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酒话连篇》之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覃怀人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相传自从杜康酿造了酒,千百年以来中国酒文化和酒桌文化经久不衰,什么“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等那种男子汉视死如归的何等洒脱。总而言之,华夏东方地大物博,中国酒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在不断的日臻完善,不断的繁衍更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酒场习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酒场习俗多花样</p><p class="ql-block">不解风情就上当</p><p class="ql-block">披麻戴孝用红布</p><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永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伍十几年了,第一次到西北农家去作客喝酒。西北人真的是豪爽实在,执拗耿直,客人们围坐在热炕上的方桌四边,一大盆土豆烧羊羔肉摆放在小桌中央尽情放开的吃,吃完了再换一盆红烧牛肉接着大吃憨吃,随后的鱼肉鸡肉猪肉都是一大盆一大盆的上,直到吃饱了才开始进入喝酒的程序。</p><p class="ql-block"> 主人家用托盘倒满了三杯酒端到我面前,我接过一杯酒后等待着下一位客人端酒,谁知主人家依然不动作了个请喝酒的手势,于是我痛快的喝下了第一杯酒,主人又示意我端第二杯和第三杯酒,这时我才明白每人面前先敬三杯酒后再敬下一位客人。</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三杯酒足足三两有余,好在肚子里面已经有货了,不至于喝不下去。待一圈敬酒下来有的接酒喝了,也有的根本就没有端酒直接向下一位客人敬酒了,我以为完事了。不料第二轮又如前面敬酒的一样,又是满满的三大杯酒,我想这就有点为难了,不喝吧,第一轮的敬酒喝了,这第二轮敬酒不喝也说不过去,于是我硬着头皮又喝了三杯。</p><p class="ql-block"> 循环一圈后第三轮敬酒的又来了,这时的我头都大了,再这样无休止的敬酒下去,恐怕真的受不了了。谁知我不接酒主人家就双手托盘高过头顶,一直不放下托盘,直到我再次接酒喝了为止,当我喝下这轮的三杯敬酒后,顺势倒在了炕桌边稀里糊涂的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听当地战友说,他们那里的习俗是,对一开始就不接酒喝的也不强求,只要是接酒喝了一杯的就会接二连三的被动敬酒,直到你喝趴下为止,喝得越多,喝得越醉主人家越是高兴。唉!都是</p><p class="ql-block">自己对各地习俗孤陋寡闻造成的,全当是吃一堑长一智吧!</p><p class="ql-block"> 比如我最近参加了一个长辈的葬礼,刚进院子就见一大群头上顶着红布的同辈或是晚辈们,男男女女跪下一大片给我行磕头礼,我真的被当时的情景给整懵了,不管怎样先扶起他们再说。当我在礼金登记处随礼后,也给我了一条红布和一根丝麻,那些孝男孝女们过来帮我把红布扎好披上后,我知道那是披麻戴孝。可我只见过用白布的,活了快七十年了,参加过的葬礼无数次都是白布孝帕,从来没有见过用红布作孝帕的。</p><p class="ql-block"> 我在长辈的灵堂牌位前焚香烧纸,作揖磕头,礼成后闲下来了,我即刻请教了一个比我年稍长的当地人才知道,是因为逝者的孙子都有孙子了,美其曰为五世同堂才能用红布披麻戴孝。</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这样的葬礼,同时也真正的长见识了,你说这样的酒能不喝吗?这样的酒能不多喝点吗?要不是对逝者的尊重,我都会将顶着红孝帕大碗喝酒的情景拍视频发圈分享,让大家都长长见识。</p><p class="ql-block">(酒话不必当真,切勿对号入座!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