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新课标,打造新课堂”——湖滨北路小学语文三年级课例研讨

富贵🌹

<p class="ql-block">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在这春意盎然,百花盛开的三月,我校三年级语文组谭小燕老师带来了示范引领课《守株待兔》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  寓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谭老师首先借助单元导语页对于寓言故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这节课至少要做两件事:一是读懂寓言故事,二是明白其中的道理。新课引入,板书课题《守株待兔》的同时,指导“守”和“株”两个字的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到占格和笔画的长短和间距。</p> <p class="ql-block">  在学生已经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谭老师再请学生齐读,教师领读,学生点名读,引导学生在多次朗读中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语音语调。</p><p class="ql-block"> 文章读好了,谭老师继续带领学生走进寓言故事中去理解文章意思。首先回忆读懂文言文和古诗可以运用的方法,比如读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工具书等等,提醒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学生在这些方法的帮助下,逐步理解了“株”“耒”“耕”“走”“释”“冀”等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而且谭老师还通过拓展相关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让学生理解了“走”的古今异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谭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发言,</span>农夫将野兔捡回家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呢?<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兔子撞到树桩上,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可是农夫却把它当成了经常发生的事,像这样不劳而获,最终会一无所获。</span>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谭老师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前提下,明白了文章蕴含的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同时也通过现实生活中买彩票的例子,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理解道理,更加明白做事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之后,谭老师又带学生学习阅读链接《南辕北辙》,并且明白了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方向错了,条件再有利,也会离成功越来越远。同时,借此机会向学生推荐了阅读书籍《中国古代寓言》,最后利用插图连环画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背诵,让学生这一节课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最后,焦新新老师,曲云霞主任和王校长对谭老师这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把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提炼,在梳理的过程中,明晰教学思路,重现课堂,指出本节课的亮点所在,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提醒我们青年教师勤能补拙,努力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持之以恒,切磋琢磨。</p>

学生

老师

文言文

理解

这节

寓言故事

道理

农夫

教学

不劳而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