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之美,在于希望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p><p class="ql-block"> 为扎实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田畈街镇第二小学于2022年3月8日—9日举行了语文组教研活动。语文教研组安排了两节见面课和两节提高课。见面课由高圆、杨文峰老师执教,提高课由周水敏、王珊执教。四位老师共同演绎了精彩纷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王珊老师所执教的一年级语文《荷叶圆圆》,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王老师在复习词语的过程中,利用精美的板书,谈话导入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感受夏天的多彩和美丽,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教学中,王老师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快乐的心情。并借助图画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创造性地学习。</p> <p class="ql-block"> 周水敏老师所执教的二年级语文《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这堂低年级新授课,周老师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在句子中识记生字,并不断渗透孩子们利用生活的常识来识记生字,涉及了多音字在语境的使用等。在写字环节,老师更是着眼全局以点盖面,反复强调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书写特点,让孩子们学会写一类字。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p> <p class="ql-block"> 杨文峰和高圆老师所执教的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经典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三天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成功“借”箭,最终周瑜叹服的故事。杨文峰老师主要围绕本篇课文的生字词、抓语文素养、分角色朗读、演绎等方式帮助孩子们解决课文中重点词汇与语句,体会角色心境并理解课文内容。</p> <p class="ql-block"> 而高圆老师通过对话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课文重点介绍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过程,将借箭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p> <p class="ql-block"> 之后,在语文组组长周小兰老师的主持下,老师们深入语文课本,展开交流讨论。大家对本节课所呈现的优点、亮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指出在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材处理、学生的驾驭、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相信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