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为迎接国际妇女节到来,祝福每一位“她”节日快乐,同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2023年3月8日,烟台供电公司物资部、烟台东源监理分公司、东源设计共同开展“巧手制非遗,巾帼绽芳华”传统木匠制作体验活动。</h5> <h5> “杜木匠木工非遗展示馆”,是牟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里展示了具有年代感的老工具、老器物、锯子、墨斗、尺和刨子等工具,为大家呈现了一场非遗盛宴。</h5> <h5> 一来到展示馆,女神们就被馆内的工具阵容所震撼,在了解到这些工具有很多是由“木匠祖师”——鲁班的十大发明进化而来的,大家都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h5> <h5> 接下来,非遗传承人——杜丕涛大师为大家一一展示了强力锯、线锯、取孔器、刨刀、黄金锉、白金锉、各种形状的固定夹……“如果没有辅助工具,要改变木头的形状,制成各种物品是很不容易的。</h5> <h5> 相传鲁班上山砍柴,无意中被野草划伤手,发现野草叶片两边长有许多小细齿,受此启发,经过多次试验,鲁班发明了锯子。”“如今,木工使用的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等都是鲁班发明的!”听完介绍,女神们更是对这位杰出的发明家充满了崇敬之情。</h5> <h5> 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发明了家具中的榫卯结构和建筑中的斗拱结构。在明代《鲁班经》里有鲁班发明榫卯斗拱结构的记载,到了清代的《四库全书》里面,更详细地介绍了榫卯斗拱结构的各种原理、制造方法,以及在建筑当中的应用,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随处可以看到榫卯斗拱结构。</h5> <h5> 榫卯,凸出来的部分称为“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做“卯”。榫卯工艺起源于7000多年前,古代的房屋建造,农田用具,日常生活用品,都离不开心灵手巧的工匠师傅的精心制作。他们只用锛、凿、斧、锯、尺等工具,把一块或者多块木板不用一颗钉子,就能够把它们天衣无缝的衔接在一起。</h5> <h5> 濒临失传的木拱廊桥建造技术,竟然一颗钉子都不用。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不用钉铆,完全靠它自己本身的强度、摩擦力和直径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的距离等巧妙搭接,结构简单,却坚固异常。大家都惊叹这一技术,在老师傅的带领下,都动手搭建起来。</h5> <h5> 接下来是拼装木板凳手工制作环节,女神们面前摆放了用于拼装木凳的材料,在老师傅的讲解指导下,女神们纷纷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h5> <h5> 有的女神在独立思考,时而尝试将木质材料进行搭配,时而研究起成品的拼装原理。</h5> <h5> 有的互相合作,一起研究,还有向老师傅了解更多的拼装知识。</h5> <h5> 最后在女神们的巧手下,一件件木板凳作品相继拼装完成,大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h5> <h5> 本次活动以“巧手制非遗,巾帼绽芳华”为主题,大家在活动中学习了非遗技艺,领略到了中华文明的厚重感。大家用手艺和文化让非遗绽放美丽,收获满满,一起度过了充满意义的“三八”妇女节。</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自我精彩,世界多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愿你是披荆斩棘的女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同时也是被人疼爱的公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女神节快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