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虎之夜》五组

樂J.℃

<h3>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本名田寿昌,乳名和儿,笔名有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景星学社社员,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h3> <h3>  《获虎之夜》是田汉先生1924年创作的一幕独幕剧,在戏剧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该话剧描述了一个流浪青年和富农女儿恋爱的故事。<br>  剧本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莲姑、黄大傻这对向往自由幸福,争取合理权力的男女青年的形象。《获虎之夜》通过莲姑与黄大傻的爱情悲剧,谴责了以等级、财富、地位等来决定婚姻的封建意识,控诉了摧残迫害男女青年真挚爱情的封建制度,歌颂了勇于向封建思想挑战的青年。</h3> <h3><br>  辛亥革命后的一年冬天长沙东乡仙姑岭边的一个乡山猎户 魏福生把独生女儿莲姑许配给了富户陈家的三少爷。村里人人都称赞这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魏福生全家也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唯独莲姑心中郁郁寡欢。<br>原来莲姑自己并不愿意这门亲事,因为她一直钟情于她的表哥黄大傻。莲姑和黄大傻表兄妹俩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彼此间逐渐产生了真挚的爱情。魏福生早先也曾向黄家亲口许下了这门儿女亲事。不料,后来黄大傻的父母不幸相继去世,接着又惨遭一场火灾。结果,黄家一贫如洗,黄大傻也沦落为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儿。</h3> <h3>家徒四壁的黄大傻令魏福生冷眼相看,他不想再让自己美貌的女儿嫁给一个一无所有的人。魏福生以给黄大傻找活儿为借口,把黄大傻推荐到其它村子去放牛,好让黄大傻离莲姑远远的。但是黄大傻却不愿离开莲姑而执意要留在仙姑岭。魏福生一怒之下,将黄大傻大骂了一通,并轰赶出门。从此黄大傻只好住在仙姑庙里的戏台下面,整日靠乞讨为生。为了中断女儿对黄大傻的感情,魏福生独断专行,把莲姑许给了陈家。在父亲的再三逼迫下,莲姑只好口头应允了。面对迫在眉睫的婚期,莲姑一直想找机会约黄大傻一起出逃,两人到城里去寻找新的生活,可是没有成功。 眼看着女儿的婚期一日日临近,魏福生想给女儿再添一床虎皮褥子做嫁妆,以显示猎户人家的本色。因此,在莲姑出嫁的前夕,魏福生让自己家的长工在后山岭上安装好猎虎的抬枪。其实,不久前,魏福生就凭借着好运气打到了两只老虎。这件事传遍了村里村外,许多人都跑到魏家来看虎。甲长李东阳的外村亲戚何维贵也因听说这件事而想来看虎。于是,这一天晚上,便让甲长陪同着一起来到了魏福生家。到了魏家后,他们才得知,魏家为给女儿筹办嫁妆,已先后将那两只老虎送进城里去请赏了。但是,当他们知道魏福生又准备猎虎时,便兴致勃勃地留了下来,与魏家人一起盼望着获虎时刻的到来。正当魏福生在伙房里绘声绘色地向何维贵讲起易四聋子打虎的故事的时候,山上的抬枪忽然响了。大家一片欢喜,以为又打到了一只老虎,都纷纷跑去现场观看。。。。。。</h3> <h3>贫穷与困苦是一锋利刃,它不仅无情地割裂着黄大傻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而且深深刺痛着标示着人之为人的尊严和感情,他只能在梦里寻找安慰,但却因梦境而时时悲哀。在躁动的暗夜里,黄大傻终成“寂寞”的旅人。“寂寞”对于他来说是双重的:“肉”的“寂寞”和“灵”的“寂寞”。而后者的无序递增尤令人恐惧,这是一个敏感孤傲、有压抑—叛逆倾向的诗人对自我认知的生命价值的不断探寻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时代表征感。</h3> <h3>《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较好的作品之一。写寄人篱下的青年黄大傻和富裕猎户的女儿莲姑的恋爱悲剧,斥责了封建家长的专制和专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讴歌了年轻一人对于恋爱自由的热烈追求。剧本充满个性解放的思想和对封建思想道德的猛烈反抗,表现出强烈的“五四”精神。剧中黄大傻的性格,与莲姑相比,显得脆弱,他所倾吐的眷恋和寂寞之情,明显是当时知识青年感情的投影。</h3> <h3>艺术上,该剧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直接和强烈的抒发,重视戏剧氛围与情境的诗意渲染,在回肠荡气的浪漫情趣中流露出青春期的感伤与留恋。作品的抒情气氛很浓,喜剧的开场和悲剧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湖南山区浓厚的地方色彩也为剧本带来牧歌情调。《获虎之夜》还带有唯美主义倾向,保持一种艺术至上主义,这种倾向一直持续到田汉后期的创作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