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原行—邯郸说起(二)北响堂石窟、南响堂石窟、水浴寺石窟

吴迎新

<p class="ql-block">邯郸响堂山石窟,可以进去观看,近距离接触,可以拍照,尤其是赶上好天气,中原大地充足的阳光,照在石刻造像上,那股透着北齐丰姿的圆润流畅,熠熠生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齐王朝留给世人的一座佛教史、书法史的文化宝库,那个乱世的一刻安宁。虽然很多造像没有头,依旧可以想象出的安详,或许在世界的另一隅,一样会散发她的慈悲,只是想家的时候,让人悲伤,但愿她知道,故乡也有人在默默地想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线太足了,一直照进释迦洞后室方柱背后的石雕兽身上,透着光,反射回来。我第一次看见如此通透的立体的石窟造像,石像不可以形容为“通透”吗,那个中午的阳光,让我对这个小兽的记忆,就恍然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云冈、洛阳、敦煌、须弥山,包括广元皇泽寺、千佛崖、眉山仁寿县冒水村的宋代摩崖造像、大理剑川南诏国的石钟山石窟(第一批国保最冷僻的一处石窟,几乎标明了中国石窟艺术的地理南界,还欠着一篇行记)、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都是单面对视,难以走进它们的背后,可以顺着中心窟柱慢慢转一圈。云冈可以转圈,又是人挨人,何地都是人少最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腰下的常乐寺遗址,残垣断壁,有塔便有寺,已让我过了一遍历史感,最后的水浴寺,又丰润了一遍,民间与皇家,各有风采。所以2023年2月21日的邯郸响堂山石窟,对我,是视觉丰厚的一天,也是安静的人与造像可以独处相视的一天(如果你信那些大佛和菩萨没有了头,身体一样可以有感知可以发光,如果你的手轻轻抚摸过她的手)。现在想来,时间还是短促,但明媚阳光,让我知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来写游记,最初觉得,石窟造像就是诚诚恳恳地安坐在那里,根本不需什么过多描绘,我就老老实实按照景区石窟旁的时间形制介绍,慢慢敲字,照写下来,再对照自己所拍的照片,看细节,会了解得更深入,如同又走了一遍响堂山。那个微凉的雨后午后,在大木桌上,我写得入神,好像比现场更了解那些石窟造像了,茶水几次凉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看了一遍CCTV10《探索·发现》播的《探秘响堂山》,忽然又无从下笔了,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动荡,又是皇家石窟。艺术,从来脱离不了政治而独立,“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山野里的这些石窟造像,也未必不知不见。要扩展的内容,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看见《中国考古》期刊发了杨泓的一篇文章《响堂山石窟随想》,细致生动地记录了当年跟随宿白先生考察响堂山的情景(1957 年,北京大学历史系五三级考古专业同学,赴河北邯郸进行考古实习。12 月初,我和刘勋、孙国璋在宿白先生指导下去响堂山石窟)。那是一篇饱含感情的回忆文章,很触动我,也让我真的想多了解了解它,尽己所能,慢慢写,而不是简单的一篇游记,炫目了事。因为,它曾经荒芜、搁置了很久,像一位没人照顾的孤老。</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上,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回声,故名响堂山石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地理位置上,鼓山地处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八条咽喉通道。这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晋冀豫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建国前行政区划中,南、北响堂山是分属两省,南响堂山属直隶省(即河北)磁县,北响堂山属河南省武安县,直到1952年武安划归河北。再后来这一带又建置了峰峰矿区,南北响堂山这才得以“重聚”,在文物保护的角度上也好管理些吧。虽说现在也是山野里的分散,好在已经统一管理挂牌,回来查资料对比,感觉这两年才又重新排序管理。</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是中国六世纪最重要的佛教文化遗迹,分南响堂、北响堂、小响堂(水浴寺石窟)三处,现存窟洞30多座,造像5000余尊。始凿于东魏末年,主体工程完成于北齐时期。彼时,北齐定都于邺,以晋阳为别都。北齐把佛教奉为国教。由于鼓山石质优良、山水秀丽,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神秘原因,北齐文宣帝高洋(北齐开国皇帝高欢之嫡次子)不惜人力物力,选择在这里开窟建寺,遂造就了法相庄严的响堂山石窟寺。这里亦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经地之一。</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此后,历经隋、唐、宋、和明清以至民国都有续凿和补修,响堂山石窟的雕凿敲击声断断续续,千年不绝……</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是北齐石窟艺术的集大成者,有“中国第五大石窟群”、“中国三大皇家石窟之一”之称。可惜惨遭几次破坏,如今不少佛首都流落海外。有时想,响堂山仿佛一个沉默的老人,遥想着当年的光风霁月,也历数着自己的伤痕累累。这个后说吧。</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南北响堂两处石窟都是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同为一批,小响堂是第七批国保单位。其中北响堂属皇家石窟,南响堂和小响堂则为贵族将军开凿。1957年宿白先生选择响堂山作为考古学方法勘测石窟寺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按北响堂、南响堂、水浴寺这个顺序走的,三个地方之间都有大约15公里的距离,需要开20多分钟的车,至少一天时间。那天在南北响堂石窟停留的时间有些长,到水浴寺已经是下午四点,关了门,多亏吴华姐联系到把门的人,交钱给开了门,一睹芳容,不然,会失之交臂很久,再见又不知什么模样。因为上个月,一位广州朋友也前去邯郸安阳,问我包车司机,她说水浴寺已经不开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在安阳,她进到了东魏高僧创建的灵泉寺石窟里面,我们那天阴雨中等了很久,寺庙外烤了一个小时的火,还是与紧闭的石窟大门说再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响堂石窟,坐落鼓山北部西侧和村东的天宫峰西坡,山下有常乐寺、如来佛立像和宋代砖塔。这里山势突兀,山体雄奇,群峰耸峙,怪石嶙峋,北响堂寺建造在半山腰的石壁之上。现存石窟9座,其他小龛不在其内,大小佛像725尊。石窟分南、中、北三组。每组皆有以北齐造像为代表的一个大窟。其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佳、装饰最华丽的是位于窟群北端的大佛洞。</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南响堂寺,位于临水镇纸坊村西北,鼓山南麓,釜阳河北岸。这里是古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西侧要隘处, 由石窟、靠山楼阁、殿宇和古塔组成。据现存隋碑记载,南响堂寺始建于公元565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南响堂石窟现存7座,共有大小造像3700余尊,刻有纪年题记的有38处之多,均凿于北齐年间。窟内外及附近岩壁上还有不少隋唐等朝代补凿的摩崖造像,其规模虽不及北响堂宏伟大,但其造型小巧精微,别具一番特色。其中千佛洞最为壮观,窟内最引人入胜的是顶部的杰作,窟顶微隆,雕莲花和八尊伎乐飞天,堪称时代佳作。</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小响堂寺,位于景区鼓山东坡,与北响堂寺隔山相峙,因其规模比南、北响堂寺小而得名。据寺内明代碑记载,“兹寺在太行山之麓,群峦叠嶂,环倚左右,下有细泉一眼涧中...”故又称水浴寺。该寺分石窟和寺院两部分。东侧为水浴寺旧址,窟前坡下有宋代经幢两座。石窟及摩崖造像均凿于寺院西侧的一处低矮的石灰岩山崖壁 上,总长22米,有东西两座石窟,摩崖造像两处,大小佛龛20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是说,北响堂看大佛洞,因为是北齐代表,个人觉得释迦洞、文官洞也值得多看看,虽有明清后补,依然光彩流溢。刻经洞前喜欢书法的人多停留,后面细说。南响堂看千佛洞,那精美的八尊伎乐飞天,亦是门票上的佳作。小响堂看西窟,其实那里藏有一曲爱之永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10:35,进北响堂山,从常乐寺开始……</p> <p class="ql-block">开始的一段山路</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前,原本都有寺庙。北响堂石窟下的常乐寺遗址,是现存最大的一处。常乐寺始建于北齐,初名石窟寺。北齐天统年间(565-569年)改名为智力寺。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改名为常乐寺。旧有“河朔第一古刹”之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觉得这么说也可,建国之前北响堂归属河南,这个“旧有”二字年代模糊,各地文保宣传,无可厚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来又查了很多资料,还是多以河南安阳的灵泉寺为“河朔第一古刹”。灵泉寺位于东魏都城邺城附近,在北朝和隋唐时期成为与<u>清凉山修定寺、邯郸响堂寺</u>齐名的北方三大佛教活动中心之一。到了唐代,灵泉寺大兴土木,规模进一步扩大,寺院内高僧云集,佛法昌盛,其中不乏王子帝后在此出家,素有“河朔第一古刹”之称。时光流转,现存的只有灵泉寺了,也不用争第一古刹,灵泉寺也已经破旧失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阳,我们没进去灵泉寺石窟,但寺庙周围还是走了好几个来回,寺中有唐代双石塔、明碑、明清三拱石桥。那天的天气不好,二月北方的冬雨下,后去了修定寺塔,自是壮观难忘。</p> <p class="ql-block">中原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庙,随着历史变迁,千年古刹沦为废墟。常乐寺在辉煌时期曾有天王殿、三世佛殿、大雄绀殿、地藏王殿等等建筑。形成一条中轴线。南侧有一宋塔,称普同塔,与佛殿呼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的一场大火,地面上的建筑基本毁之一炬。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部门曾在遗址上发掘出一批雕刻精美的唐代红砂石佛教造像,印证了常乐寺昔日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天王殿,应该是当年劫后仅存木建筑。三世佛殿八面须弥座石台上三尊佛像,头部全部损坏。殿前有一石塔,风化严重。遗址内还有两座宋代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及十几通历代石碑。</p> <p class="ql-block">普同塔</p> <p class="ql-block">三世佛殿,都没有了佛首。</p> <p class="ql-block">佛顶尊胜陀罗尼石经幢</p> <p class="ql-block">石碑</p> <p class="ql-block">地砖上刻着字,似乎在记录什么。那就说说常乐寺怎么就变成了一片废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6年,常乐寺早已荒废多年,于是,鼓山脚下的一个教书先生便带着他的学生,将常乐寺干脆拆除尽净,所有砖石、梁檩,都做了学校教室建设之用。也许终究心中觉得此事不妥,为了掩盖真相,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一个月黑如墨之夜,又加放了一把大火,彻底让常乐寺没有了回天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常乐寺几经劫难,1947年教书先生所造成的伤害,就像经历大盗后又遇到了小偷。历史上,响堂山能逃过历史上的数次灭佛运动吗?在常乐寺的东北一处古时枯井里、西北的田地下,八十年代曾发现许多断掉的佛头,从年代看,这些佛头极有可能就是毁坏于那几次灭佛运动。还有近代军阀混战期文物的偷盗贩卖。1947年的火灾,让常乐寺终究没有逃脱兴废的轮回,走到了今天。时光一瞬,万事寂然。</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寺石窟,要爬很长一段的山。</p> <p class="ql-block">登到最高处俯瞰全貌,常乐寺很小的一个白点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窟:隋佛龙,时代:唐、宋,北区最北端,坐北面南。窟室平面呈纵长方形。后室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为唐代雕刻。左右壁为宋代雕刻的龛像。</p> <p class="ql-block">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唐代雕刻。</p> <p class="ql-block">窟洞外观。窟深3.4米、宽4.4米、高3.6米;前室为清代用石质修筑,深5米、宽4.7米、高3.6米。</p> <p class="ql-block">第二窟,文官洞外,有碑刻。</p> <p class="ql-block">第二窟:文官洞,时代:明。北区台阶上平台北侧,坐北面南。窟室平面呈横长方形。正壁开大龛,龛内雕释迦像,左右为骑狮、象的文殊、普贤菩萨像。左右壁各雕一立像,身着官服,为文官形象。窟深3.8米、宽5.2米、高3.3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文官洞”开始,我用“吉印足迹”拍照,打了时间和各窟名字,回来后,写游记,便于区分,便于回忆。</p> <p class="ql-block">左侧骑狮的文殊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骑象的普贤菩萨,可惜“象鼻”我没有拍全。看见旁边的文官了吗,穿官服。</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护法神兽。</p> <p class="ql-block">第三窟:大佛洞:是响堂山石窟规模最大,开凿时间最早,装饰最为华丽的石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资治通鉴》的记载可知(在“东魏武定五年已有石窟佛寺可供‘塞之’”),石窟的凿刻时间在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就这一行字,高欢之陵,千古探秘,其实艺术之美,才永恒,才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面龛本尊是释迦牟尼坐像,通座高5米,造型匀称,庄重敦厚,为响堂石窟中最大的造像。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雕刻精巧,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心方柱式塔庙窟。窟分前后室,前室坍塌,后室平面呈方形,平顶。中心方柱三面开龛,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低矮甬道,供礼佛时通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尊造像为三世佛题材,基坛上雕神王形象。窟室四壁满刻16座塔形列龛。前壁为上下两层的“帝后礼佛图”。中心方柱顶部有文献记载的“高欢陵穴”。窟深12.3米、宽12.6米、高11.3米。比第一窟第二窟大了很多,两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佛洞(高欢墓洞)中心佛释迦牟尼坐像。</p> <p class="ql-block">窟内顺时针,见三世佛。主佛右面大佛。</p><p class="ql-block">三世佛:南无过去、现在、未来。</p> <p class="ql-block">大佛洞中心方柱侧面龛主尊造像</p><p class="ql-block">东魏北齐</p> <p class="ql-block">网上下了一张大佛洞的广角全景,三世佛。</p> <p class="ql-block">找到一张平面图。</p><p class="ql-block">大佛洞内中心柱为三面佛龛,在佛龛间转角处共有4只畏兽。左右两壁左右各11只,共26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面龛内释迦牟尼坐像左边转角处的神兽 (平面图中编号2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坛两端雕凿畏兽托起立柱,这些畏兽源于波斯文化的影响。塔柱雕饰忍冬纹,塔刹顶端为山花蕉叶托起的火焰宝珠。纹饰运用深浅浮雕刻,使图案极富变化,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正面龛内释迦牟尼坐像右边转角处的神兽 (平面图中编号24)</p> <p class="ql-block">中心柱右面右边转角处的神兽 (平面图中编号26)</p> <p class="ql-block">平面图中编号26的相对比较完整,但面部特征依然有破损。从仅存的这一尊雕刻比较立体的神兽上,神兽的那种气势依然让人感到震撼。</p> <p class="ql-block">窟内,四壁满刻16座塔形列龛。网上下了几张专业相机拍的,但实际窟内没有如此绚丽黄,颜色也多是砂红色背面和是安静灰,看形制吧,细节拍得好。</p> <p class="ql-block">后来补修的,姿态与笑容,也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石窟外景</p> <p class="ql-block">第六窟:释迦洞,时代:北齐。中区台阶上平台正面。</p><p class="ql-block">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四柱三开间,窟分前后室,后室正中雕方柱,方柱左、右、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甬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方柱正中开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外间两侧大龛内各雕菩萨、力士像。窟外立面为覆钵式塔形。窟深10.3米、宽7.8米、高6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的一窟。</p> <p class="ql-block">释迦洞前菩萨像,是整个北响堂山石窟里我最喜欢的两件石刻。菩萨衣纹轻薄疏简,紧贴身躯,璎珞X型交叉穿壁于腹前。菩萨姿态优美,着力表现出一种女性的美感,并已开始展现盛唐菩萨“三折腰”的媚态。</p> <p class="ql-block">好像三个孪生姐妹,仔细看,才能区分了</p> <p class="ql-block">发光的小神兽</p> <p class="ql-block">握手</p> <p class="ql-block">阳光一直打进来</p> <p class="ql-block">我舍不得删这些照片,尽管有些多,文字放在后面,是为了图片先入为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候的造型已由北魏的清秀线条,逐步转变圆润形体的北齐风格。北齐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是从北魏到隋唐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北齐初年,改朝换代的皇家,亦力求改变前朝遗风,佛教造像上也不例外。此时造像,形体敦厚结实,北齐民族的强健和豪迈,面稍丰满,高鼻长目。衣纹疏宕成不规则阶梯状布于全身,佛衣下摆铺于座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窟从窟龛到宝坛、莲座、背光等细部用深浅浮雕刻出多种繁缛而极富变化的图案纹样,诸种纹样配置得宜,密而不乱,产生浓烈的装饰效果,形成响堂山石窟的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雕凿技法上的表现上,响堂山石窟在吸收北魏直平刀法的同时,又使用了圆刀法进行混合处理,尤其表现在衣纹转折处更为明显,使造像趋于圆润,更富逼真。坚细易刻的石质加上工匠们娴熟精湛的雕刻技法,使造像平添了无限的生命力,北齐那些“无名的工匠”的确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第七窟:双佛洞,时代:北齐。南区台阶上平台洞窟二层,坐东面西。</p><p class="ql-block">小型窟,与下层刻经洞为上下结构的塔型窟。三壁设低坛,坛上雕像。正壁雕释迦、多宝并坐像,左右侧各一菩萨像。左右壁各雕一佛二菩萨三身像。窟深2.3米、宽2.3米、高1.3米。</p> <p class="ql-block">风化得看不到什么了</p> <p class="ql-block">第八窟:刻经洞,时代:北齐。南区台阶上平台正面,坐东面西。</p><p class="ql-block">窟为三壁三龛佛殿窟。分前后室,后室平面方形,平顶、顶部雕刻莲花藻井;正壁及左右壁开大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胁侍七尊像;前壁甬门两侧刻《无量义经》。前室两侧为窟廊,内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全本。窟深7.1米、宽7.5米、高4.4米。</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石窟南区刻经洞正壁主尊造像</p><p class="ql-block">北齐(头部为后补)</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石窟南区刻经洞窟门两侧佛龛及其题记</p><p class="ql-block">唐代</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石窟南区刻经洞外侧北壁《唐邕写经碑》</p><p class="ql-block">局部 北齐</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石窟南区第三窟刻经洞内壁《无量义经》局部</p><p class="ql-block">北齐</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山石窟第二窟门外沙门道净撰写的</p><p class="ql-block">《釜山石窟之碑》隋</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山石窟第二窟门外沙门道净撰写的《釜山石窟之碑》</p><p class="ql-block">拓片 隋</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山石窟第一窟华严洞内刻经壁</p><p class="ql-block">北齐</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山石窟第二窟般若洞内《般若经》局部</p><p class="ql-block">北齐</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石刻局部</p> <p class="ql-block">依旧是照片在前,集中了南北响堂的精美刻经,一起欣赏。</p> <p class="ql-block">清人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一书中说:“南北朝之碑,无体不备。唐人名家皆从此出,得其本也”,体现出了北碑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集古求真》则称《唐邕写经碑》云:“书兼隶笔,然圆腴遒厚,实导唐贤先路。”此碑结字平稳,不尚奇险,字虽丰映,却没有所谓的“火气”。</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刻经书法,最大的特点是以楷法写隶间以篆意,用笔方圆兼顾,无较大起伏。撇捺的重按之笔意含蕴籍,笔势稳健极少开张,其书貌瘦不显枯,肥不丰腴,楷隶篆相融合的精神实质,是不是很耐看~</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第九窟:大业洞,时代:隋。南区台阶上平台正面南侧,坐东面西。</p><p class="ql-block">窟形不规则。左右正三壁满刻龛,皆为隋代所刻。正壁右上方有“隋大业七年李君巧造阿弥陀像”铭记。窟深1.8米、宽2米、高2.7米。</p> <p class="ql-block">离开北响堂石窟</p> <p class="ql-block">来到南响堂寺</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山石窟砖塔 宋代</p> <p class="ql-block">石窟外景</p> <p class="ql-block">让人惊艳的千佛洞,窟前四柱三开间,山花蕉叶、金翅鸟、火焰宝珠等雕刻精致,门楣饰以宝塔、飞天,门侧浅雕忍冬纹,正中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标配,上面有灵动的伎乐飞天。</p> <p class="ql-block">主尊背光为蓝色火焰纹。这个蓝色背光因为我没有看清。回来查资料:蓝色取自青金石,青金石源自中亚,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一种颜料。后因产量减少等因素,从唐朝开始石窟里就很难见到这种矿物蓝色了。所以若有,一定是当时北齐原来的,不会是清代后涂。</p> <p class="ql-block">窟内造像背屏细腻精致,飞天衣袂振振,如风似火,没有规式的僵硬,演绎得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千佛洞有唯一仅存的主尊佛头,其他的佛首都是后补上的。应该还有两个小菩萨的头是原来的,太多人,没有分辨出。</p> <p class="ql-block">至于佛首都哪里去了,了解不多的人,上网查查就知道了。很想继续说刻经,把这段书法史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石窟中镌刻佛经,也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独创。而中国佛教刻经的发源地便是响堂山。公元568年,北齐晋昌郡开国公唐邕首次在响堂山开创了将经文镌刻在石壁上的先河。此后,这种做法影响到山东、河北以及北京房山云居寺等地,并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的&nbsp;刻经文化体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迄今,在响堂山仍保留有数十部石刻经文,遍布在洞窟内外、佛像上下。北响堂刻经洞唐邕书写的&nbsp;《维摩诘经》四部,开创了中国在石壁上大规模镌刻佛经历史,唐邕也被称之为中国刻经第一人。同时,南响堂山华严洞右壁和前壁雕刻有北齐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由东晋佛驮跋陀罗翻译,笔势遒健亦是珍贵的书法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刻经的气韵和体势,看上去和山东四山摩崖石刻及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极为相近。四山刻经及泰山《金刚经》,有纪年者为北齐武平元年至六年,早期书学界都疑为是唐邕所书,但经考证,已断为周僧安道壹所书无疑。</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但响堂山和山东四山刻石出于异手,然而并不难窥出其气韵和体势的宗源关系同出一辙。只是四山石刻较为开张俊逸,响堂山石刻较为工雅中和。四山石刻古朴,响堂山石刻灵秀。四山石刻多为圆笔,响堂山石刻用笔则方圆兼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邕和安道壹是同一时代人,且安道壹也曾入仕,后出家为僧,正如前文所述,他们都属于上层社会的一些具有扎实传统功夫、又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的文人。受当时美学思潮的影响,使他们的作品中透出一股超然洒脱的气韵,这或许是他们对中国艺术“得意忘像”的心得升华,表现对书法美的阐释则是“理隐而意深”。</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的刻经中多有一些不常见的俗字,其中“万”、“无”等字,这些字与现行通用的简化字相同。山东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等也有相同特点。这对于研究我国书体的历史演变和书法艺术成就,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刻经和其造像一样,刀法洗练清熟,给刻经锦上增彩,给人一种读之忘归、欲走不能的意境。响堂山石窟的刻经及其书法艺术,无论对研究佛教史、佛经刊刻史、书法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拍的一张刻经,原来在南响堂寺石窟。</p> <p class="ql-block">刻经壁</p> <p class="ql-block">阳光愈来愈强烈了,真变成绚丽黄。</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山第七窟千佛洞局部,北齐。</p> <p class="ql-block">还在千佛洞里面转。</p> <p class="ql-block">门口</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外景</p> <p class="ql-block">也是那天我们四人很合拍,都看得拍得很慢很细致,同行的剑老师和王老师都是资深的老摄影师,我们四人一入窟群,就各自分散,一言不发,安静工作,静的只听到鸟叫,和偶尔各自嗓子里发给自己的惊叹词。直到我们四人终于汇集到大佛洞,照了自己的手,照了合影,我说,真应该唱首歌,《我和我的祖国》吧,说罢,吴华姐姐的歌声就在静寂的石窟中响起,才发现她的声音如此磁性悦耳,王老师手机直接录起,后来我们又摆拍了一次,剑老师录的,当然很完美,怕冷的我还脱去了那件一路不离身黄色羽绒服。</p> <p class="ql-block">摆拍的一段,依旧珍贵。</p> <p class="ql-block">午后四点,急急忙忙赶到水浴寺</p> <p class="ql-block">重点看西窟</p> <p class="ql-block">主尊</p> <p class="ql-block">有端碗,有提壶,都天真无邪,憨态可掬。</p> <p class="ql-block">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基本是拍完就走了。</p> <p class="ql-block">开头说的,就是这篇杨泓先生的文章《响堂山石窟随想》,遥记当年事。</p> <p class="ql-block">1957年宿季庚先生带领五三级考古班学生勘测响堂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中洞外貌正面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山第7窟外貌速写</p><p class="ql-block">(作者1957年速写,当时窟顶覆钵尚被后期建筑遮掩)</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山“滏山石窟之碑”</p><p class="ql-block">由《滏山石窟之碑》所记,知石窟由北齐天统元年(565年)灵化寺僧慧义兴凿,后大丞相淮阴王高阿那肱捨财助修,功成于北周武帝东併齐地以前,从而解决了过去多年弄不清的南响堂山石窟开创年代问题。</p> <p class="ql-block">我前前后后写了三个月的响堂山石窟,愿你安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