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朝1775——1820年徽调从江西省的宜黄、广昌经福建省建宁、宁化传入到泰宁南面的善溪村、双坪村等地。传入双坪村后,该村就组建了“福善班”,从导演到演员,一应事务均有本村村民担任,吹拉演唱,男扮女装,一应俱全。受地方语音影响,吸收小调、民歌和道教音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其道白采用当地上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以前,双坪“福善班”方圆百里,名声大震。每年春节过后,打起戏担赶赴周边县乡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改革开放后,由于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福善班”于1998年解散。</p><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底,为了在“举神节”活动中,给村民增加文化氛围,“福善班”部分老演员,自觉组织起来,重练重排梅林戏《黄氏推磨》,农历二月十二“举神节”晚上,在本村“李氏宗祠”内,为村民献上了精彩演出,深受村民的喜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