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准确把握语文学科教学方向,3月7日,鲁山县教体系统第五区域协作区语文学科七年级教研活动在鲁山县汇源中学举行。</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开始签到。</p> <p class="ql-block">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李小燕老师、梁洼一中校长林富生、汇源中学校长刘建伟,副校长石陆伟、第五区域协作区七所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及教师共50多人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采用同课异构形式,来自汇源中学的刘倩老师和尧山中学的李花卉老师用不同教学风格和方法展示了课例《木兰诗》第二课时。</p> <p class="ql-block">刘倩老师的课堂导入自然,目标明确,依据教学目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让同学们在梳理文章结构的基础上,体会写作方法——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感文本之美,进而为挖掘木兰精神做铺垫,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品析文章语言。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学法指导,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顺利达到预期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李花卉老师的课堂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温馨美好亲切自然,从文学常识的导入到文章内容的概括,再到语言品析,家国情怀的升华,李老师始终面带微笑,以亲切的鼓励性的话语,很快和学生达成默契。这足以看出李老师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丰厚的教学功底。特别是答题模式的呈现,直击中招考点,给学生以抓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做题方法,既提高了能力,更容易提高成绩。同时,李老师的即学即巩固的教学方法,值得学习和推广。</p> <p class="ql-block">两节示范课结束后,在汇源中学教务处的组织下,首先两位授课教师针对本节课教材内容的解读与处理进行说课并进行教学反思,七个区域教研组长就这两位老师授课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p> <p class="ql-block">结合评课,教研室李小燕老师以更高的站位,提出了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要向育分育人双向共赢的方向发展,多关注课堂上孩子对文本的参与度,提高孩子们课堂幸福指数,让孩子热爱语文老师,热爱语文课堂,从而为孩子奠定终生的语文根基。“聚一群好人,做一件善事;聚一群能人,干一件大事”李小燕老师对区域教研的解读,振奋人心,在座的每位语文人更觉任重而道远。</p> <p class="ql-block">最后,语文教研组长尚懿颖老师做总结: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做好集体备课。2、要有大单元教学意识,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大限度的实现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教学目的。3、教学形式的多样化4、要有大语文观,让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汇源中学校长刘建伟提出:讲课教师既要说课,也要交流教后感,对自己是理清,对同伴也是借鉴。同时,勉励老师们珍惜区域教研的平台,不断提升自身的各项素养。</p> <p class="ql-block">“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形成了浓郁的教学氛围,达到了搭建共同学习、共同研究讨论、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形式,为我们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相信只要我们多交流,多学习,多研讨,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争奇斗艳,异彩缤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尚懿颖</p><p class="ql-block">图:张璐瑜</p><p class="ql-block">编辑:李玲哲</p><p class="ql-block">终审:刘建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