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在这春到尚寒的日子里,为了引领教师尽快领会2022年版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内涵,切实把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新课程实施水平,更好地实现“双减”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尤其在六年级重要的节点上,2023年3月9日上午,在临河区第四小学,以“王晓云名师工作室”牵引,开展了这次校际展课活动。我们五小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及各兄弟学校六年级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杭后教研室的领导也亲临现场,为我们传经送宝。</p> <p class="ql-block">精品课展示</p> <p class="ql-block">首先为我们展示课的是水源路小学的周晓燕老师。她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美丽自信的周老师,思路非常清晰,紧紧围绕一个观点,然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层层深入,水到渠成。整节课干净利落,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东道主周燕老师出场。她执教的是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有人曾这样说:诗歌是一点星光,点亮你黑暗的灵魂。周老师就是那点星光。与其说是听周老师的课,不如说是享受更贴切。从开始,周老师就以回忆古诗,背诵古诗入手,营造了一个妥妥的诗的氛围。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自读,齐读,配乐读,让孩子们沉浸在诗的世界里。尤其是一个小男生那大气磅礴的朗读,使整个会场掌声雷动。</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孩子们结合插图,由物到人,感受作者强烈的内心世界,在琅琅诵读中,穿越时空隧道,进行了一次心灵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参与诊课的来自水源路学校的教导主任冯云和“名师工作室”的秦英姿老师。 对周晓燕老师的课,冯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对于老师“版块儿”设计,给与高度肯定,发现了很多亮点,尤其是大胆放手,把大把时间留给学生的做法,大加赞赏。他说:“我们就是要让新课标理念落地生根,让孩子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p><p class="ql-block"> 对于周老师这节课,冯云也提出几点建议。首先,教师要沉得住气,不要抢学生的风头,比如,“按什么顺序写”,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发现,教师告诉学生顺序,牵着走,很是被动。其次,“小练笔”环节,完全可以开放,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再写,比直接上手写效果会更好。</p><p class="ql-block"> 最后,冯云强调,老师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说话,对学生的发言不能用“很好”“很棒”了之,要具体有针对性。</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有大视角,要有大格局”这是秦英姿评《古诗三首》的开场白。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于周老师的授课,能从语文观,单元主题下的学习任务群出发,从“回顾与梳理”“探究与理解”“学法迁移”三方面,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在肯定了“充满语文味”“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关注到了细节”等亮点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学古诗,一定要多读,结合新课标的学习任务完群,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把习得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中。</p> <p class="ql-block">压轴的是专家讲座。来自杭后教研室的薛晓燕老师,就这两节课,结合即将毕业的六年级,进行了精彩的分享。</p><p class="ql-block">讲座的主题是《素养时代》,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一、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小学语文命题改;二、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小学语文教学变革;三、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小学语文复习改进。对于上课,复习,考试,薛老师理论结合实际,既有理论做引领,又有实际操作示范,鞭辟入里的分析,真的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让我们这些执教六年级的老师们,如同在迷雾中找到了航标。</p> <p class="ql-block">时光,流逝着;见识,积攒着。一上午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收获满满。学,不仅要看其花,更要探其根。这份饕餮大餐,如同一场及时雨,我及六年级的同行们,会吸收内化,精耕细作,为即将远行的孩子们送上一份圆满的答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