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又名“启蛰”,反映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逾惊蛰,春雷始鸣,细雨飘落,大雁北飞,迎春花开,蛰伏的冬虫舒展开身躯,钻出化冻的土壤,大地正在焕发出蓬勃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让我们一起走进惊蛰节气,感受节气习俗和常识吧!</p> <p class="ql-block">“惊蛰”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通过一段小视频来了解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1.知道“惊蛰”的大致日期在每年的三月五日到六日,理解“惊蛰”节气的由来及基本习俗,对节气感兴趣!</p><p class="ql-block"> 2.为动物从冬眠中醒来而感到兴奋,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惊蛰万物萌动,细菌滋生,容易引发感冒发热,需注意防流感,饮食清淡,多食蔬菜清肠胃。由于天气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民间有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吃梨助益脾,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