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砥砺同心促发展,教研活动在进行。教师的舞台是课堂,学生的智慧在课堂,教师肩负着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为了不断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span style="font-size: 18px;">3月6日上午,2023年“珠城之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在合浦县沙岗镇中心小学本部拉开帷幕,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吴智组长,西场镇中心小学、乌家镇中心小学、党江镇中心小学、星岛湖镇中心小学、沙岗镇中心小学的数学辅导员和各校骨干教师观摩了此次比赛。</span></p> 课堂展示 第一堂课 <p class="ql-block"> 第一堂课是由星岛湖镇中心小学古琦老师执教的四年级<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册第七单元例4:</span>《三角形的内角和》,古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活动,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老师通过“智慧岛”的设计环节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研究的严谨和乐趣。</p> 第二堂课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是由党江镇曾琼桦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角的初步认识》。</p> <p class="ql-block"> 曾老师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表面找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就在我们生活中,通过摸角、认角、画角、找角等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在学习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 第三堂课 <p class="ql-block"> 第三堂课是由乌家镇朱凤玲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在导入部份,朱老师通过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的旧知识,引导大家回忆,分母,分子,分别表示什么。</p><p class="ql-block"> 在探究新知部份,并通过平均分一盘桃,来引入一些物体,以及一个整体的概念。通过变换一些物体的个数,来让学生理解,一些物体,不管几个都看成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通过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分母就不同,来让学生明确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朱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方法 。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有时有几个物体,物体的个数会直接干扰学生的思维,所以授课过程中,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个数和份数的关系,从而更加明确分数的含义。</p> 第四堂课 <p class="ql-block"> 第四堂课是由西场镇中心小学黄美华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这节课黄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话,引出情境人物懒羊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由三角形的定义,引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怎样的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任意选三根小棒摆一摆,看哪些能围成,哪些不能从而让学生找出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通过算一算探索三角形三边的规律,再通过画,量,算,验证规律,从而得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p> 第五堂课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堂课是由沙岗镇双文小学钟文敏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分类》。这堂课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理解之后实行的教学活动。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实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三角形的分类在于给学生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应用三角形,进一步理解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识基础。</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钟老师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拓展使用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数学经验,从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促动学生实行各种有效的数学思考,真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 此次,“珠城之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是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共享、经验的传播、学习的良机。“研”途漫漫,数学科教师会借教研东风,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课堂吸引力,提升数学教学品质,铸造活力多彩高素质的数学教师团队!</p> <p class="ql-block">编辑:伍艳丽</p><p class="ql-block">拍摄:数学组教师</p><p class="ql-block">审核:温忠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