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有效提升我校教学研究活动质量,也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工作有关精神,全面理解双减落脚点、发力点,做到课堂增质,教师培优,课后减负,优化作业管理和设计路径,促进教育教学实现高质量发展。3月6日,徐州市津浦西路小学开展以“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数学实验的探究为主题的数学教研展示活动,学校领导和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p> 领导发言 <p class="ql-block"> 首先,杨校长作为学科带头人介绍此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她说:“我们把教研活动当做提升业务能力的加油站,通过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升整个数学老师队伍综合素质”。</p> 教师展示 <p class="ql-block"> 熊雪娜老师以教材一年级上册《比一比》为例,从教学目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来展示这节实验课。通过操作加以验证,初步培养学生有根据地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直接比较中体会从问题的本源想起,进一步感知长短概念,在比较中感受化曲为直,等量代换的思想,进一步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p> <p class="ql-block"> 马树英老师以三年级数学实验课《认识千克》为例,进行小学数学实验的探究。以实验的方式学习数学,开发数学实验课程是课程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改变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需要。从结绳记事开始,数学正是在不断的假设、猜想、操作、验证中得以发展。以实验的方式学习数学,让数学学习有了探究性、操作性和趣味性,学生在实验中,深刻体验、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 朱华老师通过数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认为教师应合理设计数学实验,利用实验直观、形象、可操作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逐渐在实验探究中利用形象思维完成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教材为学生设计了“利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一个长方形”的实验内容,在实验中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小正方形摆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小正方形的面积,直接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这样的教学设计跳过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抽象性,利用形象的图形分析,引导学生操作、思考并总结面积公式,进而促进了形象思维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王雨辰老师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分别从具身认知的理解、具身认知与小学数学实验的关系、平行四边形这一课在教材体系的位置、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以及实验展开环节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数学实验探究。通过设计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以学生的具身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型升级。</p> <p class="ql-block"> 杜明石老师以六年级上册《感受黄金比》这一课为例,实验设计从直观的看、动手的量、结果的比、和结论总结四部分组成。通过实验,认识黄金比,了解黄金比的构造,理解黄金比的价值,结合黄金比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砥砺前行,教研先行。此次数学组教研展示活动的开展,为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了老师们开展教研活动的目标意识和效益意识。让双减和五项管理落实落地,为有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编辑:熊雪娜</p><p class="ql-block">审核:杨国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