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书法的门道

若竹/52708852

<p class="ql-block">  都说“十年磨一剑”。我练习书法近十年了,天天打鱼,连晒网也不敢耽误工夫,自以为,即使没进步,也该有认识。可去观摩书法展览,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前年去艺术博物院看康有为书法展,主办者把那字赞得妙到毫端,还说“康体源于魏碑”,而我,看来看去看得一头雾水,只觉得那字,孩童习作似的。回来百度,见行家评论:康体“守古出新”,“洒脱飘逸”,“略带兰亭笔意”……更是莫名其妙,十分纠结:这边,我不敢怠慢了康有为的字;那边,又读不懂专家的论。唯叹,练了这些年字,仍在门外,可谓蠢到冒烟!</p><p class="ql-block"> 去年,逛省博物馆,看到一幅赵孟頫的字,只觉得那字,间架豪横,收放倜傥,挥墨斤两十足,笔触力透纸背,极有味道,让我顿生看到眼里拔不出的感动,可说到具体好在哪?却仍是只有感觉,不明就里。</p><p class="ql-block"> 出省博物馆,顺道拐入市图书馆,见负二层正举办“老干部书法展”,进去,东张西望挂满四壁的横条竖幅,那字,虽龙飞凤舞,且气象万千,可再比对刚刚看过的赵孟頫,竟一无是处。</p><p class="ql-block"> 匆匆之间,豁然开挂。</p><p class="ql-block"> 更古难论,只说魏碑。</p><p class="ql-block"> 早在东汉,华夏先人已发明了造纸术,但其后,北魏以纸为载体得以传世的书法,却没有。当时的人意识到了纸的时限性,便将书法作品镌刻在石上,成为碑碣,由此衍生出两个问题:一是、将字从纸面摹刻至石上,无论多么精湛的刻匠,或多或少,差异难免,因而失真;二是、后人学习前人书法,范本并非前人写在纸上的字,而是拓碑,鉴于此,书法学习及书法审美,逐渐由纸而碑,如此这般,必然在某种程度上会偏离前人书法的初衷。于是乎,一方面,评判书法优劣的专家,不是临过这个碑,就是摹过那个碣,自然以碑碣为审美取向;另一方面,行外没有或少有临摹碑碣的书法爱好者,仅凭自己对书法的粗浅认识和外行审美来练字赏字,练外行字,审外行美,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p><p class="ql-block"> 没练过魏碑者,哪懂康有为的字!</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无从断定自己上述关于书法审美及碑帖训练的思考方向是否正确?不过,却自以为弄明白了一些道理:</p><p class="ql-block"> 一、学习书法要从临摹碑碣开始,且启蒙年龄段越早越好,书写手式一旦定格,再想往碑碣上靠,就难了;</p><p class="ql-block"> 二、不懂欣赏碑碣,即不懂欣赏书法,学习书法者一定要研读碑碣,非此,不算真正懂得书法:</p><p class="ql-block"> 三、学书法者的审美,非寻常审美,不把审美拧到碑碣上,花再多工夫也只能是“老干部体”或“江湖体”,不入流;</p><p class="ql-block"> 四、艺术最忌模仿,唯书法例外,别指望超越王羲之颜真卿这些前辈书家,只须像他们,就能功成名就。</p><p class="ql-block"> 有了如此认知,尽管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在练习书法方面能有更多成效,却仍乐此不疲,个中原由说来不堪,除晚年消磨时光,及把水写布挂在墙上练字对缓解颈椎病有益,更主要的是,能在太太心中保持一贯以来奋发向上的形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