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由于疫情原因,已经多年没有参加过线下培训了,2月24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来到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参加“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小学语数观摩课”。一想到即将走进名师课堂,聆听专家讲座,一睹偶像风采,内心真是激动万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5日早上,一走进会场,远远地就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蒋军晶老师,内心狂喜。上次见面还是刚参加工作时,多年没见,蒋老师还是神采奕奕,目光如炬。我找到一个非常靠前的座位赶紧坐下,好期待他今天的课堂呀!</span></p> <p class="ql-block"> 这节课,蒋老师执教的是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印象中,以往的老师讲授诗词,都有一些套路和步骤,通常无外乎是,读诗文,知背景,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当然,这些基本的规定动作,自然也是不会出错的。可偶像的光环让我相信,蒋老师的课堂绝非如此简单。</p><p class="ql-block"> 课堂一开始,蒋老师就把这首诗板书在黑板上,铃声一响,蒋老师开门见山,配上一张杜甫的画像,直入课题,真是简单明了,干脆利落。紧接着,他并没有出示本堂课的目标诗词,而是由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到他的《石壕吏》,再到他的《春望》,引领学生找到他愁眉不展的原因,进而比较几首诗中,他的难过和伤心有何不同?这样的分析比较,学生达成认知,杜甫确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p><p class="ql-block"> 可蒋老师话锋一转,“有人说杜甫只会写忧愁的诗”,此时屏幕上又出现了《闻官军收河南和河北》,原来杜甫也写高兴的诗,可他为何会如此高兴?在分析中,提炼出他“喜”的原因和各种表现。</p> <p class="ql-block"> 此时,十五分钟过去了,蒋老师还没有进入新课,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这一系列的铺垫,都是为了这一首《春夜喜雨》。而作为老师的我,平时唯恐课堂时间不够用,哪敢添加那么多内容,蒋老师在明确教学主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丰富单篇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人和他的这首《春夜喜雨》,课前做了如此多的功课,真是用心良苦呀!</p> <p class="ql-block"> 在说到还有一首表达诗人高兴的诗的时候,蒋老师面露喜色,隆重介绍了这首五言律诗,齐读,正音,释义,质疑,辨析。在讨论“能否删去中间两行?”这一问题时,课堂再次聚焦到“喜”雨这一字眼,此时,课堂进入了高潮阶段。孩子们在蒋老师的引领下,脑洞大开,妙语连珠,让我忍不住地赞叹。蒋老师的点拨,让孩子们茅塞顿开,这一场持久的能带来好收成的绵绵细雨,才称得上是喜雨!纵观整个课堂,杜甫的喜和忧,皆是为国为民!而蒋老师的教学,大开大合,有转折,有顿悟,有感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可谓是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 而我呢,置身其中,就像是个小学生,和孩子们一起,跟着蒋老师一起走近杜甫的内心世界。这种美妙的心流,只存在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结束后,仍久久没有散去,即便是现在想起来,也让人心情舒畅,回味无穷。我想,这就是一堂好课带给学生的真实感受吧,所以,为何有人甘愿辞去各种纷繁的职务,只做教师?这其中,必定是有更吸引他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此次周末学习,路途虽远,但却非常充实。说到最后,必须得再次鸣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此处绝非客套话!在这个小镇,要是不学习,真的要落后。我也坚信,学习这件事,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出发,终会到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