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长钱七虎再获殊荣一一​2022感动中国人物

沙堰河(开心姥爷)

<p class="ql-block"> 我于1992年~1995年在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学习,当时钱七虎任我们学院的院长,我们的毕业证是钱院士签发的。</p><p class="ql-block"> (以下内容来源于央视新闻)</p><p class="ql-block"> 昨天晚上,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正式揭晓,已经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正式当选。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这么写的:</p><p class="ql-block"> 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p><p class="ql-block"> 钱七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26日,淞沪抗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无数中国将士在上海一线的战场上前仆后继。这一天,一艘逃难的小船上,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一个钱姓家庭在动荡中迎来了第七个孩子。家人希望这个孩子具备英雄虎胆并驱寇除魔,特地为他起名为“钱七虎”。</p><p class="ql-block"> 出生于这个动荡的年代,钱七虎从小就感受到,没有强大的祖国,人民不可能有幸福安宁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依靠政府的助学金,钱七虎在著名的上海中学读完了高中。</p><p class="ql-block"> 1954年,钱七虎高中毕业,作为上海知名中学的高材生,他获得了被选派到苏联留学的机会,但这时传来一个消息:国家急需一批军事人才,哈军工将在应届中学生中招收一批优秀毕业生。面对留学机会和家国责任,钱七虎选择了后者,他是这么说的:“我这个乡下穷孩子,有书念、过上如今的好日子,全靠党和国家。组织叫我干啥就干啥!”</p><p class="ql-block"> 哈军工当时设置有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程兵共5个工程系,刚来的学员们大多都选择进前4个系,但钱七虎却选择了最冷门的工程兵工程系,学习防护工程专业,从此以后,他与防护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大学6年期间,钱七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学业上,6年里,他只回了一次家,6年里,他竟没有一次走出校门欣赏松花江的美丽雪景。1960年,钱七虎以全年级唯一的全优成绩顺利毕业,并被保送到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继续深造。</p><p class="ql-block"> 1965年,钱七虎在苏联取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到祖国。钱七虎回国之时,我国正面临严峻的核威胁,尽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已成功爆炸,但我国的基本战略是在在核战中不开第一枪,因此如何在对方第一波核弹攻击后保存各类武器,就成了大难题。</p><p class="ql-block"> 钱七虎作为防护工程的专家,很快受命从事一项全新的事业:核弹防护工程研究。这是一项开创我国核生化防护工程的崭新学科,其研究对象和测试方法在国内都属首次。由于这项工作属于高度机密,钱七虎不得不在低调和高度保密的氛围中仓促地和家人告别。出发前,钱七虎只给家里留下了6个字:我有任务,走了。</p><p class="ql-block"> 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别,就是16年!</p><p class="ql-block"> 要抵御核弹威胁,就必须研制能抵挡巨大冲击的地下飞机洞库。因此每当核爆试验结束时,钱七虎都会和同事们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p><p class="ql-block"> 钱七虎经过研究发现,飞机洞库防护门和里面的武器都没有损害,但防护门严重变形以至于无法开启,这就意味着解放军的后发制人反击模式将无从谈起,所以找出问题优化设计,就成了当务之急。</p><p class="ql-block"> 当时关于飞机洞库门的相关计算均采用手算的方式,计算精度差、效率低且容易出错,钱七虎对此感到十分着急,他决定改良传统手算模式,采用当时刚刚兴起的先进计算方法——有限单元法,在大型电子计算机上进行计算。</p><p class="ql-block"> 当时先进的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还是新鲜事物,很多科学家都没有接触过,钱七虎也是一样,巨型计算设备的操作手册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本“天书”。但让其他研究人员都不可理解的事情发生了,钱七虎拿着这本“天书”,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两天后,当他再次站在大家面前,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可以上机操作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缩短防护门的启闭时间,钱七虎创新地提出使用气动式升降门方案。然而面对厚重的大型防护门,试验一次次以失败告终,但钱七虎始终百折不挠:“气动试验做了几十次,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失败了总结一下,就接着准备下一次试验,每一次试验过程都是学习提高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在那段日子里,为了科研攻关,钱七虎经常睡在办公室,每天啃馒头吃咸菜,时间长了以后,他收到了一份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医疗诊断书。没想到严重的肠胃疾病尚未痊愈,长期的劳累又诱发了痔疮,但钱七虎仍然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病痛使他无法像常人那样坐在桌前,他就趴在床上看书写作……</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年多的艰难攻关,钱七虎终于设计出了当时国内抗力最高、跨度最大的飞机洞库门,并开创性地解决了防护工程中的难题。那一年,他38岁。1978年,钱七虎的这项成果获得了年度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新型钻地弹、钻地核弹,动辄数十米的钻地深度和巨大威力让人不寒而栗。面对这一挑战,钱七虎提出了建设地下超高抗力防护工程的总体构想,他向上级表示:要建造的防护工程,不但能防御现代敌人武器,也要能防御未来的威胁。</p><p class="ql-block"> 经过多年的攻关,钱七虎带领团队又攻克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选址、安全埋深、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抗爆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了防护工程的跨越式发展。</p><p class="ql-block"> 根据测试,钱七虎团队设计出的防护工事不但抗冲击能力很强,而且能通过防护密封门隔绝大部分辐射,这就相当于解放军能带着永备防核武工事进行机动作战!</p><p class="ql-block"> 但仍有人对钱七虎的防护工程是否能抵御钻地弹提出了质疑,他是这么回答的:“我们的防护工程不仅能防当代的,也能防未来可能的敌战略武器打击,什么钻地弹来了都不怕!”</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豪气,更是一个国家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钱七虎的突出贡献,1988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他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p><p class="ql-block"> 尽管已身居高位,但钱七虎依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他家里没有一件新家具,客厅和卧室的几处墙皮也已经脱落。钱七虎常年在南京工作,南京素以“火炉”著称,一些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为了他的身体考虑,想给他的办公室装个空调,但他却说:“那么多教员、学员顶着烈日在野外实习,没有什么降温条件;那么多老教授冒着酷暑站在讲台上,汗水湿透衣服。他们能过,我为什么不能过?”</p><p class="ql-block"> 晚年的钱七虎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培养人才上,数十年来,他先后共指导博士研究生55名、博士后40名,帮带10余名国家级科技人才,许多90年代他带的研究生都已经成长为专家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一些已经成为教授的学生考虑到钱七虎的年纪大了,便主动提出钱七虎新招收的研究生的一些专业基础课由他们来代上。没想到钱七虎竟然发了火,他说:“我们不搞代师授徒那一套,把青年人招进来就得全心全意地把人家培养出来。”就这样,钱七虎自己招来的学生始终坚持自己带。</p><p class="ql-block"> 2019年,钱七虎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刚一获奖,他就把800万元的奖金全部捐了出来,在家乡昆山设立“瑾晖慈善基金”,对口资助新疆和贵州地区的困难学生和孤寡老人。</p><p class="ql-block"> “瑾晖慈善基金”中的“瑾晖”各取于钱七虎母亲和妻子名字中的一个字,因为他认为自己几十年来扑在事业上,对妻子和两个孩子照顾很少,对母亲也没能好好尽孝,为了弥补遗憾,他专门设立了这个基金。对钱七虎来说,帮助别人的父母,就是弥补对自己母亲的遗憾;帮助别人的孩子,就是弥补对自己孩子的亏欠。</p><p class="ql-block"> 2020年疫情期间,钱七虎想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又把自己650万元的配套奖金全部捐出,他累计捐款已经上千万元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已经86岁的钱七虎依然在科研一线奋斗着,他曾说:“我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是总觉得还没有学够,脑子里总有许多问题想要去研究。在我有生之年,希望能一直为国家贡献我的学习心得和收获,那是我最大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钱七虎院士签名的毕业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