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里的军旅路】327:到底谁病了

渝夫文苑

  <br><br>  撰文/渝夫·天津河东<br>  编辑/桐言·辽宁沈阳<br><br>  【桐言无忌】<br><br>  谁都不想生病,谁也不想得重病,可是,人吃五谷杂粮,岂有不生病之理?令人怒不可遏的是某些不良医院,小病大治,大病乱治,让一些治病心切的患者不仅花掉了许多冤枉钱,而且还栽进了治标不治本的漩涡里……<br>  是我们的社会病了,还是医德医风出了问题?本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机构,怎么就变成了以赚钱为主要目的商业机构?<br><br> <br><br>  (九一四)治病心切<br><br>  久病成医,曾经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意思说,得某种疾病的时间长了,便知道药该怎么用,病该怎么治了。这说的是中药盛行的年代,当品种繁多的西药走进千家万户以后,久病成医变成了谬误。医生们的理由是:你们都成医了,我们怎么混饭吃?于是,各级医疗机构便有了没病乱治,小病大治,大病乱治的现象。本来是两三天三五副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的,偏偏给你来七八个疗程,原本一二十块钱就可以驱走病魔,非要你花上数百上千元。一次小小的感冒,据说也要花数百元。医生们有医生们的理由,美其名曰“巩固”巩固疗效,增强你的免疫能力。但结果往往却是这样的:前脚跨出医院门,后脚又开始抽筋,于是赶紧转回身,诊断,住院,用药,没完没了。<br>  其实,现在的医院更像是疗养院。君不见,医院里有饭店,有小吃部,有食杂店,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加之美丽而神圣的白衣天使们飞来飞去,真会让你产生错觉:在这里度假,原来也不错。<br>  都是怕死惹的祸?(2001年3月14日写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br> <br><br>  (九一五)传媒的力量有多大?<br><br>  每年的“3•15”前后,各大媒体都要进行地毯式轰炸,对产品质量、消费者利益维护情况进行深度的、或以点带面的报道。但宣传归宣传,假货依然流行,水货大行其道,老百姓依然叫苦连天。<br>  于是想质问各媒体:你们的力量究竟有多大?<br>  今天收看朱镕基会见中外记者现场会,有记者问了总理一个尖锐的问题:外电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是您的最后一次报告,对此您有何想法?也许,这不是空穴来风,早就有传言说朱总理因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而受到排挤和反对。<br>  对这些传闻,也不知是真是假?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传媒在某些方面的作用不明显,但在炒作个人隐私——如克林顿绯闻等方面,都很有力度,也舍得投入。<br>  这与经济、政治意图有关?(2001年3月15日写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br><br> <br>  (九一六)掰不开的电教中心<br><br>  省军区电教中心又来人了。自然又不例外,我们又与军分区电教中心有一场“官司”要打。原因很简单,军分区电教中心既不归军分区政治部管,也不属宣传科领导,他们直属于司令部。如此这般,遇有上级电教中心来人,似乎与政治部没有多大干系。但恰恰相反,军分区电教中心不领这份情,我们也不愿意干只给别人揩屁股的苦差事。所以,矛盾屡屡发生,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br>  上次,省军区电教中心的张主任来军分区,差点没吃上午饭。那次我们铁下心肠不管这摊子烂事,急得军分区电教中心的史立新主任急上墙,还与我们政治部李主任发生了小小的争执。张主任一行人似乎有所感觉,却又无可奈何,体制问题,谁也掰不清楚。<br>  最难的是我们这些办事人员。省军区电教中心归省军区政治部管,属于宣传口,按惯例他们来人必先通知我们宣传科。作为主管宣传工作的业务部门,我们好生为难——接待吧,名不正言不顺,一肚子怨气;不接待吧,又怕捅出篓子,吃不了兜着走。所以,难上加难,真的很难。<br>  似乎应该这样想:多干点累不死,何乐而不为之?(2001年3月16日写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