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 研而不教则空。”教与研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为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助推语文主题学习在我校的深入发展,实现语文教材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高效融合,有效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3月9日,濛江学校小学语文学科组开展“语文主题学习”集体备课研讨活动。</p>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 <p class="ql-block"> 主备人赵烨老师进行说课,针对《春夏秋冬》这一课进行教材研读,明确教学目标,标出重难点,分析自己的教学思路。赵烨老师详细介绍了识字部分教学,本课主要采用图文结合识记字词的方式,字不离词,词不离图,这样做既避免了集中识字的单调枯燥,又将识字和学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充满了画面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全体语文教师紧紧围绕本堂课的识字核心教学任务,及整个环节中是否落实教学目标,是否扎实落实课标任务,是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核心,是否落实低段识字教学的主要目标,识字方法的传递是否落实等,互动交流,展开探讨,各抒己见,妙语连珠。</p> 三年级精读引领课 <p class="ql-block"> 主备教师李爽以单元主题《可爱的生灵》中《荷花》一课为例,认真研究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关注单元整体,突破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措施,为课堂教学奠定敦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全体语文教师针对“精读引领”课进行了研讨与交流,一致认为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合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模块内主题学习内容的“整合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p><p class="ql-block"> “精读引领”课型:精读“1”(教材),以例示法,自读“X”(图书),用法略读。品读关键语句,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品读细节,体会词句表达形式与效果,领悟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教读中习得方法,生成能力。模式:1,1+X或者读写结合。</p> 四年级习作教学 <p class="ql-block"> 主备人郭佳宁老师紧紧围绕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内容选择与定位,整堂课的流程、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进行说课。本次习作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具体描写乐园的美好之处。所以她以习作例文《我的乐园》为范文进行片段细致描写,最后进行片段讲评。</p> <p class="ql-block"> 郭佳宁老师的教学设计引起了在场老师们的热烈讨论,所有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单元要素、教学目标重难点、习作训练要素等的落实各抒己见。从课时教学内容划分,如何使用习作例文,怎么进行具体事例的选择,写作方法的指导出谋献策。</p> <p class="ql-block"> 结束备课展示后,副校长高月明表示,集体备课中必须仔细研读课文,学情分析应该落实到实处,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个教学模块的重、难点,并强调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学生学情,仔细研读课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 <p class="ql-block">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知提能,博学多思;立足脚跟,深耕课堂;与书为友,以身作则,让“语文主题学习”在濛江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