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以身许国 女儿接力报国 ——我的母亲路端谊研究员 (二)此身有国即为家

姚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只有继承先烈的遗志,把余生精力全部贡献给祖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对得起父亲,才无憾于父亲为之献身的革命事业!”——路端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苦难的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 1915年我母亲路端谊出生在山东省诸城县路家道口一个大家庭,外祖父路友于是位职业革命家,常年在外从事革命活动,很少回家与亲人团聚,没有给子女留下很深的印象,母亲在济南省立中学读书时,从老师语文课讲解中,经常听到老师提到父亲路友于,语文老师特别介绍路友于的一首七言绝句:”汨罗江上问长沙,今昔人才一念差。收拾狂名须及早,此生有国即为家。”告诫学生们应像路友于那样树立家国天下的情怀,使母亲深受教育,母亲即以“此生有国即为家”为人生的座右铭,立志报效国家。 1983年12月22曰,《诸城文史资料》笫6期刊登了母亲路端谊写给诸城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的一封信。母亲回忆说:“在我记忆中,只见过他一次面,我父亲留给我唯一纪念,就是他给我们兄妹二人起的名字,1924年中国对外签定了第一个平等条约——中苏协定,並建立了中苏帮交”, 为纪念中苏之间的友谊,路友于为儿子改名为“强谊”,意思是加强和发展这种友谊;为女儿改名为“端谊”,意思是珍贵这种友谊”,“这也是我父亲和孤儿之间的唯一的最高的恩情”。母亲说:“我家两代孤儿、寡母。孤儿不懂的什么是父爱,寡母未享受过人伦之乐”。母亲这段回忆真实反映了烈士家庭的苦难遭遇。外祖父恓牲后,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任何遗产,留下的却是无尽的苦难………</p> <p class="ql-block">1927年4月28日外祖父路友于与李大钊等19位烈士英勇牺牲,这是李大钊、路友于、张挹兰三烈士就义前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路友于烈士就义前的高清晰的遗照,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是那样安祥、沉着、坚强不屈,他光辉形象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外祖父殉难给一个幸福的家庭带来的是灭顶之灾。对于这一噩耗,有很长时间族人瞒着外祖母王淑仪老夫人,王老夫人每天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独自一人站在村外大树下远望,期盼远方的亲人归来,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盼来的却是亲人的死讯,她怀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期望带着两个孤儿在大家庭中求得生存,但仍被迫分家,她无力供两个子女上学,只好中断儿子的学业,供女儿上学,王老夫人这位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夫君为国牺牲,她独立支撑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为国家养育了一位女科学家和全国人大代表,可告慰烈士在天之灵,但最终没有享受到一位革命烈属的殊荣,怀着对烈士无限眷恋,于1965年在西安逝世,我们孙辈从小在外祖母和舅母身边长大, 我们深切怀念二位老人家!</p> <p class="ql-block">外祖毌与孩子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毌亲与舅毌王玉诊女士(右)合影。</p> <p class="ql-block">外祖父牺牲多年后,乡亲们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1931年由路友于烈士族人集资,于诸城路家道口村筹建纪念碑,碑高3米,同时,在昌城镇南门外东侧筹建纪念碑一座,碑高约6米,呈六面立锥体,用整块花岗岩磨刻而成,两碑碑文相同,正面楷书“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路公友于纪念碑”,东面书写“杀身成仁,精神不死”,西面书写“見危受命,党国之光”,正面系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书写。烈士纪念碑落实后,还曾以路家道口为中心,将东8里,西9里,南20里,北12里范围内的村庄命名友于乡,将路家道口村的“育才国民小学”改名为“友于小学”。母亲是在家乡父老乡亲纪念父亲的氛围中长大,加深了对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父亲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1936年冬母亲在北京西山八大处路友于烈士陵园为父亲扫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求学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1936年母亲在山东济南一中毕业。经父亲好友们介绍,她报考外祖父曾经在北平从事北方国民革命运动北京中国大学生物系学习。</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学初名叫国民大学,成立于1913年4月13日,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是孙中山等人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而创办,宋教仁,黄兴,何其巩曾先后任校长。中国大学是一所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一直走在前列,以李大钊、李达、吴承仕、杨秀峰等为代表的一批“红色教授”在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大学是李大钊先生和外祖父在北京发动学生运动的中坚力量,二十年代路友于烈士的好友,诸城三杰中的著名文学家王统照在这所学校学习毕业,中国共产党早期情报战线”龙潭三杰”之一胡底也毕业这所大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大学投身1935年"一二.九”运动,学校培养出了以 李兆麟、白乙化、董毓华、段君毅、张致祥、任仲夷、徐才、李大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英雄和国家栋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了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平北挺进大队,一大批成员来自参加北京“一二·九”运动各学校骨干成员,中大白乙化、王涛、王亢、王波等优秀分子先后在对敌斗争中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 北京沦陷后,中大涌现出一大批抵制日寇爱国师生,以校长何其巩先生为核心北方救国会以中国大学为基地,联合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拒绝日伪控制,何校长两次被捕,不为所惧。蓝公武教授(1928~1945在中大任教)在日寇占领期间,在课堂宣传抗日,七次被捕,坚贞不屈。</p> <p class="ql-block">1936年母亲(左)在中大生物系报名那天,遇上二位山东籍学生,一位叫姚玉清(右),来自泰安,以后也是我的父亲;一位叫王增德(中),来自兖州,我尊称王大姑,他(她)们三人爱好一致,对时局看法相同,一見如故,如同兄弟姐妹。</p> <p class="ql-block">王增德大姑(1909~1983)十分珍惜她结识两位山东的好朋友,特将她报名那天一张缴费收据收藏起来,这一天是1936年9月10日。</p> <p class="ql-block">王增德大姑(1909~1983)是那个年代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他出生于山东兖州一个铁路职工的家庭里,从小受“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她很小就接受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新思想,在民国初年就敢于对抗女子缠脚的世俗,从小就绝不缠脚,并且要求父母让她去上学。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北平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发动了影响全国《一二·九运动》,王增德大姑是北平中学《一二·九运动》的骨干力量,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中国大学的学生会主席董毓华率领学生最早到新华门请愿。几天后,北京再次爆发抗日大游行,董毓华和其他同学夺过水龙头反射军警的一幅现场照片,后来被新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所引用,我毌亲曾告诉我说:“在那些日子里,每次活动你大姑都冲在游行队伍前面,被军警高压水柱将全身湿透,她们冲上前去与军警搏斗抢夺水龙头……”。1935年12月22日,北平学联在中国大学逸仙堂举办血衣展览,展出“一二.九”“一二.六”事件中各校受伤学生的数百件血衣,这个展览是由中大学生董毓华和白乙化筹办的。为了适应新的革命形势,党中央在1935年11月1日,发布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把共青团改造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的抗日救国组织。在这一形势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于1936年2月1日在北平成立,其组织成员共300人左右,分成36个分队。在抗日战争中,队员们积极参加抗战。王增德大姑是北平民先组织最早成员,在王大姑的影响下,我父亲也参加了民先组织。在抗日战争中,民先队员们积极参加抗战,这一组织1938年被国民党政府勒令解散,后并入青年救国会。七七事变后,中国大学从事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生们,大多投身抗日战场,涌现出一大批抗日民族英雄,其中著名代表人物是白乙化,成为平北抗日游击战的著名领导人,他的绰号“小白龙”,使敌寇闻风丧胆。他于1941年在密云与日军战斗中光荣牺牲。白乙化同志的墓就建在密云水库岸边。投身抗日前线一大批中大学生许多人战死疆场,我们深切怀念这些抗日民族英雄。生物系的学生本着实业救国理念,作为战区流亡学生奔赴内地继续完成学业,我父母亲及王增德大姑相约先后来到陕西西安,他们选择的大学就是西北农学院。</p><p class="ql-block"> 因西北农学院不招收女生,王大姑在西农求学的愿望落空,于是她按照在北平临行前中大地下党负责人的意见找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作了自我介绍,说明了来意,提出去延安抗大学习的申请。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对这位参加《12· 9》运动的年轻人十分重视,给王增德大姑开了介绍信,王大姑怀揣着介绍信,竞一人骑着自行车开始北上延安的求学之路,她千辛万苦已经快到延安了,却遭遇到国民党军队的拦截,怎么也过不去,只好返回西安。她割舍不下患难与共两位好友,决定留在西安谋生,定期去武功杨陵看望在西农读书的父毌亲,提供些生活补贴,三位来自北京战区流亡学生,从此扎根陕西,相濡以沫,彼此牵手一生。</p> <p class="ql-block">1940年我父母亲在西北农学院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41年西北农学院山东农学会迎新送旧大会,前排右四是我的父亲姚玉清,二排右四是我的母亲路端谊。山东籍的学生多是战区来西北农学院借读的学生,由当时政府提供战区学生贷款维持生活。</p> <p class="ql-block">1943年我毌亲在西北农学院毕业,是西北农学院最早毕业的女学生。母亲青年时代发奋学习,期望实現科技救国的理想,但在军阀混战,曰寇侵华和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她与寡母相依为命,流离失所,几度失业,报国无门,壮志难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新中国的第一批建设者</span></p><p class="ql-block">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她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自此,她和那个年代无数知识分子一样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为此奋斗了一生,先后在陝甘宁边区政府农业改进所、西北农林部泾惠农场、西北农林部技术研究室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研究工作,参加杨陵西北农科所建设(陕西省农科院前身)。20世纪50~60年代,她参加小麦条锈病防治研究工作,她参与筹划太白山小麦锈病研究实验室的选址、领导太白山实验室建设、主持开展小麦条锈病动态监测和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研究工作,往返杨陵与太白山,工作繁忙,难以顾家,我、姐姐、表兄、表姐在西安上学,在外祖毌和舅毌身边生活长大,每年只有寒暑假才能去杨陵与父毌亲短期团聚,一年二次与父毌亲一起生活是我少年和学生时代最大奢求。</p> <p class="ql-block">假期生活是我学生时代最快乐日子,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这是在杨陵陕西省农科院我与毌亲(左一)和陕西省植保所姨姨们的一张合影,我旁边是我省昆虫学家齐国俊先生,她也是我的导师周尧教授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我毌亲(右三)与陕西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同志合影,他们根据农业生产中存在突出问题,承担陝西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我从小受到这些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我毌亲在太白山小麦锈病研究实验室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有种信念叫执着 有种感悟叫忠诚</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毌亲怕给政府添麻烦,没有向政府提出外祖父路友于革命烈士认定的申请,她的善意疏忽,却给她本人和路友于烈士的子孙带来数十年的麻烦。路友于烈士的孙子和孙女因政审不过关,各类大学均不录取。在文革中,母亲这位代表陕西省农业科研工作者出席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被剝夺了工作和人身自由,被安排去打扫厕所,为了羞辱路友于这位革命烈士,陝西省农科院闹派人物还发明了什么人身展览,在大庭广众场所,将这位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置身“打倒国民党反革命残渣余孽”大横幅下,对为国牺牲革命烈士进行诽谤和诬蔑,对烈士遗孤进行人身展览,接受参观和批判,我父亲被扣上走资派在牛棚关押。 </p><p class="ql-block"> 毌亲身处逆境,但她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坚信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不动摇。对我印象很深有几件事:</p><p class="ql-block"> 1968年11月我报名上山下乡,是西安市高六六级首批下乡知织青年,我去杨陵向父毌亲辞行,父毌亲鼓励我响应号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父亲送给我的是一套果树修剪嫁接用的刀剪和一些园艺图书,鼓励我自学农业技术知识,为贫下中农服务。毌亲为我整理了简单行装,其中有她老人家为我下乡亲手给我制做一大一小二个包包,一个用于存放信件、重要资料,在包包里备好针线及顶针等生活用品,一个存放那个年代发放各种票证,二位老人教导我“在今后生活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在生活中要学会自理,面对困难要自强不息,不能身处逆境自暴自弃”,在农村插队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始终牵记父毌亲的教导,我学会了做饭,学会了拆洗被褥,学会缝补衣衫,学会待人善良和诚实,学会不畏困难、知难而上的勇气,学会了勤俭过日子。这二个包包伴随了我五十多年,每当见到这二个珍藏的包包,就想起父毌对我的鼓励和教诲……</p><p class="ql-block"> 1969年母亲被迫中止锈病研究,下放到扶风县一偏僻农村劳动锻炼,1970年母亲被招回继续小麦条锈病研究,她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立即着手挽回巳造成的严重损失,其中一项就是整理保存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为小麦抗锈育种保存一批重要科研材料。</p> <p class="ql-block">我母亲一生追求进步,热爱共产党, 1953年毌亲参加了民盟。1958年她就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因外祖父特殊身份和海外关系入党得不到批准,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文革结束。1978年2月,母亲当选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奖,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开始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一喜讯如春风席卷了祖国大地,这一路线在各项工作中也得到了贯彻和落实。1979年3月20日,我母亲在64岁这一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当选了陝西省第六届党代会代表,她矢志不渝,坚守理想信念长达21年。</p> <p class="ql-block">1978年中共陕西省植保所党支部发文为文革中我毌亲受到迫害平反,这份材料简述事实包括诬陷毌亲隐瞒家史,诽谤革命烈士,向子女档案投送黑材料等一系列不实问题…… 在陇县插队期间,我积极参加农业科学试验,曾评选陇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但档案中有黑材料,招工政审都不够当工人的条件,1972年经多次招工,知青所剩无几,这一年春我省各大学开始大规模第一批招收工农兵学员,招生的政策中注明应包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可以再教育好的知识青年,因此,被砖厂淘汰的我,却成了西北农学院第一批工农兵学员,1974年底,我们结束了西农二年八个月的学习,毕业分配时,我向西农植保系提出父毌亲是上年纪老人,身边无人,我不奢求去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只希望分配离武功近一点农村工作可以就近照顾老人,我毌亲是这个系毕业第一批毕业生,在农业科研工作中母亲所做的贡献,家里实际状况植保系领导人是一清二楚的,我提出照顾老人这一很低合理要求,符合人情事故,但都遭到无理拒绝,那一年西农植保系毕业二个班工农兵学员,有人可变更专业方向,跨省区分配西安市工作,可分配省农科院及高等院校,可分配省市行政单位。你热爱、钻研农业技术却是穿新鞋走老路,只能社来社去,1974年12月,我又一次离开两位急需亲人照顾的老人,背起行李像六年前那样,翻过千阳岭二次来到陇县……</p><p class="ql-block"> 陕西省农科院那些不学无术的闹派人物 以农业学大寨为名,将大批老知识分子下放农村劳动改造,美其名“支援亚非拉”,年青闹派人物则留在单位“搞革命”,关起门来学大寨。我父毌亲先后都被下放农村,父亲去了陕南一偏远山村,毌亲下放到扶风县南阳公社,这些闹派人物不仅整人,还盯上老人们的住房,二位老人七十多平米住房,南房带阳台大间被一年青人占据,留给二位老人是北边小房……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文革结束。</p> <p class="ql-block">1980年我母亲相继收到中共陕西省委和陕西省革委会民政局的便函,便函称:中共中央组织部《烈士英名录》中记载有路友于烈士的英名,应是革命烈士,子女应享受革命烈属待遇。</p> <p class="ql-block">陕西省民政局关于认定路友于为革命烈士的公函。</p> <p class="ql-block">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路友于烈士颁发了陕烈字第000507号革命烈士证明书,我毌亲是这张革命烈士证明书的持证人,此时距烈士1927年牺牲过去了54年。同时还向母亲颁发了革命烈属标志牌,革命烈属是那个年代一个家庭无尚光荣的标志,可是,毌亲始终未将这块烈属牌悬挂在住宅门囗,我问过毌亲“为什么不悬挂烈属牌?”,母亲告我“为你外祖父申请烈士证,不是为了获得烈属虚名,而是还烈士一个清白,恢复历史本来面目,更好地激励我们前进”。烈士证书和烈属牌现捐赠烈士家乡山东省诸城名人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路友于烈士,在党中央在修建李大钊烈士陵园的同时,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在李大钊烈士陵园旁为路友于烈士树立了纪念碑。我父亲和毌亲应邀出席李大钊陵园落成典礼。</p> <p class="ql-block">我父母亲在李大钊烈士陵园工作人员陪同下参观李大钊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母亲是位科学工作者,无意过多参加社会和政治活动,但自1964年以来,母亲却被推进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社会活动中,那个年代每届人大会都有杨陵农业科研工作者当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毌亲与赵洪章教授是杨陵地区两位任全国人大代表时间较长,次数较多的杨陵地区农业科技工作者。毌亲先后当选全国第三届(1964—1974)、第五届(1978—1983)、第六届(1984—1989)人大代表,她自知人大代表使命重大,努力履行人民代表的职责,参政议政,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她作为杨陵农科城最早的建设者,在自己参加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宣传宪法和法律,贯彻实施人大决议和决定,认真执行代表职务,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义务,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审议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报告并发表意见,提出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等,努力行使好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她始终牢记她是杨陵农科城的建设者,保持与杨陵农业科研单位和同志们密切联系,通过走访、座谈,认真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认真向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努力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母亲在人代会提交提案多是与犮展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杨陵地区农科城建设等事项有关, 1986年3月25~4月12日全国六届4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会前毌亲根据国家加强杨陵农科城建设的需要,为参加这次人代会准备的提案是《建议加强杨陵区农业科研基地建设,促进西北经济开发》,在历次人大会上她都提出促进杨陵农科城建设的提案,这些提案都引起政府的重视。这次会后母亲十分高兴告诉我,她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政府重视杨陵农科城公共福利设施建设建议,受到政府的重视,在讨论和提交议案中,她提出多项杨陵地区急需解决公共福利设施建设项目,其中一项就是希望尽早解决武功火车站西货场西闸口交通问题。20世纪80年代前,正对杨陵头道塬西农主楼是一条名叫西农路南北大道,多个著名农林院校和科研单位都坐落在西农路两侧,有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省农林科学院,陕西省农校,陕西省水科所,水利学校,这条大道是这些科研院校联系唯一交通要道,这条大道唯一不便是穿过武功火车站货场(煤场)西闸囗陇海铁路线,闸囗两侧由人工操控栏杆控制交通,交通十分不便。她的这些建议与政府建设计划一致,引起政府重视,政府决定在西闸口修建一条穿越陇海铁路立交桥,1987年可能施工建设。不久毌亲收到省政府全国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建议、 批评和意见第140号办理情况的报告,提案处理结果告知“为了加快杨陵科学城的建设,1985年,省政府常务会批准给杨陵农业科学城投资1000万元,用于改善杨陵区的城市公共福利设施和城区建设,为杨陵农业科学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省政府会议还确定成立杨陵区建设委员会……”从1987年开始,杨陵农科城在政府规划下开始建设……这是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理路端谊代表140号关于杨陵农科城建设提案办理结果的回复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提案办理结果回复称,1987年杨陵区建设委员会实施第一项计划就是首先建设杨陵火车站西闸西农路立交桥,这座横跨陇海铁路大动脉立交桥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总长86.16米,寬7米,从陇海铁路下方开挖函洞穿过,南北引线为98米和58米。1987年是杨陵农科城值得记忆的一年,由西农路立交桥建设开始揭开了杨陵农科城建设的序幕,几十年来,正是这些杨凌建设者们艰苦奋斗,<span style="font-size:18px;">杨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及变化,</span>杨凌已辟为陕西省直辖全国第一个农科城和国家级的农业科学基地,成为镶嵌在八百里秦川上一颗璀璨明珠,对全陕西省农业水利等发挥着重要的研究和示范作用。</p><p class="ql-block"> 这是西农路横跨陇海铁路大动脉立交桥</p> <p class="ql-block">毌亲担任陕西省第五、六届妇联委员,她结识一批陕西省妇女界精英,成为好友,其中有刘志丹烈士夫人同桂荣、女儿刘力贞,著名妇科专家王秉正教授。这是省妇联委员及工作人员合影,二排就坐几位委员,右数第二是刘志丹夫人同桂荣女士,右三是路端谊。</p> <p class="ql-block">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1979年农业部成立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这一委员会由全国农业科技领域著名学者专家组成,每届任期五年,母亲是第一、二届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这张照片是1979年5月12日委员会成立时全体委员合影照,二排左四是路端谊研究员。毌亲还担任国家科委发明奖评选委员会特邀审查委员、民盟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一、二、三届委员。</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8年3月路端谊(第二排右第三人)参加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陕西省代表团与王震副总理等领导人合影,我毌亲(左三排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参加华国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座谈会留影,路端谊代表位于桌子左数第十人</p> <p class="ql-block">1983年我毌亲当选全国第六届人大代表,这是陕西省出席全国第六届人大代表团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母亲有许多亲属旅居台湾地区、香港及美国等地,外祖父有许多好友在台湾政界担任要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海峽两岸常传来不合谐咶噪声,外祖父因与李大钊密切关系和坚持国共合作立场,台湾当局认定路友于为共产党,在大陆却认为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烈士英名录》虽有路友于烈士的记录,但政治面目却反映不清。受极左路线的影响, 我母亲因海外关系和外袓父任职国民党二届侯补中委的历史问题,受到不公正对待,但身处逆境的母亲仍积极参加对台宣传,她的经历被制成传单在福建前线通过特殊方法向金门等岛屿散发。她写的对台宣传稿通过电台对台湾广播,两岸同胞不能通邮、不能互访,不能通商,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国家和平统一。</p> <p class="ql-block">对台宣传单</p> <p class="ql-block">对台宣传广播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父亲和 母亲逝世30多年了,我思念父亲母亲,谨以此文表达对两位老人的敬意和缅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