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习俗。因此,为了让同学们多方面的了解节气与气候、农事的关系,2023年3月6日,托里县第一小学开展了以“识惊蛰 知习俗”为主题的“惊蛰”节气系列主题班会。</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惊蛰的节日渊源🌸</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通过“识惊蛰 知习俗”为主题的班会,多方面多形式诠释了“惊蛰”的节气文化。使同学们知道惊蛰开始春雷响动,气温开始回升,雨水不断增多,万物开始生长。</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惊蛰的习俗内容🌸</p><p class="ql-block"> 吃梨,民间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惊蛰的气象变化🌸</p><p class="ql-block"> 1.气温回升快。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期间,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温,而且是雨水增多。但这一时节,气温起伏较大,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保暖。</p><p class="ql-block"> 2.病虫多发。“春雷响,万物长”。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民在春耕的时候,还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p><p class="ql-block"> 3.雷响不断。惊蛰前后,大地回春,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民间谚语云:“雷打惊蛰前,二月雨淋淋;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4.害虫出没。《千金月令》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也就是说惊蛰雷响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惊蛰的文学创作🌸</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了节气与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关系,更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惊蛰时节,蛰虫惊醒,天气转暖,万物生长。”同时也让同学们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沉睡一冬的万物都苏醒了,要努力学习,不负韶华不负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