql-block">有我们尘世中的俯仰和生命里的低回</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泰顺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概述</p><p class="ql-block">泰顺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早始于1962年,泰顺县玉塔茶场、天关山林场、乌岩岭林场、上佛洋林场等三场安置来自温州的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县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69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全县中小学断断续续停课三年1966年、1967年、1968年届三届初、高中学生(简称”三届生”),在1968年出现了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的奇观,由于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商业和服务业处于停滞状态,中学毕业生继续留在校内闹革命、成为社会和家庭负担:在这种形势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缓解城市压力、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年11月11日,泰顺县革命委员会下发《关于做好毕业生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全县“三届生”原则上要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69年12月,县内首批808名三届生”下乡插队、插队人数占”三届生”总人数的96%。1970年温州地区其他县(市)的“三届生”177人到泰顺插队落户。1972年,县内31名城镇居民户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74年县内城镇居民户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140人上山下乡插队落户。1976年,县内城镇居民户籍的应届初中、高中毕生355人上山下乡插队落户。</p> <p class="ql-block">雅阳知青点(上图)</p> <p class="ql-block">1977年县内城镇居民户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160人上山下乡插队落户。1978年12月,高考恢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停止。泰顺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1962年开始至1977年最后一批,安置来自本县以及上海、杭州、温州市区和各县(市)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2300多人。</p> <p class="ql-block">泰顺知青中的赤脚医生们留影(上图)</p> <p class="ql-block">泰顺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有三种方式:一是回原藉插队落户,二是分散插队,三是到“知青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集中安置地点)集中插队落户。全县建立的“知青点”有玉塔茶场、天关山林场、乌岩岭林场、上佛洋林场、雅阳公社垟上大队知青点、大安公社洪领头茶场、三魁公社大焦茶场和刘宅大队、黄坑公社和平大队、下洪公社凤垟茶场,仙居公社下稔大队,戬卅公社红峰茶场等。</p> <p class="ql-block">玉塔知青(上图)</p> <p class="ql-block">1975年,中共泰顺县委批转县“知青办”对知识青年招工、回城就业所做的规定,逐步放开政策限制,有条件允许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回城就业。1976年全县招收131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回城就业。1979年9月,城镇居民户籍的知识青年除部分参军.升学外,剩下的全部回城镇安排工作。长达十几年的泰顺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至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在泰顺烈士墓前合影(上图)</p> <p class="ql-block">泰顺的知青们,在新旧时代的交织中磨练,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中沉思,在沉浮的日子里生存与发展。他们之中,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为教授、专家,作家、画家,有的成为纵横商海的企业家,还有成为全国人大代表,赴京议论国事。当然,更多的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学习、生活着,用平凡诠释生命,用青春证明未来,用奋斗画出底色。</p> <p class="ql-block">老区慰问团来玉塔茶场慰问职工与知青(上图)</p> <p class="ql-block">玉塔茶场欢送全国人大代表、知青陆春兰参加四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图)</p> <p class="ql-block">玉塔茶场知青宿舍(下)</p> <p class="ql-block">玉塔茶场知青楼(下)</p> <p class="ql-block">戬州知青在开山造田(下)</p> <p class="ql-block">戬州知青在造自建房(下)</p> <p class="ql-block">七六年县知青代表大会(下)</p> <p class="ql-block">听贫下中农介绍情况(下)</p> <p class="ql-block">下乡干部与知青一起(下)</p> <p class="ql-block">下稔知青点迎接新知青(下)</p> <p class="ql-block">泰顺五个知青点中的赤脚医生合影(下)</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制茶车间(下)</p> <p class="ql-block">洋上知青一砖一瓦自盖的宿舍,历经岁月风雨,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内容添加中⋯</p><p class="ql-block">凡关于您知青时代的各种照片(包括人像、用具、建筑物等均在征集之列,来稿请注明姓名、时间、地点,可发知青群或本人微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