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之旅之麻栗坡2023年3月8

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  天保口岸位于 麻栗坡县 南部,与越南清水口岸对应。这里,文山到天保口岸的公路与越南2号国道相对接;这里,内距麻栗坡县城40公里,距州府所在地文山120公里,距省城 昆明 450公里;外距越南河江省省城24公里,距越南首都 河内 340公里。这里,是 云南 省通往越南首都河内取道最直最近的陆路通道。天保是我国最早通往越南的陆路交通干线之一,是云南省最早的对外 通商口岸 之一。历史上的“交址古道”就是经天保到达越南河江及内地。在中国的宋、元、明、清时代,中越商贾就用竹筏、木船等载货经天保口岸水路往返,创建早期中越贸易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中越261界碑</p> <p class="ql-block">盘龙江从中国流向越南。</p> <p class="ql-block">五星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边镜线上👍👍👍💪💪💪</p> <p class="ql-block">  “曼棍洞”又称“将军洞”。位于云南麻栗坡县中越边境的老山脚下,是1984年老山战役的师部指挥所。高级将领傅全有、廖锡龙等当年曾经在此洞中指挥老山作战,“将军洞”由此得名。洞口只能单人通过,洞内却能容纳上千人。八十年代老山作战期间,师野战医院在洞外的右下边,另外还有通信、工兵、防化等部队。</p> <p class="ql-block">  曼棍洞洞体呈南西向展布,内有溪水流淌,洞为地下水流动而成,洞分中洞、上洞和下洞,中洞内又岔洞三个,形成洞中有洞,洞中有厅,洞中有水。中洞直线4000余米,洞体高1.5--20米,宽3--25米,景观呈现密集型沿溪流分布,以次生碳酸钙沉积最甚,次以洞壁水蚀石景(基岩)为辅。基岩水蚀岩景以200--1500米段最为壮观,200米处暗河两侧壁高1米至1.7米,分布着两条带状石啮,长60米,宽2--4米,分布着呐状石啮,凹部呈不规则弧形,凸部平整,排列整齐、优美,北侧带状石啮面上发育有部分鹅管和低矮石幔,千丝百条缀满岩面,如此景观,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曼棍洞作战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  对越自卫反击战,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中叶,越南结束抗美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把中国视为“头号敌人”,中越关系急剧恶化,中国边疆的和平、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 ,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完成作战任务。 9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52个英雄模范单位、79名解放军指战员和12名民兵以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老山地区</p> <p class="ql-block">住守猫耳洞的战士</p> <p class="ql-block">革命烈士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  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 云南 省 麻栗坡 县城北郊4公里处,1979年始建,1984年后历经扩建、维修、改造,现整座陵园占地50余亩,背靠青山,面向祖国,山势巍峨,建筑宏伟。 陵园大门建门亭,上书“麻栗坡烈士陵园”7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陵园内共安葬着来自全国19个省市、19个民族978名烈士 [6],都是英勇奋战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忠骨。</p> <p class="ql-block">  陵园被列为云南省重点烈士陵园、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级 国防教育基地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