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游(8) 游览梅里古镇

老范

<p class="ql-block">  今天(2023年3月4日)上午游完徐霞客故居,下午我们来到号称"江南第一镇"的无锡梅里古镇。</p><p class="ql-block"> 它虽然没有像周庄、同里、乌镇等古镇有名气,但是它那独特的"泰伯"文化吸引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我们就进行一次"泰伯文化"游。这里有"梅里古镇"的遗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代的"梅里",就是现在的梅村,位于无锡市东南方,距无锡市中心12公里梅里。古都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p><p class="ql-block"> 相传三千多年前,商末周太王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想将来让姬昌继承王位。长子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这个愿望,就三让王位,带着弟弟仲雍托辞采药,夜奔江南,从中原到了现无锡市郊的梅村。</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无锡梅村还是荆蛮之地,古称“蛮村”。泰伯来到这里之后,决定从四个方面入手,将这个“蛮村”变成“鱼米之乡”的富庶之地。</p><p class="ql-block"> 首先,入乡随俗与民同好。泰伯首先表明了自己要在这里与民同耕同种同生活的决心。刚到这里,便学习这里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尊重这里最早的生活习惯,与民同好,“断发纹身,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p> <p class="ql-block">  其次,传授技术耕种生产。泰伯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耕种技术传授给当地的人们,并带领人们开挖了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泰伯港,这就是“伯渎河”后人也称“泰伯渎”。 </p><p class="ql-block"> 泰伯把黄河流域先进的科学文化和先进经验,传授给荆蛮部落。他又总结当地经验,在生产上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种了水稻又种麦子,粮食产量大为增加。</p> <p class="ql-block">  第三,教化饮食增强体质。泰伯教化乡民把“半生为食”,改为全熟全食,使人们的体质得到了不断增强。</p><p class="ql-block"> 改善居住条件,把“搭棚为窝”,改为建村立巷,他把分散的土著居民适当集中起来,建立了著名的江南第一村——荆村,江南第一巷——蛮巷,这对教育群众,组织生产甚为有利。</p> <p class="ql-block">  第四,发展文化传播文明。泰伯和当地蛮民一起,采用了“以石为纸、以炭为笔、以歌为教”的方法。泰伯把周族的诗歌和当地原有的蛮歌、土谣结合起来,后人称之谓:吴歌。六朝《陈书》云:“讴歌所往……自求于泰伯者矣”。</p><p class="ql-block"> 传说,梅里北九华里的里山坡的“歌午墩”,就是泰伯在那里常唱吴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泰伯庙</p><p class="ql-block">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在无锡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为纪念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p><p class="ql-block"> 东汉桓帝永兴二年,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庙。经过历代修建的泰伯庙,是一组群体建筑,庄严辉煌。 </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旁,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p> <p class="ql-block">  泰伯,孔子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他的事迹被历代史学家载入史册。 他因让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他建“勾吴”国,筑“泰伯城”,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泰伯宅故井</p><p class="ql-block"> 泰伯井水如今依旧清澈甘甜。</p> <p class="ql-block">泰伯井亭</p> <p class="ql-block">雄伟的中华德城</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无锡梅里古镇还是中华二胡之乡</p> <p class="ql-block">梅村二胡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泰伯庙会</p><p class="ql-block"> 泰伯庙会是纪念江南世祖吴泰伯、展示中国吴文化的重要基地。泰伯庙会是江南地区新年开春的第一个庙会,也是无锡诸多庙会中最具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力的庙会之一。</p><p class="ql-block"> 2007年,泰伯庙会被批准为“第一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泰伯庙会又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底,“泰伯庙会”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泰伯庙会活动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梅里古镇风光</p> <p class="ql-block">老范制作于2023年3月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