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次登泰山,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初登泰山,是在一个春天,那时抗仔三岁。受杨朔散文《泰山极顶》的影响,想着要去看看泰山日出,凌晨一两点就到天外村乘观光车,至中天门开始徒步,一手领着抗仔,一手打着手电筒拾级而上。一路上,抗仔“特立独行”,坚持自己登山。至十八盘,石阶极陡。也许人物小重心低,抗仔登石梯比大人还快。登上南天门,金色的阳光已洒遍群山。余下的游程,抗仔趴在大人肩上,再也不肯下地了。</p> <p class="ql-block"> 那次登山,挎着装满食品衣物的大挎包,驮着个三四十斤重的大活物上上下下,还要时刻操心孩子的动静,容不得仔细观景,因此对游泰山的记忆多呈碎片化,印象较深的是登十八盘。十八盘是泰山盘道中最险要的一段,也是最能体现泰山雄奇的景观,盘道两侧崖壁斧劈刀削,盘道悬挂其间,似云梯天阶,直冲霄汉。十八盘分三段,叫“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一般说的十八盘指最陡峭的紧十八盘。据说古十八盘是弯弯曲曲的羊肠盘道,清初改建成了石阶直道。</p> 再登泰山,是一个夏天,抗仔已是帅哥一枚。至南天门,浓云迷雾笼盖了整个山岳,近处的亭台楼阁时隐时现,真乃仙境也。见这仙山琼阁,不善写诗的我也来了“诗性”,想着诌上几句,左思右想不得其要,猛然想起诗圣的《望岳》,便不再“造次”。杜甫那年登山,至南天门已是傍晚,不再前行。诗人虽未登顶,思绪却早已飞向了山峦之巅,于是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寥寥数语,泰山“渺天下”的雄姿跃然纸上。 杜甫登上南天门,按照道家的说法就算是到了“天庭”。传说天庭在九重天之上,有东西南北四大天门,南天门是天庭的正门,直通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泰山是天庭在人间的幻化,因此泰山南天门的地位非同一般,这里阴阳交汇、天地交割,人神分野,登上南天门就进入了天上的仙界。南天门上有一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大气恢宏,气势磅礴。道家的仙山多置有南天门,至尊者,非泰山南天门莫属。 <p> 这次冬登泰山,是应老高之约。抗仔已成家立业,没有随行。一起登山的有我和彦林,老高、峰江和翔鹤,小帅哥一招和文瀚,是个老中青三结合团队。我们先乘观光车,后转乘索道缆车直达南天门,多半的登山盘道都免了。与前两次登山时的行色匆匆不同,这次在山上的时间宽裕,心情放松,于是由着性子随意游逛,每到一处,多要琢磨琢磨,探究一番,这泰山何以成为仙界,仙界与人间有何不同,仙界都住着什么样的神仙……</p> 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别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首,被誉为华夏祖山、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其实,周朝以前,泰山称太山,“太”“大”通假,意大山。春秋时期,人们以为,“太”尚不足以彰显此山之伟大,于是改“太”为“泰”,既是“太之极”,还有稳固、平安的意思。泰山山势雄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精神博大,就像一部厚重的人文百科全书,涵盖了华夏文明数千年,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无出其右者。 泰山之所以成为神山,源自古代先民的山神崇拜。古人认为,大山“峻极于天”,是神山,神山上的山神是上天的代表,人类的诉求,可通过山神上达天听。泰山在中国的山岳中并不算高,但在古华夏东部平原丘陵地区却是最高的山。泰山本是东夷人的神山,而花族(华夏族古称)的神山是西岳华山。涿鹿之战,炎黄二帝联手击败东夷的蚩尤之后,花族的统治区域向东扩至大海之滨,泰山也就成了古华夏疆域的东极,并居地位高于山的“岳”。 帝王的封禅,更确立了泰山至高无上的地位。封禅的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人文始祖黄帝统一“花”之后,亲临原东夷人的泰山封禅,既请泰山神代告上天自己开疆拓土的伟大功绩,也向世人昭示:花夷融合,天下归心。以后,自认为功高盖世的帝王纷纷效法,据《史记》记载,先秦先后有十二位君王封禅泰山。秦以后,包括秦皇汉武先后有十一位帝王封禅泰山,请泰山神代告功绩,于是泰山有了个专称:“岱”,泰山也成了帝王之山。 <p class="ql-block"> 南天门往上是天街。郭沫若当年创作诗歌《天上的街市》时是否受到泰山天街的启示,不得而知,但他描述的天街恰如泰山,只是泰山天街陈列的不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而是泰山石。泰山石有一专称叫“泰山石敢当“,说泰山石有灵性有神力,驱风防水辟邪止煞消灾镇百鬼。汉武帝将泰山石作为宫廷大殿四角的基石,民间也将泰山石置于墙基或墙后壁辟邪,并当着神仙来崇拜。”泰山石敢当”还衍生了稳如泰山、重于泰山、泰山压顶等诸多成语。</p> <div> 天街的尽头竖着蓬元坊。蓬元即玄元,是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之一。南天门是天庭的大门,蓬元坊可看着是天庭的宫门。若问蓬元洞天中住着多少神仙,据称专家也说不清楚,泰山上连石头“泰山石敢当”都成了神仙,可想神仙无处不在,因此对“专家”也别太苛求。若要问泰山的本尊主神是哪一位,则官家道家民间说法不一。过蓬元坊,第一个宫殿是碧霞祠,供奉着碧霞元君,这里香火很旺,一般信众香客都将碧霞元君当作泰山主神祭拜。</div> 碧霞元君全称"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原为泰山玉女。关于泰山玉女的出处,有说玉女是黄帝遣至泰山得道成仙,有说是民女悟道成仙。泰山玉女的故事汉晋时已有传播,那时泰山上就建有玉女池、玉女像和祭祀玉女的殿阁,五代时崩塌。宋真宗东封泰山时,见玉女池中浮出玉女石像,乃令重雕玉女神像,赐号"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敕建昭真祠供奉。明朝改昭真祠为灵应宫,后更名碧霞宫(祠)。明清碧霞元君信仰达到鼎盛。 在这个帝王之山,过去庶民百姓很难企及,自有了碧霞元君信仰,一下子拉近了平民与这座大山的距离。《东岳碧霞宫碑》载:“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碧霞元君还主宰生儿育女,万物生长,信众香客趋之若鹜,元君信仰迅速传遍北方地区,形成“南妈祖,北元君”局面,碧霞元君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紧挨着碧霞祠的是青帝宫,供奉着道家的泰山主神青帝。《孔子家语》说,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五行佐成上帝而称五帝。五帝通常指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帝各管一方。《大易通解》认为,帝(青帝)出乎震,东方木行,为上帝之长子也。青帝居东,摄青龙,为春神(百花神)。青帝信仰远早于元君信仰,青帝亦主万物生发,当然也包括生儿育女,但信众以为,祈愿子嗣的事情,还是找女神元君更合适一些。 <p class="ql-block"> 官家祭祀的神住在泰山脚下的岱庙,一时半会儿拜见不了,大家继续登山。青帝宫往上有一奇观叫大观峰,这里是泰山摩崖最集中最壮观的地方。泰山碑碣摩崖始自秦始皇封禅泰山时,丞相李斯将秦始皇的告天文书制成碑碣,立于泰山之上,以后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骚人墨客、地方名士,以至附庸风雅的俗流登泰山,都要留下点印迹,于是,泰山从山脚到极顶,碑碣摩崖林林总总,浩浩荡荡。泰山现存最早的碑刻是李斯碑残段,最有名的摩崖是“五岳独尊”。</p> <p class="ql-block"> 泰山极顶,名玉皇顶,海拔1545米,一峰耸峙,拔地及天,上有玉皇庙、玉皇殿、东西亭等,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金带"。在南天门"一览众山小",至玉皇顶则"身临上界目无山"了。玉皇顶是历代帝王筑坛祭天的地方。玉皇顶宫庙外有一通无字碑,高数丈,传说是汉武帝刘彻所立。汉武帝一生七次封禅泰山,对帝王在泰山树碑向天神表功甚是不屑,于是立无字石一块。传说艳阳高照时,远看此石会显现出篆字,言武帝功德。</p> <p class="ql-block"> 下山快如飞。古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偌大一座山,从山顶下到山脚,现代人用时不到半个时辰。下山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游览岱庙。岱庙创建于汉,唐宋达到辉煌,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式样,供奉着泰山最权威的主神东岳大帝。汉以后的帝王多在此举行泰山封禅大典。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其中主体建筑东岳大帝的神宫天贶殿,与北京紫禁城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殿。</p> <p class="ql-block"> 泰山神,即东岳大帝,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泰山为开天辟地时盘古头颅所化,泰山神即是泰山;东方朔撰《神异经》言,泰山神为盘古五代孙(《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是盘古十世裔)金虹氏;还有青帝太昊说,上清真人说,山图公子说,天帝之孙说等等。有史可考的泰山神封号自汉明帝始,封“泰山元帅”,武则天加封“神岳天中王”、“天齐君”,唐玄宗封泰山禅社首山,加封泰山神“天齐王”,宋真宗诏封泰山神“东岳天齐仁圣帝”,自此,泰山神称东岳大帝。</p> <p class="ql-block"> 泰山神与青帝、碧霞元君管的事有部分重叠交叉,都主万物发祥等,但泰山神的职权要大得多。岱庙《五岳真形图碑》上有五岳山神职司分工,泰山神的职权最大,主生死,寿夭,贵贱,掌籍幽冥,通天达地,保国安民等,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帝王的保护神,泰山神不仅掌管着天下三百六十五路诸神,还主宰阴曹地府十殿阎君和十八层地狱,令人敬畏。由于职责重大且职司范围宽广,泰山神统辖的地方被称作神州。随着东岳大帝信仰的广泛传播,整个华夏也被称作神州,泰山神亦成为华夏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 从稚童到青壮,到我们团队老中青,延展到华夏文明五千年,生死轮回,生生不息,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断裂,没有消亡,而且越来越兴旺发达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否真有神佑。新的时代,有我民族的勤劳坚韧勇敢奋发,还有“神”的庇护,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