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莆田人“相看亲埕”的习俗

凤鸣岐山

<p class="ql-block">  故乡莆田,至今还有很多人从事“媒人”,即婚介这个行业,甚至有些房产中介也参与其中,他们不断地收集整合相关自愿来登记,需要婚配的男女方信息,透过手头掌握的这些资源到处穿针引线,撮合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也有些适婚孩子的家长,通过自己的资源,了解到有各方面条件能够近乎“门当户对”的人家,当与家里人商量有了初步选择意向后,也愿意通过媒人来通知对方家庭,对方家人经过考虑后要是同意进行初步的接触,就会约好在某个黄道吉日,经由媒人带领并陪同男方家长去女方的家里“去看亲埕”,即相亲。</p> <p class="ql-block">  在双方父母、子女一起坐下来,大家通过这次的边聊边看后,当天当场,女方家会煮一碗莆田当地的线面或是糖水鸡蛋来招待客人。若在双方刚才的接触交谈之后,感觉还满意的,男方的家长就会吃下那碗女方家长煮的线面或鸡蛋,莆田人俗称为“月老份”;若觉得对女方的条件还不是很满意的,就不能动女方家的这碗“月老份”。另外,在吃完线面后,客人,即男方家会在这个线面的碗底放一个较为丰厚的红包,寓意着这次的初步接触,男方表示基本上是同意了,即有了意向,可以做进一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客人,即男方的家长等走后,女方家长会认真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是也同意接受男方的求亲,这门亲事基本上在双方能否结合方面达成了共识,同意女儿可以与男方的孩子进行下一步的互相了解,培养感情。</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故乡莆田人“相看亲埕”的习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