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艺路花开——齐河一幼观澜分园美术教研活动

G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个孩子心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都有一颗美丽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和无拘无束的“创意天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艺术是孩子的另外一种语言,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而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幼儿美术创作兴趣、绘画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教师美术教学水平,我园开展了本次美术领域的教研活动,由王老师和吕老师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和自身教学经验向老师们进行了美术教学活动分享,让幼儿真正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敞开心扉、自由创意",更好地走进孩子的世界,感受五彩斑斓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前教育美术教育的总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纲要》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平时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的支撑点,也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因此如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美术教学活动是我们幼儿园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王老师在教研过程中再次讲述了学前教育美术教育的总目标,让各位老师对于美术教育的总目标有了更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术活动流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老师从活动导入、活动过程、展示评价、活动总结这几个流程开展了讲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良好的导入可以启发幼儿积极思考,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活动导入可以通过情境、谜语、手指谣、儿歌、游戏、名画欣赏等方式导入,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教师的引导方法,激发幼儿的审美主动性,可以通过感知欣赏法、游戏练习法等,但尽量不要用范画的形式让孩子们进行临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展示评价方面,一定要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闪光点,并作出积极性的评价,或者引导孩子们互评作品。在活动的最后,教师要和幼儿一起进行活动总结,总结活动内容以及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和幼儿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下一次艺术活动做好奠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术基础知识</p><p class="ql-block">(一)线描世界之“点、线、面”元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时期是探索事物的初级阶段,也是开启想象的重要阶段。以点、线、面的概念引导孩子观察和理解事物,从而构建一个初级的思维构架。因此,吕老师分别从“点、线、面”三个元素开展了以下讲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线描画是一种点、线、面结合绘画的表现形式,单色的线描画也是素描的一种。那么什么是点线面?点线面是几何学中的概念,点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线由点构成,两点可以连成一条直线。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边画边让小朋友说出是什么线条,有直线、曲线、波浪线、花瓣线等。面是由封闭的线组成,封闭的直线可以组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封闭的曲线可以组成圆形、椭圆形、花朵形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吕老师带我们了解了点线面的概念之后,还带我们欣赏了美术中的点线面、生活中的点线面和《草间弥生婆婆》、《星月夜》、《哭泣的女人》等美术作品,让老师们深深的感受到,艺术不仅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还能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欢乐。</p> <p class="ql-block">(二)认识色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绚丽的色彩总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幼儿对鲜艳的色彩非常敏感,并有浓厚的探索欲望,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吕老师围绕着孩子对“颜色”的兴趣,讲解了关于三原色和色彩搭配的知识,让老师成为启发幼儿色彩世界的引领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儿童绘画心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经常以成人的视觉经验来理解孩子的绘画,不了解孩子的心智发展和认知情况。因此不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学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吕老师通过展示自己班级孩子的画与其他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如何通过绘画来了解孩子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应学会聆听。尤其是 3-6岁的孩子,画面表达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其次看涂色和线条。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涂色情況来了解孩子的性格。一般来说,涂色不出界较为均匀的孩子都是有耐心、细致、有条理的孩子。线条连接处不够好、线条流畅、线条会飘的孩子一般来说相对大胆、自信心强,不拘小节。最后,看画面的内容和故事性。一般活泼开朗有个性的孩子,画面的故事性会很强,这类孩子的天性释放较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研活动的最后,王园长结合本次教研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在教学活动前,一定要和孩子探讨活动主题,让孩子通过头脑风暴找到更多的创意想法。教师也要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和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更多的好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更加深层次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意义,对如何去开展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有了新的方向,作为幼儿教师应顺应孩子的发展,开创更具创意的新型课程,让我们的教学更有趣,更具有吸引力,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乐的良好氛围。</p>

孩子

幼儿

点线面

活动

美术

老师

教研

教师

美术教育

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