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背着“子曰”,寻着历史的足迹,驱车来到孔孟之乡——曲阜三孔景区。走进孔庙实际上就是走进了中国2500年的历史,原本虚无缥缈的崇敬感,变得实在起来。</p><p class="ql-block"> 孔庙又称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夫人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是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晚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的建筑群,与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岱庙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进入孔庙,最令人感叹的是千姿百态的古树群,堪称孔庙的“精灵”,尤以侧柏、圆柏、银杏等最为珍贵。</p><p class="ql-block"> 汉柏位于大成殿前,植于汉代,年龄2100年,皮肤灰褐色,树纹扭曲,历经千年,阅尽世事沧桑。</p><p class="ql-block"> 龙柏又称龙纹树,可谓是“活化石”标本,树龄千年左右。整个树干从底到顶,一面长有整齐的螺旋状的波纹,好像几条小龙盘柱欲飞。传说乾隆皇帝最后一次下江南,已八十高龄,来孔庙祭拜孔子时走累了,就靠了下这颗树休息,没想到这棵树沾了皇帝的真龙气息,顿时在乾隆靠过的地方出现了龙型树纹。从此以后,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会上前摸一下,相信“从龙头摸到龙身,可以青云直上”,龙柏的一面已经被摸出包浆。</p> <p class="ql-block"> 有龙就有凤,龙柏东侧紧挨着的是凤柏。凤柏的年龄也是千年左右,两棵树合称“龙凤树”,也称“龙凤呈祥”,非常令人可惜的是凤柏已经枯死了。</p><p class="ql-block"> 孔庙里树龄最长的是杏坛后面的桧柏。</p><p class="ql-block"> 孔庙里最为特别的一颗古树是大成门后面的“先师手植桧”。导游解说,先师手植桧原有三颗,均为孔子手植,后遭遇兵火,无一幸存。之后在废墟上又长出一棵桧苗,被移植到大成门内侧,长成大树。明弘治十二年再遭劫难,仅存枯干。清雍正二年又遭火灾,仅剩树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雍正十年,枯树桩竟然又发新枝,被称为“再生桧”,几经生死,枯木逢春,孑然而立。现已成为中国最古老的网红树。</p><p class="ql-block"> 孔庙里的古树姿态不一,枯荣有异,有的历经千年死而不倒;有的身姿挺拔枝繁叶茂;有的老态龙钟仍顽强屹立。它们历经朝代更迭,阅尽世事变迁,我们站在树下,无法揣摩这些“精灵”们的心理历程,唯有仰望!</p> <p class="ql-block"> 这个石碑是明代文人杨光训手书,仔细看,碑上的“植”中间多了一竖,意思是这棵树是从枯树根里长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孔庙大成门前的雕龙石柱,国内外独一无二,是明代徽州名匠纯手工精雕细刻而成,柱柱各异,龙龙不同。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乾隆皇帝每次来孔庙祭拜都没有看到真颜,都是用红布包裹起来。</p> <p class="ql-block"> 杏坛,相传是孔子聚徒授业讲学的地方。方亭重檐,黄瓦朱柱,彩绘金龙,绚丽多姿。亭下有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碑,就因为姓“党”才得以完整保存,而乾隆皇帝的“杏坛赞碑”都难逃一劫。站在杏坛里,仿佛看见孔圣人端坐杏坛之上弦歌鼓琴,弟子书声朗朗;又仿佛看见一群贫民子弟坐于周围听老师讲学,热闹的小院飘出“有教无类”的思想火花!</p> <p class="ql-block"> 原来认为孔子的思想政治意义深远,影响着历朝历代的统治者 ,乾隆皇帝九次下江南,八次到孔庙参拜孔子,可见孔子的思想在统治者心中的重要位置。参观完孔庙之后发现,孔庙的存在,教育意义远超政治意义和宗教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