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勤劳·节俭·快乐</p><p class="ql-block">文/雷奎</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知道勤劳节俭对于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国的重要性。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告诫自己:勤劳节俭是做人的最起码的准则。</span></p> <p class="ql-block">我是1960年出生的人。那时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到整个国家和每个人。<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那个年代我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当时的艰苦岁月,但当我懂事之后的所有经历,让我深深的感到了勤劳节俭的重要性。</span></p> <p class="ql-block">上学的时侯,我们连一张像样的课桌都没有。桌子是用胡基加上木板做成的;凳子是半截砖头或烂树根;教室是旧瓦房,根本没有什么教学设施;整天吃的是玉米搅团或玉米面夹高梁面馍,就这样有时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穿着缝缝补补破破烂烂的衣服。从来没有吃过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小食品。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十粒米一条命》,是说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去地主家交租子。交完租子后,小男孩想到家里已无粮可吃,便随手抓了一把米。正好被走过来的地主看见了,他走过来后就狠狠地踢了小男孩一脚。这个小男孩就这样被地主活活给踢死了。小男孩死后,手里还紧紧地攥着十粒米。<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虽然是解放前的故事,但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让我懂得了粮食的宝贵,知道了勤劳节俭的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上学期间我们用的书,是学校自编自印的教材,纸张粗糙、字迹模糊、编排混乱,<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们在简陋的教室里、煤油灯下、在生产队的田地中边劳动边学习,但我们学得安心、学得舒心、学得开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们用的本子,都是自己从包装袋上拆减下来的牛皮纸或从商店三、四分钱一张买来的黑黄色的纸张自己用针线装订的本子。</span>有时偶然有了一个像样的白纸本子,就像得到一件珍宝,很长时间都不舍得拿出来往上面写字,只是有重要的事情或者重大的场合才拿出来用。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学习成绩好,学校发给我一个蓝色的笔记本,我高兴得一夜都没睡好觉,睡梦里面全是好看的笔记本,我便尽情地在上面写着、画着。第二天醒来后,笔记本还紧紧地拿在手中。上学去的时候,才将它放在了柜子里面。一直到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才拿出来用,在上面记了很多概念、定义、公式、词句、名人名言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们的文具,也是很简易的,好多都是自己制作的,</span>比如:橡皮——从葡萄糖瓶子上拆下来的盖子;尺子——木匠干完活剩下的边角料;<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这些文具粗糙、不美观、用了效果也不好,但对我们的学习,却有很大的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们的玩具,基上都是自制的</span>:用纸叠的飞机、四角、轮船、钱包;用泥做的汽车、房子、碗;用木头做的:手枪、木猴、乒乓球拍;用铁丝做的铁环、铁链、鸟笼;还有用鸡毛做的键子、掸子。这些玩具我们基本上不用化钱,我们每个人都有小发明,都有小制作。<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制作的玩具看起来不文明、不精致。玩起来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感觉玩得开心、尽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岁月的艰辛让我们懂得了节俭,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恩。在生活里、在学习上、在工作中,我方方面面注意节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span></p><p class="ql-block">一件粗布衣服,缝缝补补,穿了一冬又一冬;</p><p class="ql-block">一辆自行车,泥里水里,骑了一年又一年;</p><p class="ql-block">一间旧的瓦房,风吹雨打,修补了一次又一次;</p><p class="ql-block">几亩贫瘠的薄田,耕耘灌溉,种了一茬又一茬。</p> <p class="ql-block">因为节俭,我学会了穿针引线,自己缝补衣服;因为节俭,我学会了换带糊胎,自己修理车子;</p><p class="ql-block">因为节俭,我学会了和泥砌墙自己修补房子;</p><p class="ql-block">因为勤劳节俭,我学会了播种收获自己种植粮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勤劳节俭让我增长了知识;勤劳节俭让我学会了本领;勤劳节俭让我懂得了感恩;勤劳节俭让我收获了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幸福无比,过上了人间天堂般的日子。衣食住行样样精美绝伦、丰厚无比。</span>这些没有吃过苦,受过罪的孩子,他们根本不知道勤劳节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他们只知道一味的追求享受,追求虚荣,追求毫无意义的攀比:</p><p class="ql-block">我今天买了多少多少零食;我今天买了几件几件名牌衣服;我今天比谁多买了几件玩具。更有甚者,毫不珍惜父母的血汗和政府对自己的关爱。家里做的饭不吃,却要买含有添加剂对身体有害的小食品;政府“蛋奶工程”免费供应的饭菜不吃,却要整碗整碗地倒掉,自己掏钱买毫无营养价值的开水“泡面”;打开水龙头开关,用完水后,转身便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凡此种种浪费的场景,让人不堪入目,让人痛心不已,让人感慨万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诸葛亮亮在《诫子书》中有一句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句名言既是对儿子的勉励,也是对后人的激励:你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要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宋代司马光为了教育儿子,也特意为儿子司马康撰写了《训俭示康》(《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家训,其中有两句话让人深思:</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它的意思就是,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以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span></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长者,我常常教育我的后辈儿孙们一定要勤劳节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多次不厌其烦地教育我的学生,“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时刻把勤劳节俭放在第一位,以勤劳节俭为美,以勤劳节俭为荣。永远牢记爱默生的名言“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为一个地道的武功人,我们更要勤劳节俭,随时为我们的大家庭着想,营造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创建特色文明“三强四美”的武功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卫生,勤俭节约:清扫一堆垃圾;浇灌一株幼苗,救护一只青蛙,种植一棵青草。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分钱。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把勤俭节俭作为自己快乐人生的法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国爱家,让勤劳节俭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生命的主旋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武功这片厚重的热土把我们聚集在一起,让我们共同拥有一片蓝天,一方土地,一条河流,这便是我们丰厚的财富,也是我们快乐精神的家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节俭我快乐,我节俭我荣耀。让我们共同携手齐心努力,勤俭节约,节约每一寸土地;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滴用水。用我们的满腔热情、用我们的细心呵护、用我们的美好心灵,使武功的天空变得更蓝;空气变得更纯;河流变得更清;树木变得更绿;人情变得更浓。让我们美丽的家园生机勃勃,充满希望;让我们可爱的武功暖风习习,充满阳光;让我们美好的生活幸福绵长,灿烂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雷奎,笔名雷霆,中共党员,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咸阳市语文教育学会会员,咸阳市作协会员、武功县作协理事、武功县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现已退休。先后在《咸阳日报》上发表诗文百余首(篇); 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作家报》《华文作家网》《延河》《民声报》《咸阳作家通讯》《西北作家》《有邰文苑》《宝塔山》《咸阳广播电视台》《江山文学网》《大秦文学网》《三秦文学网》《泾渭文苑》《武功书院》《武功在线》等,并多次获文学大赛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