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湖三面环山,然而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却有一座孤零零的山,其四面环水,山即是岛,岛即为山。古人将这座独立于孤岛之上的山命名为孤山,而孤山前的路也就此被后人称作孤山路。</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社址就坐落在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p><p class="ql-block">当年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相聚西湖。研讨印学。并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p> <p class="ql-block"><b> 西泠印社</b></p><p class="ql-block">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文人艺术社团的西泠印社社址就坐落在孤山路31号。</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创社之初,是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社团组织。</p> <p class="ql-block">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 西泠印社正门</b></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是西湖文化景观中的近代代表性史迹,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金石篆刻研究学术团体。著名的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四君子”,是“西泠印社”的创始人。</p> <p class="ql-block"><b> “西泠印社”创始人</b></p><p class="ql-block">他们都有这个资格、有这个实力肩负“西泠印社”的重任,但四位先贤相互歉让,都不肯出任社长。直至“西泠印社”创立第十年,1913年的首次社员大会上,才一致公推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p><p class="ql-block">“爱国爱社爱文化”,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支撑着西泠印社,成为每一代“西泠印社”人的共同追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开创时期的历任社长</b></p><p class="ql-block">自1904年建社起至今的119年里,有社长的时间只有61年,先后有7位社长,每一位姓名都在艺术史上如雷贯耳: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每任社长在位期间都为西泠印社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他们的努力正是基于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敬重和对专业研究的尊重。</p><p class="ql-block">2018年,饶宗颐老社长仙逝,至今社长之位仍然空缺。</p><p class="ql-block">对西泠印社而言,社长之位不仅仅是一个掌门人的角色,更像是一座艺术的“珠穆朗玛峰”。</p> <p class="ql-block"><b> 西泠印社布局图</b></p> <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位于孤山路31号,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b> 孤山路31号</b></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内有多处明清古建筑,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p> <p class="ql-block"><b> “西泠印社”内院</b></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内有多处明清古建筑,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p> <p class="ql-block"><b> “竹阁”</b></p><p class="ql-block">“竹阁”相传为唐代古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筑,现为清光绪二年 (公元1876年)重建。小阁多植竹,白居易常在此阁休息。</p> <p class="ql-block"><b> “竹阁”、“莲池”</b></p><p class="ql-block">“莲池”原名 小方壶。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建竹阁时掘筑。池水清澈,金鲤嬉游,夏莲冬梅,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b> “柏堂”、“莲池”</b></p> <p class="ql-block"><b> “柏堂”</b></p><p class="ql-block">“柏堂”原为广化寺,寺内植柏树二株,因树得名。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再建,现为社史陈列室。正门悬有吴昌硕所书“西冷印社”匾额。</p> <p class="ql-block"><b> “柏堂”内景</b></p><p class="ql-block">“柏堂”大厅,最醒目的就是那槛窗间嵌有大型人物画的屏风了,画中人物为“西泠印社”四位创始人和前后五任社长,以“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为背景,人称“西泠先贤图”,为“西泠印社社员吴永良所画。屏风上方悬有“柏堂”匾额,为清代“文学巨匠”俞樾手书。</p> <p class="ql-block"><b> 柏堂前的莲池</b></p> <p class="ql-block"><b> “印人印廊”</b></p><p class="ql-block">印人印廊(西庑廊):位于柏堂之西,最初它并不是专门的名家印蜕展示场所,而是西面的一堵围墙。1998年西泠印社95周年社庆时改墙为廊,现在廊内共展示自明清至现代的名家印蜕47方(含边款)等40余人的篆刻作品。印廊的南墙有一块《重浚西湖并复柏堂竹阁记》的石碑,为清乾隆四十一年)四月抚浙使者长白三宝撰并书。</p> <p class="ql-block"><b> “印人书廊”</b></p><p class="ql-block">印人书廊(东庑廊):位于柏堂之东,和印廊在构造上稍有区别,是为双凹字形的六开间建筑,廊间有美人靠可供游人休息之用。廊首“印人书廊”石碑由启功所书。廊内展示有丁敬、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等17位先贤书法刻石,均名家大师手迹。廊前有细流流向莲池,廊的入口端有太湖石小桥与入园小道相通。</p> <p class="ql-block"><b> “数峰阁遗址”</b></p><p class="ql-block">初名表忠祠,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 重建。数峰阁实为“西泠印社”的创发之地,现仅存遗址。</p> <p class="ql-block"><b> 前山石坊</b></p><p class="ql-block">前山石坊建于1923年西泠印社成立二十周年之际。石坊高3.30米,宽2.19米,额坊上隶书“西泠印社”为张祖翼所书。两旁石柱上刻丁辅之撰句、叶为铭书篆字楹联:“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甘年”。石坊右下方崖壁有“渐入佳境”的题刻。</p> <p class="ql-block"><b> “石交亭”</b></p><p class="ql-block">“石交亭”建于1912年,为“西泠印社”的早期建筑之一。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倡议构建,取名寓意“结交金石”。</p> <p class="ql-block"><b> “仰贤亭”</b></p><p class="ql-block">“仰贤亭”原为明代古迹,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重建,承袭“仰贤”旧名。亭内石刻有《丁敬大像碑》、亭外壁上为吴昌硕《西冷印社记》石刻。</p> <p class="ql-block"><b> “丁敬大像碑”</b></p><p class="ql-block">“丁敬大像碑”为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罗聘绘制的《丁敬先生倚杖坐石图》,“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摹刻。</p> <p class="ql-block"><b> 罗聘画像</b></p> <p class="ql-block"><b> “圆石桌铭”</b></p><p class="ql-block">“仰贤亭”内安放有一张石圆桌、一条石凳。石桌圆周长约八尺五寸,边缘厚约三寸。上面刻篆书铭文一篇:“龙泓印学开南宗,一灯相续传无穷,二篆八分校异同,和神如坐春风中”。在铭文的右边镌有“宣统二年七月,西泠印社丁辅之撰文,王福庵篆书,叶为铭监造,吴隐刻石”的款识。</p> <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吴昌硕撰文并篆书刻石的《西泠印社记》</b></p> <p class="ql-block"><b> “山川雨露图书室”</b></p><p class="ql-block">“山川雨露图书室”建于1912年,“西泠印社”初创时期的建筑之一。匾额系清代文人翁方纲手书。此处“图书”即泛指古印、印谱以及关于印的文献史籍等。</p> <p class="ql-block"><b> “宝印山房”</b></p><p class="ql-block">“宝印山房”,位于仰贤亭东侧,始建于1912年。抗日战争期间失火焚毁,于1974年在原址重建,恢复它原来的风貌,同时建小曲廊与“仰贤亭”相接。</p> <p class="ql-block"><b> “印泉”</b></p><p class="ql-block">“印泉”为西泠印社四泉之一。1911年掘地出泉。1913年疏浚挖深,以印命名。泉北摩崖石刻“印泉”,为早期社员、日本篆刻家长尾甲所书。</p> <p class="ql-block"><b> “遁庵”</b></p><p class="ql-block">“遁庵”建于1915年,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别号。庵堂柱上有一隶书六言联,为张祖翼所写:“既遁世而无闷,发潜德之幽光”。</p> <p class="ql-block"><b> “潜泉”</b></p><p class="ql-block">“潜泉”为西泠印社四泉之一,位于“遁庵”后,峭壁下方。“潜泉”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号。“潜泉”东侧崖壁上分别刻有隶书“潜泉”二字。以西崖壁,勒吴昌硕篆书《潜泉铭》,10行40字。下勒吴隐隶书《潜泉题记》,48行,每行13字。潜泉北坡上,立有吴隐石刻坐像。</p> <p class="ql-block"><b> “小盘谷”</b></p><p class="ql-block">“小盘谷”位于西泠印社内,上通“遁庵”,下达“印泉”,竹树茂密,怪石嶙峋,参差错落,曲径生幽。</p> <p class="ql-block"><b> “还朴精庐”</b></p><p class="ql-block">“还朴精庐”建于1919年,由创始人吴隐重孙吴善庆捐建,吴昌硕篆书“还朴精庐”,题记“以还朴名之”。现为小型研讨、讲座授课场所,内悬“西冷学堂”匾额,为饶宗颐所书。</p> <p class="ql-block"><b> “鑑亭”</b></p><p class="ql-block">“鉴亭”于1919年由吴善庆捐资所建,并作《鉴亭记》申其义。亭依坎而立,朝外一面有玲珑翘角。亭顶为木结构,上覆瓦片。立四石柱,后两柱配矮栏。亭内垒石并嵌碑其上,碑刻《鉴亭记》。</p> <p class="ql-block"><b> “鸿雪径”</b></p><p class="ql-block">“鸿雪径”始建于1913年,上覆棚,种紫藤。南面题匾“鸿雪径”,出自苏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p> <p class="ql-block"><b> 摩崖石刻“芋禅”</b></p><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篆书“芋禅”,隶书题跋为清代著名学者俞樾书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p><p class="ql-block">俞樾是晚清名声最大的学者之一,后世尊之为“最后的大儒”,清咸丰皇帝赞叹他的学识渊博。他和李鸿章都是曾国藩最得意的两个弟子,曾评价:“俞樾拼命著书,李鸿章拼命做官”。对俞樾潜心研学给予高度褒扬。章太炎、吴昌硕、戴望、崔适等都是他的门徒,清未有一句话流于坊间,“当朝宰相李鸿章,山中宰相俞樾”,将两者并提,说的就是他文学巨匠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b> “阿弥陀经幢”</b></p><p class="ql-block">“阿弥陀经幢”位于杭州孤山岁青岩西南,西泠印社遁庵东,小盘古北岩石上。攒尖顶石柱状,高110厘米。1923年6月,由吴隐之子吴熊捐资建造,李叔同(弘一法师)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出家五年后,书写成《阿陀经》一卷,西泠印社将其刻在高110厘米六角形石柱上,构成阿弥陀经幢,每面8行,每行39字。幢下有石刻吴隐题行书“隐闲”,款识为楷书3行12字。该经幢是我国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一处重要史迹。</p> <p class="ql-block"><b> “剔藓亭”</b></p><p class="ql-block">“剔藓亭”位于杭州西泠印社社址内, “鸿雪径”尽头,相邻“四照阁”,建于1915年。现为杉木六角小亭,攒尖顶。亭顶覆以茅草,五面有护栏,一面通平台。</p> <p class="ql-block"><b> “观乐楼”</b></p><p class="ql-block">“观乐楼”建于1920年,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重孙吴善庆捐建,用以纪念吴氏祖先季札(春秋吴国公子),现为吴昌硕纪念室。1927年夏,吴昌硕在此小住。室内吴昌硕铜像原为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所铸。</p> <p class="ql-block"><b> “吴昌硕铜像</b></p><p class="ql-block">“观乐楼”后来被毁,又由其高足西常雄重铸。“观乐楼”东墙立 “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之碑”。</p> <p class="ql-block"><b> “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之碑”</b></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之碑”,碑长162厘米,宽84厘米。隶书,18行,每行30字。1920年仲夏由丁辅之撰文,吴昌硕书写,王福庵篆额,叶为铭刻石。</p> <p class="ql-block"><b> “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b></p><p class="ql-block">“观乐楼”东南立“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p> <p class="ql-block"><b> 吴昌硕纪念室</b></p> <p class="ql-block"><b> “汉三老石室”</b></p><p class="ql-block">“汉三老石室”位于西泠印社“观乐楼”南,“文泉”西。建于1921年,外形仿吴越国宝箧印经塔(阿育王舍利塔),内藏距今约1900多年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是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被誉为“浙东第一石”。全碑217字,书体介于篆隶之间,经鉴定,刻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字价值。</p> <p class="ql-block"><b>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b></p><p class="ql-block">1922年7月《汉三老讳字忌日碑》进驻西泠印社专门为它建造的石室。从此《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成为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撰写了《汉三老石室记》,并将这篇记文与参与护宝行动的捐款人刻在一块石头上。</p> <p class="ql-block"><b> 丁敬像</b></p><p class="ql-block">“汉三老石室”侧旁,是“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的丁敬像,和镇社之宝“东汉《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在一起相守相伴,实为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b> “岁青岩”</b></p><p class="ql-block">“岁青岩”位于“汉三老石室”下层。1918年“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为其先祖“岁青公”撰文,名为“岁青岩”。首任社长吴昌硕为其篆书。</p> <p class="ql-block"><b> “文泉”</b></p><p class="ql-block">“文泉”为西泠印社四泉之一,位于“汉三老石室”东侧。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俞樾于泉北崖壁题刻“文泉”并跋语,崖壁“西泠印社”四字小篆为钟以敬书,吴隐镌刻。吴昌硕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辛酉刻石题名。</p> <p class="ql-block"><b> “四照阁”</b></p><p class="ql-block">“四照阁”始建于宋初,位于孤山之巅(现华严经塔处),1914年“西泠印社”重建此阁。</p> <p class="ql-block"><b> “闲泉”</b></p><p class="ql-block">“闲泉”为西泠印社四泉之一,1921年浙江南浔著名实业家、收藏家、书法家张钧衡捐资所凿。</p> <p class="ql-block"><b> 《闲泉记》</b></p><p class="ql-block">崖壁上镌刻张钧衡篆书“闲泉”及所作的隶书《闲泉记》。在石刻《闲泉记》上方,有石刻隶书“石渊”二字,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所书。</p> <p class="ql-block"><b> “凉堂”</b></p><p class="ql-block">“凉堂”原为宋代古迹,位于“鸿雪径”东侧,“四照阁”下方。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1162年),当时在堂前四周遍植梅花数百株,曾被称作“西湖奇绝处”。1924年钟爱“西泠印社”的他再次来到孤山,因见游人无处歇脚,便出资复建“凉堂”作为孤山来客休憩歇脚之处,并题“凉堂”篆书匾额。</p> <p class="ql-block"><b> “华严经塔”</b></p><p class="ql-block">“华严经塔”建于1924年,又名西林塔或西泠印社石塔。原为古四照阁旧址。经塔呈八角形,十一级,每级雕有飞檐,檐角悬铃。上八层雕华严三圣像,九、十层刻金农书《金刚经》,底层刻周承德书《华严经》、弘一书《西泠华严经塔写经题偈》。</p> <p class="ql-block"><b> “小龙泓洞”全景</b></p><p class="ql-block">“小龙泓洞”始建于1922年,由夏超、丁辅之捐资凿成。</p> <p class="ql-block"><b> 邓石如像</b></p><p class="ql-block">邓石如是清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家,为碑学书家的巨擘,擅长四体书,其书法艺术堪称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被称为“四体书皆国朝第一”,“国朝第一写家”,“隶及篆书为神品一人”。据说,刘墉、陆锡熊见了邓石如的书法,都大惊:“千数百年无此作矣”。被清代书人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学士刘墉,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偏偏是这位藤仗芒鞋的丁石如。“一个清代书印大家,一个如雷贯耳却很少让人走近的一代宗师”。</p> <p class="ql-block"><b> “小龙泓洞”石刻</b></p><p class="ql-block">“小龙泓洞”崖壁上镌刻有“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的隶书“小龙泓洞记”。洞内刻有王一亭画、吴昌硕题的“送子观音像”。</p> <p class="ql-block"><b> “送子观音像”</b></p><p class="ql-block">“灵隐”飞来峰“龙泓洞”中也有观世音造像,遂以小喻大,故名之“小龙泓洞”。</p> <p class="ql-block"><b> “小龍泓洞”</b></p><p class="ql-block">另云,“龙泓”二字取自浙派篆刻鼻祖丁敬别号“龙泓山人”。</p> <p class="ql-block"><b> “石棋盘桌”</b></p> <p class="ql-block"><b> “缶龛”和“锦带桥”</b></p><p class="ql-block">“缶龛”位于锦带桥后,闲泉上方的石壁之上,洞壁上有一龛,龛上供着一老人的全身坐像,这里就是“缶龛”。坐像老人便是别称为“缶庐老人”的吴昌硕先生,坐像是石雕而成的,大师端坐龛中,神态十分安祥。</p> <p class="ql-block"><b> “题襟馆”</b></p><p class="ql-block">“题襟馆”又名“隐闲楼”,建于1914年,由海上题襟馆书画会会友王一亭、吴昌硕、吴石潜等筹资而建,为该会在杭州的艺术活动场所。后捐西泠印社,现为社员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b> “鹤庐”</b></p><p class="ql-block">“鹤庐”1923年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捐资建造,与“题襟馆”相连。石窟门,垒石而成,上有石梁,下有石门,沿阶而下通往里西湖。石窟门门楣约长一米,上刻行书“湖山最胜”系康有为1919年手书。石门两旁对联:“高风振千古,印学话西泠”。</p> <p class="ql-block"><b> “鹤庐”内景</b></p> <p class="ql-block"><b> 中国印学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共收藏可移动文物近2万余件,包括印章、印谱、印屏、绘画、书法、碑帖、书籍、杂件等多个大类,其中近150件文物为一级文物,这些国宝是西泠印社作为“天下第一名社”的重要根基。</p> <p class="ql-block"><b> 后山石坊(北面)</b></p><p class="ql-block">“西汵印社”于1918年,在社北临湖建后山石坊,与前山石坊互为姐妹坊,与前山石坊不同的是,后山石坊两面都有楹联刻字。北面匾额上清晰可见“西泠印社”四个字,两旁石柱上刻有叶为铭于1918年所题“印传东汉今尤昔,社结西泠久且长”。 </p> <p class="ql-block"><b> 后山石坊(南面)</b></p><p class="ql-block">后山石坊南面,则刻有上海张文锦所题碑文一则,以及丁上左撰、费龙丁书的“以文会友,与古为徒”对联。</p> <p class="ql-block"><b> 书法家启功手书</b></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的每一处景观、每一座建筑,都记录着西泠先贤创基立业的辛劳与意志。</p> <p class="ql-block"><b> “天下第一名社”</b></p><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在一百多年间,从创社“四君子”到众多大师名家,从西子湖畔到蜚声海内外,西泠印社以孤山为圆心,让中国篆刻文化走向世界,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3日写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