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巩固“红石榴”学校建设成效,扎实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培养师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依托“民族大讲堂”的现有基础,曲阜市民族小学制作“传承传统文化 做励志少年”系列短视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拟古·仲春遘时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陶渊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p> <p class="ql-block"> “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不经意间,春天来了。春回大地,是伴随着惊蛰节气而来的。惊蛰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至此,春气萌动,万物勃发,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蛰,藏也,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惊蛰是指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p> <p class="ql-block"> 惊蛰前后,大地回春,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民谚云:“雷打惊蛰前,二月雨连连。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惊蛰来了,土壤解冻,春风化雨,气温、地温都在不断升高,大江南北陆续进入忙碌的春耕时节。自古以来,惊蛰节气在农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其气候特点,人们将其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p> <p class="ql-block"> 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在惊蛰中,民间还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吃。</p> <p class="ql-block"> 除吃梨外,在山东一些地区,人们在惊蛰日要在庭院当中生火炉烙煎饼,原料是五谷杂粮,意为烟熏火燎去除害虫,换来五谷丰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