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保定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西大街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把这些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保护好利用好,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位保定人的责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深入与了解家乡文化,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2023年3月10日下午,河北先锋晨光学校携五年级全体师生来到保定西大街开启“弘扬保定古文化,做知乡爱乡保定人”主题研学之旅活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家乡的小路与我们来说,是一条通向过往时光的隧道。西大街,被誉为“直隶第一街”,这条古街承载着太多保定人的记忆与乡愁。</span></p> <p class="ql-block"> 我校邀请保定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吴建立老师为学生们讲解西大街古文化。 </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生动的语言为学生们揭开了保定西大街这条直隶老街的神秘面纱。 </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脸上都洋溢着身为保定人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讲解“城市”的含义,并告诉学生们保定古城有四座城门,我们随吴老师从瞻嶽门开始一路领略西大街的古老文化。</p> <p class="ql-block"> 步入西大街没多远,我们就被一座别具风韵的建筑所吸引,廊檐下挂着两副招牌——义春楼、魁顺和,这是两处保存较完整的建筑。站在古朴的门牌前,依稀能感受到往日人来人往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西大街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记录了过往的兴衰繁华,展现着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带学生们参观了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第一客栈”。1918年10月6日,25岁的毛泽东和蔡和森等,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一同来到保定,当时就住在“第一客栈”。他们还与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的李维汉等同学促膝畅谈,同游了古莲花池和保定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20年代,一批印书局应运而生,西大街北侧和永华南大街的交汇处,有一栋两层中式楼房,曾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协生印书局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还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林立于西大街的印书局,承载了许多保定古城的历史与文化。让书墨之香和文化底蕴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和名片。</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后,我校学生代表冯兆熙同学发表感言:“在吴老师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西大街文化。作为一名保定小学生,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家乡文化,努力学习,做一名保定文化的传承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吴俊萱同学说:“吴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许多西大街的历史故事,让我对保定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增强了文化自信心。我决心为传承保定古城文化增添一份力量,热爱我们的家乡保定,热爱我们的家乡文化。”</p> <p class="ql-block"> 我校王琼老师说:“通过这次研学活动,同学们了解了家乡璀璨的历史文化,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悠悠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精美绝伦的文明画卷让人流连忘返,璀璨的古代文明彰显着古城的文化底蕴,我们为保定古城文化感到骄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脚步虽匆匆,时间亦短暂,大家的收获却满满。在浓浓故乡情中增进了解,共融交流。如今,“双减”政策下,河北先锋晨光学校将继续利用课余时间,挖掘更多家乡资源,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研学活动,让学生在丰盈内心世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品格,成为弘扬家乡文化的新时代好少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