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个学期一半时间都是在线上度过的,汉字溯源活动也改换了战场,不管是平时生字词复习,还是线上班队活动,青木中队的孩子们仍旧在乐此不疲地积累着汉字知识。由于积累的长期性,活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反复遗忘,还须再反复记忆的情况,包括我在内。有趣的是,现在交流学习有时是不分师生的,虽然我是老师,但偶尔也会出现学生来教我的情况,毕竟我一个脑袋怎么会有五十个脑袋记得更多更牢呢?我很欣慰,汉字溯源做到现在能看到学生这种课堂状态。但这也说明我个人需要充电了,学海无涯,当潜心积累。</p><p class="ql-block"> 适逢寒假到来,仍像以前一样,再次整理古代汉语知识一百问。我相信,只要专心做一件事,持续积累,一定能做出一番成就。不为名,不图利,只为润物细无声地将汉字文化的根种进与我有缘的孩子们的内心里。</p> <p class="ql-block">1、繁体厅字如何解字?</p><p class="ql-block">2、亭字与停字有何关系?</p><p class="ql-block">3、宁字有何寓意?★</p><p class="ql-block">4、用宁作声旁的字有哪些?</p><p class="ql-block">5、贮字右边是何字的变形?</p><p class="ql-block">【示例】第3问 有粮不慌</p><p class="ql-block"> 很多汉字都饱含着古人朴素的生活愿望:什么叫“实”?繁体字“實”中有房子,有田地,有钱,这种生活就叫家道殷实。什么叫“富”?家里有余粮,可以酿酒,这种生活就叫富富有余。什么叫“定”?古人常服徭役、兵役,征战结束安居度日,这种生活就叫安定祥和。</p><p class="ql-block"> 古代兵乱、灾害、赋税都会对农民的生活造成沉重打击,家有存粮才能保证生活无忧,内心才能得到安宁。“宁”的繁体字“寧”,从宀从心从皿从丂,表示有房屋居住且器皿都盛满粮食,即为“宁”。甲骨文中,“宁”是一个储藏柜的形象,本义为贮藏,粮食的重要性在古代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稳”与“禾”有关,说明国无粮不稳;“宁”有“贮藏”的含义,说明家无粮不宁。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粮食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p> <p class="ql-block">6、戊字是何形象?戉字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7、戌字是何形象?戍字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8、成字的本义是什么?声旁是什么?★</p><p class="ql-block">9、我字是何形象?义的繁体字与“我”有何关系?</p><p class="ql-block">10、威字的本义是什么?如何会意?</p><p class="ql-block">【示例】第8问 干戈玉帛</p><p class="ql-block"> 除了农味汉字,刑味也是汉字造字时的典型特点。刑味汉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严酷刑罚,一类是干戈战事。戊、戉、戌、戍四字都含有兵器的意思,有的表示斧钺,有的表示矛戟,还有的是人持戈的形象。所以含有以上类似结构的汉字都跟干戈战事有关。</p><p class="ql-block"> 中国自古热爱和平,发动战争往往都是不得已的下策,兵不血刃才被视为解决冲突的上策。但热爱和平,并不代表不重视军事力量,恰恰相反,兵强马壮才能国泰民安的道理古人早就深刻领悟。成字就是这样一个汉字,从戊,丁声,大斧子加钉子的形象会意出攻克、平定的意思,古人也用它来表示“讲和”之义。不管是平定还是和解,都是完成、成就的意思,所以又引申出“完成”之义。</p><p class="ql-block"> 成的本义“平定、讲和”,是“以武求和”思想的代表汉字。古有“化干戈为玉帛”,今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此字甚为精妙呀!</p> <p class="ql-block">11、简体市字如何构字?</p><p class="ql-block">12、门字和斗字有关联吗?</p><p class="ql-block">13、繁体闹字如何解字?★</p><p class="ql-block">14、巿字和市字从字源上如何区分?</p><p class="ql-block">15、沛字和肺字的声旁是同一个字吗?</p><p class="ql-block">【示例】第13问 三教九流</p><p class="ql-block"> 古代大城市最热闹繁华的地方莫过于勾栏瓦肆,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宋元时期,繁华大都市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市井里众多靠百戏杂耍养家糊口的艺人聚集在勾栏瓦肆,这里商业日趋繁荣,吃喝嫖赌的娱乐项目也是纷繁多样。</p><p class="ql-block"> 勾栏瓦肆虽繁华,但不合儒释道三教之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故而以此为生计的艺人也被人们视作下九流。下九流身份卑微,要迎合看官博取赏金,所以不能有太高的道德底线,常被蔑称市井之徒。连混迹在勾栏瓦肆的富家子弟,也被称为花花公子。不管上流如何鄙夷,勾栏瓦肆之地却属实是受大众欢迎,最繁华热闹的地方。有“闹”字为证:从市从斗(鬥)的会意字,街市最为热闹,但此地是非也多,常有打斗,故而繁体“闹”从市从斗。</p> <p class="ql-block">16、尤字的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17、疣字的本字是什么?</p><p class="ql-block">18、繁体优、扰、忧三字中,谁的组字级更高一些?</p><p class="ql-block">19、就字的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20、繁体和简体的犹字声旁分别是什么?</p><p class="ql-block">21、匝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22、箍字如何组字?</p><p class="ql-block">23、师字和帅字从字源角度来看,有关联吗?★</p><p class="ql-block">【示例】第23问 一画之别</p><p class="ql-block"> 古代行军打仗,以居高临下为宜,驻扎之地往往选择邻近水源的高地上,既方便生活用水,又方便勘察四周敌情,即使敌军来袭,两军拼杀时身在高处也占有地利的优势。师字的繁体“師”是一个从𠂤从匝省的会意字,𠂤同“堆”,有山阜、山丘之义,匝表线绳缠绕,会意为环绕在山丘高地上驻扎军队,后来引申为军队的编制单位或众人。再后来,由“众人”再引申,一人传道给众多人,即为“师”。</p><p class="ql-block"> 帅字与师字虽只有一画之别,但字源上却毫无关联。帅的繁体“帥”,从巾,𠂤声,这里的“𠂤”其实是两只手拽着一根绳索的形象,形旁“巾”是从金文开始新增的偏旁,强调绳索。本义为牵引,远古时期很有可能是奴隶主牵引奴隶干苦役的形象,可参照“奚”字——奴隶主用绳索系住奴隶,抽打、奚落让他干活。后引申为率领、引军、遵循等意思。</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书写“帅”或“师”时,经常会将二字混淆。这两个字本义虽同属刑味汉字,现代释义都与军事相关,但字源上没有关联。老师们可以利用字源来加以区分,方便学生识记字形。</p> <p class="ql-block">24、敝字的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25、弊字为何要用敝字作声旁?</p><p class="ql-block">26、币的繁体字与“巾”有何关系?</p><p class="ql-block">27、蹩字如何解字?</p><p class="ql-block">28、鳖字的声旁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示例】第28问 跛脚之鳖</p><p class="ql-block"> 鳖,又叫甲鱼或团鱼,它有细长朝天的吻突,方便其在水里呼吸。蛙类也有朝天的鼻孔,也生活在水里,所以古人在造“鳖”字时,用表示蛙类的“黾”来作形旁。水里的鳖灵活自如,很难抓到,一旦来到陆地上,行动如跛脚瘸子一般不便。古人所说的“跛鳖千里”中的“跛鳖”,就是这个形象。所以,再用表示跛脚的“蹩”字作声旁:从黾,蹩省声,繁体的“鼈”就这样造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另外,鳖与龟外形相似,为了加以区分,古人发现鳖壳远没有龟壳硬。龟甲可以篆刻文字,还可以拿来占卜,所以无论何种字体的龟字,在造字时都刻意突显出坚硬龟甲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29、篆体袁字如何解字?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30、远和园的繁体字声旁含有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31、卒字最早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32、碎、醉、萃、翠哪个字的声旁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33、关于“率”字的字源你知道哪些不同的说法?</p><p class="ql-block">【示例】第30问 袁乃长衣</p><p class="ql-block"> 袁字在甲骨文中是一只手抓着衣服的形象,本义为穿衣。演变到篆体,成为一个从衣,叀省声的形声字,含有“长衣”之义。袁字用来组字,则多含有“长”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南辕北辙的“辕”表示牵引车的两根长长的直木;蜂腰猿背的“猿”表示个头高、身形长的猿猴,在这里表示像猿猴一样精壮。另外,还有繁体的“遠”——宁静致远的“远”,表示路程很长;还有繁体的“園”——蟠桃园的“园”,表示种植果树、花木的地方,往往“园”很大——土地公公带着猴子逛了半天,这路线难道还不够长吗?</p> <p class="ql-block">34、入、内二字有何关联?</p><p class="ql-block">35、两字是哪个字的本字?</p><p class="ql-block">36、俩字如何解字?</p><p class="ql-block">37、简体字坐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38、从字是何形象?北字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39、纵字与什么事物有关?</p><p class="ql-block">40、化字是何形象?比字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41、华字和花字有何关联?</p><p class="ql-block">42、货字如何造字?</p><p class="ql-block">43、讹字如何造字?</p><p class="ql-block">【示例】第40问 再话二人</p><p class="ql-block"> 之前曾提到过,汉字是关于“人”的学问,“人”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一人跟随另一人,即为随从的“从”;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即为仁德的“仁”。两个人还可以背靠背,“北”是“背”的本字,用“北”组字往往含有相反、相违背、相背离的意思。两个人还可以一前一后挨在一起,朋比的“比”,本义为“并列”,引申出紧挨的意思,紧挨着才方便比较长短或大小,所以又有了“比较”之义。</p><p class="ql-block"> 两个“人”还能如何组字呢?造字的祖先们还想到了一正一倒的形象,这就是“化”。这两个人的位置像是在玩杂技一般,这两个人的关系却更像是一种缘法:我把你变成我,即为“同化”;你从我中间分离出去,即为“异化”;我和你不太一样,即为“变化”;你和我纠葛牵绊,即为“造化”……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化”,最终变成了“文化”。</p> <p class="ql-block">44、秕谷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45、毕字最早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46、小篆的毙字声旁是什么?</p><p class="ql-block">47、庇字和屁字的声旁分别含有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48、昆字最早是何形象? </p><p class="ql-block">49、混字和浑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分别是什么?★</p><p class="ql-block">50、辊字的声旁含有何意?</p><p class="ql-block">51、繁体车字的车轴在哪里?</p><p class="ql-block">【示例】第49问 字义汇流</p><p class="ql-block"> 在识字教学时,学生特别容易将“混”和“浑”混为一谈,这两个字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区别。混浊、浑浊意思相同,彼此通用,但“鱼目混珠”“浑身是胆”中的“混”和“浑”就泾渭分明,不可替换。</p><p class="ql-block"> “昆”为兄弟在日头下共同劳作的形象,本义为共同,引申为兄弟、众多之义。混是一个从氵,昆声的形声字,声旁昆有共同义,和形旁氵放一起则表示众水汇聚同流——水势盛大的样子。因大水常常会裹挟树木、房屋、泥沙,所以引申为混杂之义,这也是现代释义中最为常用的意思,强调多种事物混杂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军”为众多战车围拥的形象,本义为军队,常含有威武、雄浑之义。浑是一个从氵,军声的形声字,声旁军有雄壮义,和形旁氵放一起则表示湍急的激流发出的声音犹如千军万马交战时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浑”往往侧重强调其声势浩大或到处都是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混”与“浑”从字源上看,造字的侧重点有明显不同。但现代释义这两个字却有异有同,这是一种由于字义相近导致人们在生活中常将两者混用,进而汉字字义演变过程中两者出现了“汇流”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52、皆字最早上半部分是何形象?下半部分呢?</p><p class="ql-block">53、楷、谐、揩三字中的“皆”有何含义?</p><p class="ql-block">54、旨字的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55、稽字如何会意?稽首是何意?★</p><p class="ql-block">56、耆老一词是何意?</p><p class="ql-block">57、嗜字和鳍字的声旁含有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示例】第55问 稽首之礼</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最爱看86版央视《西游记》,“偷吃人参果”这一情节里,悟空推倒果树后,护送唐僧欲逃离万寿山。镇元大仙幻化成道士模样假装偶遇,见到唐僧施礼道:“长老,贫道稽首了!”唐僧连忙起身整装,还礼应答。当时一直很好奇,这“稽首”是何意?明白稽字的字源,“稽首”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 “稽”是一个从禾从尤,旨声的形声字。“禾”并非禾苗,而是树木曲头停止向上生长的形象。“尤”本义罪过、过失,所以含有不能、不该的否定意义。声旁“旨”为吃到美味的形象,甘美的食物往往让人流连忘返。三字组合会意为停滞不前的意思,即“稽”的本义为停留。</p><p class="ql-block"> 稽首,顾名思义就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稽首是我国古代跪拜礼中的一种,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在《西游记》中不难看出,这是僧道相遇讲究礼数而用的敬词。镇元大仙越是对唐僧敬重有加,越能显出悟空等人的失礼、理亏,如此对比,该经典片段越品越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58、屰字是谁的本字?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59、为什么初一月相称之为朔月,十五月相称之为望月?★</p><p class="ql-block">60、溯字如何解字?</p><p class="ql-block">61、塑字的声旁有何含义?</p><p class="ql-block">62、欮字是何字的本字?</p><p class="ql-block">63、厥字的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64、用厥字作声旁的形声字有哪些?</p><p class="ql-block">【示例】第59问 朔望盈亏</p><p class="ql-block"> 在造字时,“人”有很多姿态各异的形象,可以是挺立的人——“𡈼”,可以是蜷缩的人——“卩”,也可以是展开的人——“大”;可以是秀肌肉的人——“夏”,可以是盘腿坐的人——“女”,也可以是襁褓的人——“子”;可以强调人的头部——“元”,可以强调人的纹身——“文”,还可以强调人的发饰——“姜”……那么倒写的“人”有何内涵呢?“屰”就是一个倒写的人的形象。我们知道,倒写的“予”就是“空花幻月”的“幻”字,“予”与“幻”——获得利益与空欢喜一场——意思相反。所以,倒立的人“屰”是一种非常态的形象,表示“不顺”的意思,即“屰”为“逆”的本字。</p><p class="ql-block"> 初一的月相是月亮变化周期中最小的时候,过了这一天,月相便开始越来越圆,直到十五那天。月圆之时,夜晚月光皎洁,照亮田野、街巷、庭院……“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如此美景即使没有烛火,人们或立或坐,只需瞪大眼睛,皆可尽情赏月。望字就是在此情此景中造出来的,繁体“朢”从臣(眼睛)从𡈼从月——立人望月的形象,十五的月亮故称“望月”。那么月相最小的时候,和圆月相反——小到不能再小的时候,自然是要逆返回来的,就这样祖先又造一字“朔”,表示初一时的月亮。</p> <p class="ql-block">65、忝字和吞字为何用“天”作声旁?</p><p class="ql-block">66、舔字和添字的声旁含有何意思?</p><p class="ql-block">67、简体蚕字如何会意?</p><p class="ql-block">68、无字的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69、开关二字造字时与什么有关?</p><p class="ql-block">70、对联一词是如何来的?★</p><p class="ql-block">71、繁体郑字和送字中的“关”分别如何书写?有何含义?</p><p class="ql-block">72、小篆的掷字如何解字?</p><p class="ql-block">【示例】第70问 吟诗作对</p><p class="ql-block"> 人的五官经常拿来造字,耳朵自然是常客,会倾听重点的人叫“聪”慧;做了不光彩的事,会红耳根叫知“耻”;“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叫多“闻”;家长里短总是絮絮叨叨说不完,就像耳鸣一样,故而称之为“聊”天。</p><p class="ql-block"> 古代女子很喜欢佩戴饰品,耳朵上自然少不了耳环、耳坠等。联字,从耳从絲,耳朵上连挂饰品的形象。因为这些耳饰都是成双成对的,所以“联”含有“一对”“双方”这样的意思。例如文人墨客青睐有加的对联,分上联下联,如果挂在门两侧则称之为“门联”。门脸两边的位置不正是耳朵所在之处吗?还有律诗,分首颔颈尾四联,每联都有上下两句,两句为一联。作对联也好,作诗词也罢——吟诗作对,那可是古代文人茶几前、酒桌上都少不了的基本功。但凡遇到好友联欢、世家联姻、阵营联盟都要设宴宾朋,多少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光影流年尽在一个“联”字之中。</p> <p class="ql-block">73、乔字的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74、用“乔”字作声旁的字有哪些?声旁往往含有何意?</p><p class="ql-block">75、夷字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76、古代中原人如何称呼四方少数民族?</p><p class="ql-block">77、“胰子”是指什么事物?★</p><p class="ql-block">78、爽字的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示例】第77问 舶来胰子</p><p class="ql-block"> 中医是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古人将人的内脏与五行一一对应,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于是就有了“五脏”。另外,肠胃主消化,故而称为“元”,此五行皆养于元。古代的中医理论中,没有“胰”的概念,因胰腺与十二指肠相连,所以古人将其列入小肠范畴。直到民国时期,中医才注意到了胰腺。</p><p class="ql-block"> 那“胰”这个字是如何而来的呢?它最早来源于一种洗涤用品,人们称之为“胰子”,类似于现在的肥皂。胰子是由猪胰脏和草木灰的成分复合而成的。民国时期,肥皂作为“舶来品”取代了过去的胰子,成为了新一代胰子。至今陕西、山东、东北地区仍有人们称呼肥皂为“胰子”。</p><p class="ql-block"> 胰,从肉,夷声的形声字。肥皂由动物脂肪制作而成,所以肉月作形旁。我国古代称呼边境的少数民族有“东夷、西羌、南蛮、北胡”的说法,民国时期的肥皂是东海岸的舶来品,故而用“夷”作声旁。旧时胰子含猪胰脏,也有人称呼猪羊胰脏为胰子,加之民国时期我们开始关注胰岛功能,也便开始关注到人的胰腺,故而称其为“胰”。</p> <p class="ql-block">79、冗字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80、凫字的“几”是何字的变形?</p><p class="ql-block">81、“沈”和哪个字同源?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82、枕字如何解字?</p><p class="ql-block">83、忱字如何解字?</p><p class="ql-block">84、鸩字的声旁含有何意?</p><p class="ql-block">【示例】第79问 家有闲丁</p><p class="ql-block">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句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农民忙于农事,房前屋后不见闲人的生活场景。古代农家难道没有好吃懒做的闲人吗?有,任何时候有勤劳能干的,就一定有游手好闲的。甲骨文的“冗”,从宀从人的会意字,表示闲散在家无耕作的人。这种人,对于古代农家而言,不能成为生产劳动力,显然就是多余的人。从这个冗字里,不难看出古人如何看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懒人;也不难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以劳动为光荣的朴素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往深处去想,古代生在农民家,有两条出路:一条中规中矩,子承父业,老老实实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条走十年寒窗,读书科考之路。我们常听到民间故事里,高中三甲榜上有名的情节,好像科考高中是苦读圣贤书必然的结果:一举飞上枝头变凤凰,邻里乡亲奔走相告,光耀门楣祠堂生辉。其实这不过是“幸存者偏差”而已,看到的、听到的,中举人、中进士,那都是极少数,更多的人一辈子甚至连个秀才都未必得中。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被乡邻嫌弃,被地主嘲笑,一个“冗”字,道出了这个群体——无论是选这条路的学子,还是供其读书的亲人——他们一辈子的辛酸苦楚。回到现代,我们和我们的学生作为读书人,有多么的幸运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85、介字的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86、繁体的价字是个什么字?</p><p class="ql-block">87、夬字的本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88、决字的形旁为什么要用“冫”?</p><p class="ql-block">89、诀字和缺字中的声旁分别含有何意?</p><p class="ql-block">90、夬字是一个多音字,请通过声旁字音举例说明?</p><p class="ql-block">91、抉和择二字如何会意“挑拣”之意?</p><p class="ql-block">【示例】第87问 张弓搭箭</p><p class="ql-block"> 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的“六艺”,“礼、乐”之后便是“射”艺,不论是战争、狩猎,还是投壶、蹴鞠,都与之相关。凡是古人生活中所涉及的事物,一定会在汉字造字中得到体现。只说张弓搭箭这个形象,相关汉字都数不胜数:“矣”表示箭已射出,用于句末表已然之意;“至”表示箭矢射出后落地,有到达之意;“侯”表示一箭之地皆为其领地;“智”表示吃一“箭”,长一智;“短”表示比箭矢短的事物;“张”表示拉开的弓弦……</p><p class="ql-block"> 夬字也与“射”艺有关,很少单独使用,多用来组字。这个象形字是一个扳指的形象。我们印象中,扳指似乎是一种饰品,其实不然,在古代它是一种张弓拉弦时用来保护拇指不被弓弦拉伤的工具,保护原理类似于做针线活时用的顶针。为了能扣住弓弦,扳指上会有一个槽,有点像个缺口。所以“夬”字用来组字时,往往带有“缺口不全”或“张弓搭箭”之意。例如:决堤的“决”,玉玦的“玦”,快速的“快”等等。</p> <p class="ql-block">92、央字是何形象?是哪个字的本字?</p><p class="ql-block">93、秧字跟插秧有关系吗?</p><p class="ql-block">94、英字的声旁有何含义?★</p><p class="ql-block">95、倒映、放映、映入眼帘中的“映”字声旁如何解释?</p><p class="ql-block">96、泱字和鸯字分别如何解字?</p><p class="ql-block">97、夹字最早是何形象?</p><p class="ql-block">98、夹字作声旁的字有哪些?</p><p class="ql-block">99、侠字为何要用“夹”作声旁?</p><p class="ql-block">100、挟字为何要用“夹”作声旁?</p><p class="ql-block">【示例】第94问 绿叶红花</p><p class="ql-block"> 《水浒传》武松大闹飞云浦的情节快意恩仇,让我至今想起都觉荡气回肠、记忆犹新。这位打虎英雄只身一人带枷与四个贼人在吊桥上搏斗,竟能以一敌四、毫发无损。</p><p class="ql-block"> 武松是一位大英雄,为了塑造英雄人物必然需要配角来衬托,就像绿叶衬红花一样。英雄的“英”,从艹,央声——声旁“央”正是一位好汉戴枷的形象,本义“灾祸、遭殃”。因为人头在枷的正中间,所以“央”引申为“正中、中央”的意思。英字的“艹”与“央”会意出绿叶中点缀花朵的形象。英雄不就像茫茫人海中惹眼的“花朵”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条好汉三个帮呀!</p> <p class="ql-block"> 文,原本是一个壮汉的形象,指其身上纹身的花纹、纹理,因早期汉字近似于图画,故而字也叫“文”字。化,两个人一正一倒,寓意变化、造化。“文”也好,“化”也好,都离不开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汉字溯源系列主题活动让师生一起携手走进传统文化,感知汉字溯源的魅力,欣赏祖先智慧的精妙,传承朴素自信的文化。字如其人,人如其字,相信我校孩子们定能丹青“文”字含金玉,掷地有声“化”惊雷!看着学生们的长长长,我们也在长长长,愿我校生命场中沐浴春光的每一个自觉生命体都能在螺旋式上升的成长之路上一步一脚印,一步一芳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