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老城———文/常天民(2023.03.03)

乡村教师

<p class="ql-block">  米脂地儿不大,名气不小。一句“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使米脂名扬天下。四面八方的慕名者便纷至沓来。省城文艺采风团一走,一位作家便在省报发了一篇文章,说米脂街北一人感冒打了个喷嚏,街南的人就溅着了一脸,一边掏纸擦脸,一边抬头望天,一个劲地嘟嚷着嘴说,晴朗朗的天,怎么说下雨就下起雨了呢?米脂城虽没作家笔下的那么小,但旧时谁家娃娃过生日炸油糕吃,街邻四坊便弥漫了香喷喷的油糕味儿,这却是个不争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  旧米脂城,现如今能瞅着的只有北门了,东门、南门早已荡然无存。米脂城没有西门是人人皆知的,那是因了一首《表地名》的陕北民歌《远照米脂一座城》:“远照米脂一座城,我远照米脂城没有西门。西门那底里压九条龙。老鼠倒,狐子刨,出了闯王李自成,三反上河南攻下了北京城。”东、西两街的石板路却保存完好。街上的米脂俊婆姨,把个杨柳般腰一摆,脚下的青石板路清脆而有节奏地“嗒嗒”声就响彻了整条街。东街两排的老式房屋就引来了大大小小的摄制组。容貌姣好的婆姨硬是让那个手拿对讲机、穿了浑身兜兜的马甲、留了长头发大胡子、墨镜里的眼珠滴溜溜转的导演软磨硬泡地央着上一个镜头。</p> <p class="ql-block">  老汉汉们领着孙子就在东街阳圪佬坐下来。老汉们把旱烟锅子在布鞋底子上磕得“砰砰”直响,他们就指划着说这间房以前是谁个谁个开的字号,老板是一身的驴脾气,伙计见老板便浑身瘫软,像老鼠见了猫。</p> <p class="ql-block">  东街正对的是文屏山,山上有座更楼,文屏山的钟声从遥远的时日一路响来,指引满城的人奔波忙碌。现今的更楼却成了一处胜迹,连着山巅的文昌阁,米脂的文人们就在此吟古颂今,揽胜为文。不过这上面来的名人不多,敢在上面题字咏怀的就更少了了。来人也怀里揣着一个明白,谁个不晓大名鼎鼎的米脂“文化县”这个牌子呢?</p> <p class="ql-block">  大凡城外总是有一条河的,米脂老城却有三水之绕,这使城内顿生了几许灵气。两河均自东而西,洋洋洒洒地直奔无定河。一条在城南,起自东乡的这一个唤作桃花峁的地方,流经城外,称作银河;一条却起自城北的盘龙山下,沾了一位英雄的光,唤作饮马河。相传李自成起义驻军米脂城北,曾在此间解鞍饮马,信步河畔,生发了一声长长的浩叹,于是那个崇禎皇帝就勒了一条白练,自绝于北京景山一棵歪扭的千年古柏之下。</p> <p class="ql-block">  东街阳圪佬的老汉,经久了时日,模糊了时空的概念,但生命中精彩的篇章便也会时常挂在嘴边。老汉们拿个马扎,脖间挂个旱烟布袋子,他们谈话内容上自中央政治局常委们操心的事,下至米脂的古今变迁,轶闻旧事,就像一句“要知朝中事,且问乡下人"的老话。老汉们把往事反反复复地讲,谈论最多的还是闯王李自成和美女貂蝉。你正听得出神,老汉兜里的小灵通却响了,老汉一看说,娃娃们叫吃饭哩,就把早烟锅子往脖间一搭,把屁股底的马扎提上就又说,咱明几个再啦,咱有的是时间,有空就串来。</p> <p class="ql-block"> xx于x年x月x日于家中猝逝,享年xx岁,后面挂了一长串的孝男孝女的名字。老汉们少了一个,可其他的照旧又聚到一搭说,昨个还好好的排三皇说五帝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便又拉起了猝逝老头一生的功过是非,有的说是三七开,有的说是四六分,激动了各不相让吵得红眉涨脸的。只有饮马河与银河水绕了城,那么汩汩不息地流淌着……</p> <p class="ql-block">文/常天民</p><p class="ql-block">图/王喜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