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藏峪

云南原石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6日,安徽省萧县皇藏峪。</p> <p class="ql-block">惊蛰时节,淮北的蜡梅还开得正盛,满枝的黄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柳枝上的苞芽已泛出青黄,而最养眼的是麦田,麦苗是春天的使者,大片的绿毯让大地充满了活力。时值天蓝日暖,我们前往萧县最著名的景区皇藏峪踏春。</p> <p class="ql-block">皇藏峪原名黄桑峪,因汉高祖刘邦隐藏于此,故更名皇藏峪,位于安徽省萧县东南部,宿州北部,总面积31平方千米。皇藏峪属喀斯特地形的石灰岩山地,多溶洞、流泉和山石景观,为山东古老丘陵向南的延伸,统称龙岗山。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389米,一般山峰高度在100-300米之间 。 皇藏峪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最大古树群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丁姐和胡哥已经记不住来了多少次皇藏峪,他们陪伴我们边行边介绍。其实这个季节不是游这种景区的好时节,但四季不同,各自有趣。这里说景致应为单一,但因其有历史底蕴,随着汉祖汉帝的脚迹,看风景,讲故事,实在是自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游皇藏美景,觅汉王足迹;进天然氧吧,赏古树名木。"是这里的核心。皇藏峪就是皇帝隐藏的山谷,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10年和公元前205年两次隐藏在皇藏峪里,走出皇藏峪,他就建立了西汉江山。东汉皇帝刘秀曾封为萧王,据此方宝地,定不少行。皇藏峪是国家森林公园、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皇藏峪有199种木本植物, 700多种中草药。皇藏峪拥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其中皇藏洞旁有一棵3500年的商朝青檀树,堪称“中国青檀之王”。</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树林,行不久就见到将军诗文碑廊艺术馆。萧县被国画大师李苦禅赞誉为“国画之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1993年)。早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与“扬州八怪”崛起的同时,萧县书画坛上高手林立、群星灿烂,出现一个“重传统、重笔墨、重生活”的书画创作和研讨的“龙城画派”。艺术大师刘海粟曾说:“自同治末至民国肇造,龙城画派名动徐淮。”</p> <p class="ql-block">艺术馆中有些萧瑟,已经成为一个服务区,正面墙上的萧龙士石刻像和简介。龙城钜士、百岁画仙萧龙士,1889年出生于萧县,1990年病逝于合肥,享年101岁。他是中国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大师、卓越的艺术教育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省分会名誉主席、安徽省书画院名誉院长。 萧龙士虚心好学,六十岁时还进京学艺,拜一代书画宗师齐白石为师。白石老人被萧龙士年过花甲仍愿做学生的诚心感动,破例收他为关门弟子。萧龙士拿出自己的拜师作品《荷花》请求指点,齐白石称赞他:“龙士先生画荷,白石自谓不及。”中国画坛又一位泰斗李苦禅,是萧龙士的师弟,称赞他:“龙士哥画兰,老辣纷披,可称全国第一,当代无人可比也。”</p> <p class="ql-block">房中还有幅《寿星百寿图》,一具构思巧妙,用一百个“寿”字组合成一个老寿星的图案,并且每个“寿”字的写法各不相同。作者是竺能祥(1944年生,浙江人),他是安徽省公安厅一级警督,但热爱书法创作,在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上(1998年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举办),《寿星百寿图》获国际荣誉金奖,竺能祥获得“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沿梯有名人简介,二楼已经是画残展散,早已疏于打理。</p> <p class="ql-block">陈毅、罗炳辉、谭震林赠张云川诗文碑廊是个值得细致品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个回廊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将领陈毅、罗炳辉、谭震林,和爱国民主人士张云川的一段鲜为人知的交往历史的墨迹,还有许多名人遗书,笔力虬劲,雄风犹存。</p> <p class="ql-block">离开长廊前行,有座六角“聚仙亭”,一块石上刻有东坡游憩处。亭前一块光滑石床上刻有"仙人床",据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经做过两年的徐州知州,他经常来到皇藏峪,并且喜欢在这张仙人床上品茶。</p> <p class="ql-block">光滑平整巨石,就像大自然造就的一张仙人床,故事没有止于苏东坡,几百年后的清朝,瑞云寺有位高僧叫渡愚,他每天都要到这里来打坐、睡觉。传说渡愚出生于明朝灭亡时的公元1644年,到清朝乾隆皇帝登基五十年,也就是公元1785年,渡愚刚好141岁。</p> <p class="ql-block">继续上行,便见到隐于丛林之中的瑞云寺。初春古林尚未萌新,多为无叶干枝,千树皆同,可观可赏之处甚少。而此行流连之所,非此寺难忘。瑞云寺始于公元353年,历经多次修建,是皖北一带著名寺院。它背依陡岩,俯临深谷,三进三出建筑,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前院是藏经楼,中院是正殿大雄宝殿,后院是方丈室。清人蒋佩为寺院写下的诗:“青鞋且趁夕阳晴,流水孤村画里行。远蟑钟鸣香阁近,深林犬吠老僧迎。灯摇佛座三更梦,风卷松涛一院声。”</p> <p class="ql-block">沿途都是落光叶的古树,丁姐介绍这里不仅树的种类多,并且树龄长,大都在300年以上。瑞云寺前的坡上有株青檀树,干形凹凸,枝高耸天,扎根于石缝之中,好似一捆圆木绑扎在一起的树干,光滑泛青,依干枝丫傍斜。其浑身疙疙瘩瘩,显示了其饱经风霜的年华。</p> <p class="ql-block">“瑞云寺”三个字是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门前七级台阶象征七级浮屠,登上七级台阶就象征着登上七级佛塔。</p> <p class="ql-block">皇藏峪山不高,岭不深。寺外与寺内却是两重天,寺外古林萧瑟,寺内老树逢春,即有庄重,更有活力。我们日常偶见一株百年老树,就似奇观,在这里随眼一树皆为千百余载。1500年的"子孙满堂"老银杏。</p> <p class="ql-block">瑞云寺开山祖师所种瓜子黄杨,树龄1476年,一级保护。这种黄杨极为珍稀,共和国第一枚印章就是用这种木料做的。“千年不大黄杨树”,瓜子黄杨是一种常绿灌木,生长极为缓慢,一年只长一寸,俗称“千年矮”。据说这么古老的瓜子黄杨华夏大地仅有三棵,一棵在北京故宫,一棵在山东曲府孔庙,另一棵就是瑞云寺这株了。</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的这棵侧柏树,特级保护,树龄1476年,是南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公元535年,也是开山祖师所种的五棵树之一。唐朝时,日本佛教高僧空海(公元774~835年)来到东土大唐寻求佛法真谛,在公元806年回国之前来到瑞云寺,在这棵侧柏下和方丈谈经论法。</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廊柱上有一幅对联,“背靠西山断壁千层当勒马,面朝东海惊涛万里早回头。”可人们却总是难以知止,师傅说今天是十五,建议礼香三柱,我回绝后悄悄捐了点小心愿。我们顺阶而上方丈室平台,这里更有绝伦古木。</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四株古树,株株精彩。金桂是瑞云寺开山祖师所种的第五棵树,树龄1476年,特级保护。800年的蜡梅依然花朵茂盛。"携子抱孙古银杏"树龄约1500年,高约30米,胸围153厘米,同根三主干,粗细有序,生年有序,尤如祖孙三代。清人题诗赞曰:"山僧见杏子生时,初受楞严上口迟。今日云层头似雪,喜他老树长孙枝。"房前墙角还摆放着几块珍贵的古碑,一块碑上有“徐州府萧县”的字样。作为“徐州的西大门”,萧县古代时归徐州府管辖,1955年划归安徽省宿州市管辖。</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老标牌所注2300年的银杏树,对这种务实的风格,我还是挺持赞扬之态的。还原本质,佛家虚静。</p> <p class="ql-block">告别瑞云寺,步入前往皇藏洞的木栈道,一、二百米的栈道是此行略为陡峭的路段。</p> <p class="ql-block">皇藏峪拥有“中国同一纬度上最大的古树群落”,在前往皇藏洞的栈道旁的这棵商朝青檀王,树龄35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一棵青檀树了,称为“中国青檀之王”。据说早在战国时期,这棵青檀王已有1200年树龄了,当时皇藏峪走出了一位叫范雎(?—前255)的政治谋略家,在公元前266年他出任秦国丞相,辅佐秦始皇的曾祖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为秦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传说,范雎出山之前,曾在青檀王下许愿,后来功成大业。以后这棵就被百姓当作“许愿树”。</p> <p class="ql-block">在一块绝壁前,看到了皇藏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洞口有“皇藏洞”石刻。</span>皇藏峪在史书上早有记载《汉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微时常隐芒砀山间,此山有皇藏洞,汉高祖避难处。”这便是皇藏峪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幽洞壁面平滑,实为天成之穴,福运之地。</p> <p class="ql-block">洞内塑三像,前者大将军樊哙,樊哙是西汉的开国元勋,曾经保护刘邦赴过鸿门宴。旁边塑像是丞相萧何。最后的这尊塑像就是汉高祖刘邦了,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伟大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段,从此中华民族的“汉人”,“汉族”,“汉语”,“汉字”便渊源流长。</p> <p class="ql-block">我们行至皇藏洞就折返,在瑞云寺的坡角河沟的路旁就见到马扒泉和拔剑泉。据说公元前205年春夏之交,项羽与刘邦大战彭城(今徐州),刘帮惨败,到皇藏峪避难。马踢山石水出,剑刺坚岩泉涌。龙至藏峪危转安,汉兴国起自此源。根据这一传说,后人称这两个泉为“马扒泉”和“拔剑泉”。</p> <p class="ql-block">拔剑泉中深约五、六米,泉枯仅余底潭。</p> <p class="ql-block">马扒泉自一马蹄状奇石中涓涓流出,水清澈明净,手触清凉。我们用瓶取而饮之,甘洌爽口。</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不平凡其实都来自于平凡。高祖汉帝留下的足迹和故事源源不绝。苏东坡写下“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盘万车炭”尚存。白居易所书《朱陈村》的长诗,“一生苦如此,常羡村中民”犹在。王安石写下“雨过百泉出,秋声连众山”人诵。皇藏峪里,我们沐着同样的阳光,走行着前人的道路,说着过去的故事,古木见证着过往。(本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