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巴金先生的侄孙李斧,因我的乡土小文章,好多年前和我有了交流。前期,应他需要,我将从图书馆查阅的清乾隆间嘉兴金氏族谱的相关资料,发给了远在大洋彼岸的这位终身教授。在这图片发送,微信交流过程中,我又想起了巴金先生的两个东栅朋友。</p> <p class="ql-block"> 顾均正,从东栅小镇走出去的文化名人。其弟顾均德与我父亲同事。20多年前,为收集他的资料,我在从广州买到的文化旧踪丛书《书局旧踪》中,看到了《开明人》(注,开明,即上海开明书局)一文的配图,这是一张当年章锡琛、王统照、钱歌川、樊仲云、舒新城、夏丏尊、林语堂、叶圣陶、徐调孚、钱君匋、胡愈之、茅盾等30多位文化人士的合影。巴金与顾均正平起平坐于照片的中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顾均正与夫人周国华的照片•资料图片,及笔者收集的一些相关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 巴金与顾均正,志同道合。三十年代,巴金住上海霞飞坊59号时,在开明书局当编辑、译作的东栅人顾均正,就住在不远处的63号。进步文化的志向使然,巴、顾两家成了经常走动的芳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霞飞坊巴金旧居•资料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巴金受到非议不公时,顾均正顶住压力,宁受责难而拒绝诬陷巴金的高风亮节,成为文化界美谈。巴金劫后重生。顾均正于1980年离世。巴金在《怀念均正》一文中,回顾了他们两个家庭的友情后,动情地写道:“他没有浪费过他的时间,他做到了有一分热放一分热,有一分光发一分光。他是一个不自私的人。”是赞誉,更是感念:“我再也见不到他那和善的笑容了。”读着这些含泪的文字,两位文化前辈的挚友情谊,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文学巨匠巴金•资料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顾均正这个嘉兴东栅人,与巴金这位有着嘉兴情结的四川人,是科普、翻译、出版界翘楚与小说界领军人物的文化结缘。那么,另一位东栅人薛锦文成为巴金朋友之缘,则是她与顾均正的同里之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晚年薛锦文)</span></p> <p class="ql-block"> 薛锦文,我家远房族人,她的家在东栅口会龙桥南堍。临河的房子与我家的水阁隔双溪相望。因为我的《会龙桥》等东栅“美篇”,为现居杭州的网民“戈壁涌泉”所关注,从此有了网络上沟通。这位网友姓金,曾任嘉兴绢纺厂副厂长,他告诉我:“三十年代中后期,家母薛锦文在上海谋生,碰巧与在上海编辑科普作品的顾均正有了来往。都是嘉兴东栅口的老乡邻,家母称其妻周国华为国华嫂,过往甚密。”于是,薛锦文多次随顾均夫妻俩一起去了邻居巴金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嘉兴南门原西米棚下•资料照片。这里的15号〈右〉,曾是巴金年轻时来嘉兴的住房)</span></p> <p class="ql-block"> 薛锦文在成家后离开东栅,住到了嘉兴南门西米棚下6号。之后,当她看到儿子小金课外阅读巴金的《家》时,便念叨起在上海与巴金先生多次见面的事。还说:二十年代初,巴金两次到嘉兴塘汇李家祠堂祭祖,都住在西米棚下15号他四伯祖李熙平家里。母亲鼓励儿子要多看书,她说,每次到巴金家里,先生总是从书房出来,手里不是拿着笔,就是捧着书。这给当年看书成风,崇拜巴金先生的这个初中生心上 ,烙下了极深印象。而大作家留在邻家石板路上的足迹,在小金心里怎么也消失不了。许多年后,他在回忆文章《西米棚下6号(10)》中披露了母亲与巴金交往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巴金作品选•资料图片。《家》,为很多老一辈读者所熟知)</span></p> <p class="ql-block"> 在霞飞坊59号,巴金与顾均正交流的是文学,是出版,是译文。和薛锦文讲些什么呢?也许就是家长里短,比如,问薛你去过塘汇吗?你知道西米棚下李家吗?巴金牵挂嘉兴,面对乡客,如走亲朋友,自然由感而发。而今,我与金先生在饶有兴趣的想像中,去勾勒巴金和薛锦文无隔阂相聚的细节。去赞叹文学巨匠和寻常百姓萍水相逢的开心时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嘉兴甪里街仰甘亭。李斧〈下右图左〉〈下左图右〉和朋友在仰甘亭旁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萍水相逢,微妙无穷。2004年12月9日,接到秀州书局范笑我先生转达的邀约,我在图书馆迎候了由复旦大学周立民博士陪同的李斧先生。而后,我随李、周、范一行人,去电视台会见朱瑞民、陆明等文化人士。午后,去竹桥港“画牛阁”拜访文化名人吴老藕汀先生。又去甪里街拜谒仰甘亭,并合影留念。李斧先生与我的交往,是不是和巴金的两个东栅朋友一样,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