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处处春----“新化县小学语文邹华名师工作室”2023年3月线上读书分享会

王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阳春三月至,春光迎面来。2023年3月4日,邹华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这美好的春日相聚云端,共话专业成长,共聊读书心得,共忆点滴收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本次活动由美丽温柔的肖颖老师主持。</span></p> 第一场:润物细无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位分享的是年轻又充满着活力的谢爱婷老师,她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书中的内容,为大家分享了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素,它在编排上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习作单元的递进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写作兴趣,并让学生写清楚观察的事物,谢老师分享了给三个小妙招:创意手账、观想互联,导图行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想让学生掌握以上三个小妙招,还需要教师树立大语文观,有单元整体教学意识,把单元习作目标分解到每一篇阅读课文中,化整为零,将单元内各个教学要素形成合力,把一个个知识点、课时走向大单元,有效的把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链接,降低难度,读写融合,一课一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谢老师就本单元课例学习,交流了几点她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以学定教,创设情境,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师要立足语文素养,以课标为依据,深入研读教材再整合课内外的内容,链接学生的生活,寻找一个能串联整个单元学习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任务驱动,提升能力。在确定课堂教学“教什么”后,要指导学生“怎么学,”授人渔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围绕主题以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目的,设计一个个螺旋上升的任务,让学习真实发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多元评价,以评促教,我们要关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的表现,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从而改进教与学的过程,达到教学评的一致,助推教学反思。</p> 第二场:春风动春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位分享者是我们知性优雅的曾杏梅组长,她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写融学的教学课例,这些课例都是以单元整体目标任务为驱动力,将教材单元转化为大单元,围绕大单元主题,促进学生迁移应用,设计大作业,从关注学科的碎片、零散知识,走向背后的结构、联系、规律,发展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老师分享的第一个课例是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她以“花大姐”的片段作为赏析的范文,比“炼”语词,通过换词语比较、去修辞比较、播视频比较、与图画比较、删描写比较、除感受比较、改感受比较等,在“比”中帮助学生品读语言,学习本文的语言表达特色,为下文的模仿范写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个课例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里,教师分解细化将植物朋友写清楚的要求,借“五感”观察单,让学生调动五官细观察,活用记录写观察,完善方法美观察。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中领悟观察加感受的写作方法,逐步推进、落实本单元的习作要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图习作关键在观察图画。观察要有重点,要指导学生有序观察。第一步整体观察引导“看全”,要求学生整体观察画面,分析插图上画了什么,有什么联系,不遗漏画面的内容。第二步有序观察引导“看细”,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布局,抓住画面的主要人物与主要细节,凸显重点内容。看图作文是观察与想象的结合,结合生活经验,唤醒学生思维,展开合理想象,将静态的插图写出了动态感,把图画的内容写得更加完整、清楚,让学生从对比中寻找到习作支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老师通过课堂实践后,和大家分享了她的点滴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表达秘妙,特色突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关注作者的表达方法,洞察每一课独有的表达秘妙,让每一课都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凝练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方法,在写中习得方法,在读写的有效结合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基于生活,用于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贴近生活是统编教材选文的一大特色,我们在进行读写融合训练时,如果能够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教材为蓝本,以任务为导向,以生活实践为主线,以自主合作研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举办课外活动,发掘生活中的趣事,帮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活,就既可拓宽学生的眼界与见识,又能积累写作素材,促进师生情感,有效凝聚班级力量,改善学生写作时脑子一片空白的情况。</p> 第三场:桃绽春意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肖婕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化整为零,将零归整,分为课例解读和且行且思两个板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陶罐和铁罐》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对比感知故事中两个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初步感受人物的不同性格。然后迁移拓展,借助扩充提示语,把提示语写具体,做到举一反三,在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并在充分练读的基础上合作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进一步理解人物性格,让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肖老师根据学习和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两个观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个观点化整为零,将零归整。肖老师认为单元整组是要紧扣单元习作目标,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把习作目标分解并充分融入到每一课的练习中,将一个单元的习作目标化整为零,再将每一课的读写融学聚零为整。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导语、习作目标为铺垫,根据文本特点,课后习题,为学生提供互动平台达成读写融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个观点是循序渐进,搭建支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根据文本特点,借助图像、视频,搭建影像式支架;通过设置主问题,搭建问题式支架;通过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搭建实践式支架;分梯度进行效果评价,搭建评价支架。</p> 第三场:万紫千红处处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享会后,邹华首席带着我们回顾了工作室成立以来的点滴成长与收获,每一场读书会、每一次教学研磨、每一个学习瞬间都是我们教学路上弥足珍贵、柔软的垫脚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席提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立足育人为本理念;深入推进素养导向教学,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协同,共筑育人合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首席为工作室2023年学习、工作指出明确方向,全力以赴准备送教下乡的培训及课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场场活动的开展,一个个平台的建设,都离不开“领头羊”邹华首席的谋划与引导,她推动着教师将读书所思转化为修身、养志、增才的成果,影响着教师将其理论融入教育教学,力争每位教师做到学文、悟理、巧思、活用,让教育如春风般清朗,如清泉般沁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耕秋收,让我们共同种下那一颗颗名为希望的种子,勤耕耘,勤劳作,耐心等待那场灿烂的收获吧!</p>

学生

单元

教学

习作

观察

课例

教师

学习

语文

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