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老房子

绿缘花卉王海荣

<h3> 婆婆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婆婆住过的那套房子也在2016年十个覆盖工程中化为平地了,但我仍然很怀念那座老房子很怀念我的婆婆。<br> 婆婆的老房子坐落在隆胜乡政府北边的一个小村庄里(过去隆胜乡原名叫长胜乡后改为隆胜乡现合乡并镇归图克乡镇了),这个村庄过去因居住人口多,南北住户距离拉的太长,就根据居住户数分为南北两个村子,婆婆的房子就在南北村的中间部分,如果按南北东西划分的话,几乎就在村子的中央部分,这座房子不大,是八几年的时候在过去的老房子的基础上又重新翻盖的,那时正时新砖土结构,底层是砖上面是土胚,可能是盖房时经济不宽余吧,底层的砖也就那么几层,其余的全是土胚,后来因宅基地上的有碱,把房地基上的砖块腐蚀的坑坑洼洼,外墙涂抹的白灰墙也斑驳脱落的面目全非了。这套房子建筑面积大概有九十多平米,分东西两套房子,西面一套二哥二嫂还有两个侄儿居住,是一进门东西两间卧室,中间打一木头隔断,前面通道后面是厨房。东边一套是婆婆的住房,平时我爱人回来也和婆婆一起住,婆婆的家小一些,大概有三十平米,结构是一进门一个客厅,旁边是一卧室一厨房,卧室里有一小土炕,厨房小卧室也小,地面上铺方块的水泥砖,不是很平整的那种砖块,被我婆婆用拖布搽的光滑明亮,我记得那时婆婆檫地的拖布都是用废旧的衣服剪成条自制的拖布,结实耐用,地面是光滑了,可院子还是土院,一年四季,院子里只要有人走动就尘土飞扬,爱干净的婆婆一有空就用水撒泼院子,尽管如此过不了多久院子里依然黄土遍地,走上去沾泥带土的,家里的地面免不了有尘土,这是婆婆最不喜欢也最无奈的。<br> 我结婚时是被娶到婆婆的老房子里的,从父母的家门跨进婆婆的家门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便成了赵家的媳妇儿之后也就成为赵家的人了。婆婆那套老房子不只住着婆婆,另外还有二哥一家人,二哥有两个孩子,也就是我们的侄儿。我的爱人上面有六个姐姐两个哥哥,大哥成家早,分门另户住在城里,二哥二嫂一家和婆婆公公一直住在农村,姐姐们早已出嫁,老公的父亲去世早,家里只有母亲和二哥一家住在这套老房子里,种的几十亩地,养猪养鸡养鸭。<br> 记得刚结婚时,我的老公学业未满,放假时结婚,开学就又去学校了,在呼市教育学院成人班,我因单位那年正赶上破产改制,放了半年假,本来我是打算回城里打工的,但是刚结婚,一没有自己的房子,二没有固定的住所,回到临河后不只该怎么办,所以觉得守着婆婆心里就踏实了,有婆婆在我总归还有个家。<br> 俗话说,吃谁的饭捞谁的家,既然嫁到婆家了,从此我就和婆婆相依为命,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婆婆那个家不大,一个小土炕上,我住前炕,婆婆住后炕,因 我一直怕冷,婆婆说前炕靠锅台近暖和,所以让我睡前炕,那时也实在,不懂得是婆婆在照顾我,所以就安心的睡前炕了。在和婆婆住的那段日子里,每天晚上没等我睡觉,婆婆就把我的被褥给我铺好了,春天的时候,炉灶里的火烧的旺旺的,被褥被捂的热乎乎的,早上每天都是没等我起床婆婆就悄悄的去厨房做早饭去了,刚开始我觉得我年纪青青的,每天让婆婆照顾,心里很不得劲儿,于是娘俩就比赛看每天谁起的早,但是任我再怎么勤快也比不上婆婆的勤劳能干。<br> 在我婆婆的那个院子里,还住着二哥二嫂一家子,二哥豪爽大方,二嫂憨厚朴实,两个侄儿活泼可爱,我们结婚以前,二哥二嫂就和婆婆没分过家,我们结婚了,也和二哥二嫂一起过,在那个一东一西的老房子里,有许多快乐故事值得人回味。首先是二哥二嫂,因为他们一直都和婆婆在一起,所以这个家,二哥是家里的主心骨,每年家里的吃喝拉撒人戚门户,都是二哥二嫂在支撑。老公的姊妹多,亲戚朋友也多,二哥又好客,这个家里因为有二哥,家里就显得比较热闹,平时农忙时节,亲戚朋友姊妹们都来帮忙,我们这个家就像过节一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这个家里就更热闹了,常常是歌声笑声不断。这时候就看到勤快的婆婆忙出忙进的给大家做饭,烧水,闲暇时就坐在旁边笑盈盈的看着大家红火热闹。<br> 婆婆爱养鸡养鸭,每年春天,婆婆就买许多小鸡仔和小鸭仔,鸡仔鸭仔刚买回来的时候,婆婆在院子里的僻静处用葵花杆扎一个栅栏式的小鸡舍和小鸭舍,刚春天的时候,早晚温差大,白天婆婆把鸡仔放到鸡舍里,放一些水,洒一些谷物,到了晚上,再一只一只的抓在纸箱里面盖上棉被。小鸭子就费事了,还得赶往村子前面的小河里面去玩水,那些鸭仔们一跌一跌的跑到河边的时候,快活的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情绪激动,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跳入水中,拍拍翅膀,摆动摆动身姿,有的扎个水猛子就不见踪影了,河面上泛起串串涟漪,寻着涟漪便能找看到小鸭子在水里觅食,小鱼小虾、蝌蚪一类的水生物都能纳入鸭仔的腹中,因为我常常帮着婆婆放鸭子,看鸭仔在河里欢快的嬉戏觅食,心里也挺快乐。在小鸡仔小鸭仔长到半大的时候,鸡舍鸭舍里是圈不住了,都跑出来,满院子里鸡呀鸭呀的,叽叽咕咕,呀呀乱语,还有圈里圈的猪和羊,院里拴的狗都跟着叫,就形成了鸡鸣狗吠交响曲,听起来很是热闹,这时就看到婆婆一会儿咕咕喂鸡,一会儿啦啦喂猪,一会儿打鸡一会儿又骂狗,忙乱的脚步中还捎带着搂材烧火做饭,我也跟着婆婆忙起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婆婆是个很勤快的人,不止打理家里的事,地里干活也不输于我们年轻人,大部分时间干完家里的活儿后,就随我们去到地里干农活,快到做饭的时候,婆婆又赶回家里做饭,我们结婚时婆婆六十九岁,翻年七十岁了,还买了一辆二六式自行车,开始学骑自行车,那时我就特别佩服我婆婆的精神,她老人家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总是忙碌着,奔跑着……婆婆干活时步子总是走的很快,一双小脚像是在跑步一般。<br> 我在农村和婆婆待了半年后,又回单位上班了,平时只在节假日回来陪婆婆住一两天就回来上班了,我们有了小孩后,婆婆又随我们回到城里租住的小屋,等孩子稍大点婆婆又带孩子回到她的老屋里,婆婆说金窝银窝都不如她的土窝,婆婆那个家虽小虽破,但在婆婆的精心收拾下,家里仍然窗明几净一尘不染。<br> 那时二哥家种的地很多,大概有五六十亩,地里除了种一些葵花玉米之外,还种一些经济农作物,就像西瓜、青椒、甜菜、土豆等……大田好种,铺上薄膜点上仔种就行了,西瓜和甜菜青椒就不太好种了,我记得种西瓜时,婆婆和我们每天蹲在天地里,用小铲子一颗一颗的往里种,种完后还得看瓜苗的出土情况,如果苗不发芽还得继续补种。等瓜苗出土了,再用土压苗整理瓜蔓,接下来还得掐去旁叉,反正种西瓜挺费事儿的,到了西瓜快成熟的时候,照看西瓜又成了我爱人定斩不饶的差事。自从包产到户后,瓜果蔬菜几乎家家都有,所以看护也就是个样子,主要是提防小孩糟蹋和牲口踩踏,一般偷瓜的人很少。大概看护一段时间,瓜就销售的差不多了,那时在农村卖瓜一般不用现金,都用粮食兑换,最后算下来可能种瓜比种粮食多产一点。所以每到秋收时,婆婆家的院里,房顶上到处都是收割回来的葵花,玉米、葫芦、甜菜。这个时候的婆婆就更忙了,一会儿在房上晒葵花,一会儿在院里刨胡芦子,反正是不闲着……<br>  后来因为二哥总觉得在农村没有大发展,就搬到五原另谋出路,从此那个房子就孤零零的待在原地,再也没有生机!<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