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Ma

<h3>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刘长卿(唐)《惊蛰》</h3> <h3>  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标志着仲春卯月的开始。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在这暖暖的春光里,鲁西新区武汉路小学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开启了“惊蛰”之旅,一起来看看吧! <br>节气释义<br>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br>“春雷响,蛰虫出,见三侯”,古时候人们观察大自然变化,把惊蛰分为三候:<br>惊蛰 |一候桃始华<br>●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蛰伏了一冬的桃花开始开花,并逐渐繁盛。<br>惊蛰 |二候仓庚鸣<br>●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br>惊蛰 |三候鹰化为鸠<br>●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br>  </h3> <h3>在节气到来之即,各班班主任开展了关于“惊蛰”的主题班会,为学生们讲解有关惊蛰的知识和习俗,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中国的节气文化。</h3> <h3>食育文化之春食物语</h3> <h3>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其实在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镜头,来看看同学们是怎样在父母的帮助下,用梨做出什么样的好吃的吧!</h3> <h3>同学们边劳动边记录,记录下劳动的过程,也记录下幸福的感悟</h3> <h3>居家劳动</h3> <h3>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是民族的传统美德,“惊蛰”节气正处于“全民学雷锋”月中,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好少年,我校的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雷锋乐于助人,善待他人的高尚品质,走进小区,在自己生活的地方留下了美丽的身影。孩子们经过之后的地方,楼梯整洁了,扶手明亮了,车子整齐了,草坪漂亮了,小路干净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劳动的成果是香甜的。</h3> <h3>现象探究</h3> <h3>“春雷惊百虫,万物始生长。”惊蛰过后,各种昆虫都结束了冬眠,开始外出活动了。看!一年级的同学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公园,走进田野,观察小动物们的可爱形态。</h3> <h3>高年级的同学发挥想象,用自己的巧手做出了栩栩如生的手工作品,看这可爱的小动物,真是活灵活现的,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感受着惊蛰的神奇。<br></h3> <h3>还有美丽的剪纸作品,一幅幅带有春意的剪纸,让我们沉浸在节气之美好中。</h3> <h3>孩子们用双手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绽放的花朵,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春日美景</h3> <h3>诗中感悟</h3> <h3>古人利用谚语传达道理,利用诗句传达感情。武汉路小学的同学们,摘抄谚语和诗句,带领我们走进古人的意境,让我们跟随古人领略惊蛰节气的魅力吧。</h3> <h3>惊蛰小养生</h3> <h3>一、衣服不要减太快<br>●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较大,尤其早晚温差大。如果孩子的衣服一下子减得太快、太多,可能会着凉感冒。所以,早春时节,不应着急脱去厚衣服,可以适当“捂一捂”。<br>二、饮食清淡多吃梨<br>●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千舌燥、外感咳嗽。这时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梨子的吃法很多,可以生吃、可以蒸、可以汁,如果咳嗽厉害,还可以用冰糖蒸梨。一方面要吃梨子,另一方面在饮食上宜清淡,油腻和刺激的食物最好少吃或不吃,比如辣椒、胡椒等另外,中医建议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br>三、早睡早起多锻炼<br>●春天万物复苏,应该让孩子早睡早起,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四、预防疾病身体好<br>●惊蛰过后万物苏,各种病毒和细菌比较活跃。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易流行爆发,要严防这类疾病流行。</h3> <h3>惊蛰节气,草木精神,万物萌动,一切处于平静之下孕育而出的欣欣生命终被春雷唤醒。惊蛰给予人的最重要启示,不正是要有生命的自觉与生长的勇气吗?</h3> <h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惊蛰这个节气的由来和意义,学到了很多有关惊蛰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h3> <h3><br></h3>

惊蛰

节气

春雷

同学

惊蛰节

孩子

万物

一幅幅

春光

古人