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雷惊蛰始——索伦牧场五连小学二十四节气自然教育之惊蛰

索伦牧场五连小学 宋雨萌

<p class="ql-block"> 观田家(节选)</p><p class="ql-block"> 唐 韦应物</p><p class="ql-block">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p><p class="ql-block">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之惊蛰</p><p class="ql-block"> “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古人认为,前年冬季因冬眠而蛰伏于泥土之中的昆虫,因雷声震震而惊醒出走。</p><p class="ql-block">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后,雨水渐多,乍暖还寒,春雷始鸣。</p><p class="ql-block">⚡️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p> <p class="ql-block"> 一声惊雷万蛰醒,惊醒沉睡在地下越冬的蛰虫。索伦牧场五连小学的同学们相约在课间去寻找小虫子的踪迹,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惊蛰来,寒冷去,万物开始复苏,生机无限。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非常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同学们用创意手指画表达着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p> <p class="ql-block">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过后雷雨增多,同学们动手制作出一个个“小雷电”,预祝一切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  🍐北方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意为与害虫别离,而且惊蛰时,春回大地,使人口干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清热润肺。</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惊蛰节气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价值。希望通过一次次节气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了解节气与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也希望同学们能历经蛰伏,方能一鸣惊人。</p> <p class="ql-block">编辑:宋雨萌</p><p class="ql-block">复审:杨军辉</p><p class="ql-block">终审:穆春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